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巨额亏损谁负责?
郭春孚
在与外商谈判中,不见钢铁公司的钢筋铁骨,莫非是化成了绕指柔?也不见钢铁公司的聪明才智,莫非是有的人大脑也阳痿?这究竟是做生意,还是交学费?
在国际市场中游泳,没有培育出“铁人”,却让“伟哥”称雄商场,然而“伟哥”吃多了,上下都阳痿,这是悲剧还是喜剧?
钢铁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全军覆没的大戏,也许很悲壮,但这种由极少数演出的新段子,中国人不想看。代价太高了,任何解释都显得一钱不值。由几个不靠谱的人演出了一场不靠谱的窝囊戏,谁看得下去?
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战败而归的消息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钢铁公司全行业巨亏已成定势,主要原因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的钢铁原料价格高得离谱,而钢材价格却降得离谱。罪魁祸首是金融危机,不是中国钢铁公司的老总。
中国钢铁公司为何愿与外国铁矿石巨头签城下之盟?一些人的解释是:中国钢铁公司对市场过分乐观,以为能顺利将上升的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
果真如此吗?
一、钢铁原料的价格涨幅接近翻一番,中国钢铁公司仍然接受,对早已显现的经济波动浑然不觉。是无知还是另有隐情?
2008年2月22日,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与日韩钢铁企业谈定的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淡水河谷的粉矿和块矿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5%和71%。
如此高的涨幅居然未能让另两大铁矿石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满意。2008年6月24日,在与力拓谈判几乎破裂的情况下,宝钢与力拓达成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协议,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在2007年度价格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与必和必拓也是按此价格签约。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进入7月份以后,钢铁市场行情如坐过山车般急剧下滑,到11月,钢铁价格降幅高达40%左右。
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也发人深省。
在国际市场上,如果钢铁原料的价格涨幅超过50%,达到65%和71%,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出于对钢材市场行情的误判不得不接受,还能说得过去;但钢铁原料的价格涨幅高达79.88%、和96.5%,接近翻一番的时候,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仍然被迫接受,用对市场过分乐观来解释,就很难讲得通了。
回顾一下近两年的全球经济形势,我们就会发现: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态势已经显现出来,有关货币战争、经济波动等文章屡见报端。作为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难道对此没有一点察觉?而那些钢铁市场的研究专家也没有发现一点异常迹象?哪怕有一丝一毫的预测,理应早做预估和应对预案。事实上却是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却仍摆出腰阔气粗的架子,在原料价格上,只要原料商敢要,我就敢给!
退一步讲,即使身在其中,对金融危机浑然不觉,视而不见,也应该对钢铁市场的总需求量与总供给量、钢铁原料的成本与利润额度、钢材的成本与利润空间等有一个估算,并对可能发生的影响钢材价格的不测因素加以充分预计,从而对钢铁原料的价格作出科学预判,定出自己在最坏的情况下可承受的原料价格涨幅。
钢铁原料的价格涨幅接近翻一番了,钢材的利润空间还能有多大?难道说钢材价格也可以像油价一样疯涨?然而,无论何种商品,价格最终必须体现价值与平均利润,正像没有永动机一样,物价也不可能永远涨下去。马克思在价值规律中对此已经讲得很明白了,难道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没学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即便学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也不可能学到钢铁原料价格与钢材价格只涨不降的原理吧?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故事?
二、钢价剧降之后,高价铁矿石成为中国钢铁公司的心腹之痛。明知钢铁原料的价格高得离谱,据说是“被迫”接受,为什么不少买一些呢?
目前中国的码头上还堆着6000万吨高价矿石,高价原料消化要持续到2009年3月份。
尽管钢铁原料的价格涨幅接近翻一番,可中国钢铁公司却购进了第二年才可用完的原料数额。是担心世界上的铁矿石被用完?是担心世界上的铁矿石价格一涨再涨,永远涨下去?还是担心外国的铁矿石卖不上好价格?担心中国钢铁公司赚了点钱赔不光?抑或是买得越多,得到的好处越多?抑或是收了人家的美元,不买那么多不行?
虽然我不是联想集团的员工,但禁不住展开联想。也许有的人就是想买贵的,越贵买得越多。比如,给情人买一条丝带要买几千几万元的,何况买钢铁原料这种硬家伙呢?
三、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生死关头。为减少损失,9月以后,“头发烧(高价原材料待消化)、脚冰冷(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中国钢铁公司纷纷停产或减产。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巨额亏损谁负责?
2008年9月,71家大中型钢铁公司已有23家亏损,亏损面达32.4%。10月,有42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同月,71家大中型钢公司亏损58.35亿元,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11月,钢铁全行业再现月度亏损,亏损公司达到48家,亏损面扩大至67.6%,亏损额超过140亿元。
与此同时,钢铁公司存货大幅增加。中钢协的统计显示,2008年前10月,71家钢铁公司累计存货达到4746.36亿元,同比增长50.33%。其中,产成品库存达到1268亿元,同比增长45.3%。中国钢铁公司纷纷停产或减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在一群“头发烧、脚冰冷”的“钢铁巨人”的操纵下,中国钢铁公司集体跳水。不过,冲走的只是工人的血汗钱,淹死的只是中国企业的尊严。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不会跳水,即使有个别失足跳下去了也死不了,因为他们全都有9个命,至少也有7个。猫和狗都是宠物,都有7个或9个命,怎么会淹死呢?
问题是:中国大中型钢铁公司的老总们真的这么弱智?我看他们一个个聪明过人,要不中国13亿多人口,偏偏选中了他们几个做型钢铁公司的老总?既然他们聪明过人,为什么却栽在外国人手里呢?可能是不如外国人聪明?可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太聪明。
在与外商谈判中,不见钢铁公司的钢筋铁骨,莫非是化成了绕指柔?也不见钢铁公司的聪明才智,莫非是有的人大脑也阳痿?这究竟是做生意,还是交学费?
在国际市场中游泳,没有培育出“铁人”,却让“伟哥”称雄商场,然而“伟哥”吃多了,上下都阳痿,这是悲剧还是喜剧?
钢铁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全军覆没的大戏,也许很悲壮,但这种由极少数演出的新段子,中国人不想看。代价太高了,任何解释都显得一钱不值。由几个不靠谱的人演出了一场不靠谱的窝囊戏,谁看得下去?
【附】
聚焦2008年中国钢铁业发展的3个关键数字
陈玉明
挥手作别2008年,钢铁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经历给中国钢铁企业留下难忘的记忆。有3个数字鲜明地勾画了2008年钢铁业的发展轨迹。
96.5%:6月宝钢接受力拓霸道的涨幅
2008年年初,钢铁市场似乎尚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一派繁荣景象,中国钢企依然对未来市场充满乐观情绪。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钢企接受了世界铁矿石巨头的大幅涨价要求,并由此埋下了后来的苦果之种。
2008年2月22日,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接受了巴西淡水河谷与日韩钢铁企业谈定的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淡水河谷的粉矿和块矿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5%和71%。
如此高的涨幅居然未能令另两大铁矿石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满意。6月24日,在与力拓谈判几乎破裂的情况下,宝钢与力拓达成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协议,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在2007年度价格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必和必拓也接受了这一价格。
中国钢企愿意与力拓签城下之盟,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钢企对市场过分乐观,以为能顺利将上升的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进入7月份以后,钢铁市场行情如坐过山车般急剧下滑,到11月,钢铁价格降幅高达40%左右。
钢价剧降之后,高价的铁矿石成为中国钢企的心腹之痛。据了解,目前中国的码头上还堆着6000万吨高价矿石,高价的原料消化要持续到2009年3月份。
768万吨:中国钢材出口创月份历史新高
2007年及2008年1月,政府曾多次调整钢材出口关税,对大部分品种提高了钢材出口关税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以控制钢材出口规模。这一政策导向也折射出当时钢铁业的良好境况。
在出口政策限制下,2008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始终保持着温和态势。但受9月将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并加征出口关税传言影响,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达到721万吨,8月份钢材出口量达768万吨,创历史新高。
然而到9月,钢材出口退税率归零的消息并未验证。随着国际市场钢材需求萎缩,中国钢铁出口量逐步回落,9月回落至667万吨,10月份更是下挫至462万吨。
11月12日,中国钢材出口关税调整方向发生逆转,由原来的控制出口转变为扶持出口。但业内对此反应平淡。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钢材出口量大幅减至295万吨,环比下降36%,同比下降28%。
768万吨作为中国钢铁出口2008年的分水岭,也见证了中国钢铁行业上下半年的“冰火两重天”。
兰格钢铁网经济分析师房荣荣说,近两年我国钢材直接出口占国内钢材产量的10%左右,而以家电、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对国内钢材供需的影响成为仅次于内需的主要因素。初步估算,我国钢材对出口的依存度在28%左右。
出口的急剧下滑迫使钢企在国内市场寻找出路。11月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内需增长的措施,使国内钢企在2008年年底获得了喘息之机。
67.6%:大中型钢厂亏损面不断扩大
2008年上半年,中国钢企依然享受着高速增长的喜悦。统计数据显示,这6个月71家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1010.47亿元,同比增长26.1%;71家大中型钢厂中,只有4家亏损,钢铁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但进入第三季度以后,钢铁市场行情一路下滑。到2008年9月份,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已有23家亏损,亏损面达32.4%。
亏损面还在继续扩大。10月份,71家大中型钢厂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这个月,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
11月,钢铁全行业再现月度亏损,71家大中型钢厂中,亏损企业达到48家,亏损面扩大至67.6%。48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超过140亿元。
与此同时,钢厂存货大幅增加。中钢协的统计显示,2008年前10月,71家钢厂累计存货达到4746.36亿元,同比增长50.33%。其中,产成品库存达到1268亿元,同比增长45.3%。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头发烧(高价原材料待消化)、脚冰冷(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生死关头。为减少损失,9月以后,不少钢厂纷纷停产或减产。
中国钢铁业的危机既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也与钢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关。比如,钢铁业摊子铺得太大,产能过剩,但大而不强,许多钢企技术水平不高。同时,中国现在有钢铁冶炼企业近1000家,行业集中度太低,大型钢企与中小钢企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无法做到对外谈判时用一个声音说话。有关钢铁专家认为,即使没有金融危机,钢铁行业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
为促进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要出台政策促进钢铁企业的兼并,并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钢铁企业技术改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