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定创
2006.05.19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一场世界性的资源涨价运动光临我们这个世界,至今涨价之风不仅没有停下之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3年9月,国际原油价约25美元一桶,至今,已涨至约70美元一桶(2.8倍);同期伦敦场内铜、锌价分别于1400美元/吨、970美元/吨,至今,已分别涨至约8200美元/吨(5.8倍)、3400美元/吨(3.5倍)左右。其他如金、银、锡、镍、等所有有色金属都全线翻倍涨价。就连最大宗应用的铁矿石,继去年大涨71%后,今年尽管中国的钢铁协会团结一致抵制涨价,但是欧盟已经认涨了19%。有不少人将资源品涨价归于市场炒作因素,更多人期盼着"价值回归"。笔者认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原油、有色金属等矿物资源的疯狂涨价,并一涨不会回头,此标志着由于资源的紧缺,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全新的"资源经济"阶段。
一、"资源经济"定义
本文第一次提出"资源经济"概念,为使人们对此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在此先作描述。
1、"资源经济"不是指传统意义的"资源经济"学概念,此"资源经济"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特征。是对"知识经济"的一个概念。不过我认为,世界"知识经济"阶段即将过去,现世界已开始进入"资源经济"阶段,也就是说"资源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经济"之上的,并由于"知识经济"的高度发展,并产生"知识"相对过剰,而资源成为世界性经济发展的瓶颈的一个后续阶段。
2、在"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科技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手段,包括资源在内的其他方面对社会财富增长重不重要?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在"资源经济"阶段,科技已越来越普及,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了足够的高度,以致"科技过剰","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最主要"瓶颈",资源开发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最主要手段。国家人均对资源占用的多寡,成为国家是否富强,民众是否富裕的主要标志。
3、在"资源经济"阶段,世界各主要国家、主要经济体都为争夺和开发资源而动用政治、外交、军事力量。由于地球资源对人类占用的有限性,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成为人类科技活动的最主要内容。
4、既然"资源经济"阶段的起因在于地球资源对人类占用的有限性,那么,不难看出,世界"资源经济"阶段的起因,就在于中国、印度二个超级人口大国开始现代化进程之时。中国、印度二个超级人口大国现代化过程摊薄了人类对已有的地球资源的占有,从而使世界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发生了质的飞跃,世界已由"知识经济"社会跃变为"资源经济"社会。
二、资源的可替代与不可替代
不少人据历史以往经验,认为人类不用担心地球资源的紧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发现、开发出替代资源。此是狭隘的经验论者。对此问题应从二个方面来考察:
1、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在现实生活中部份资源是可替代的,但是对人类生存来说,有许多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水资源就不能被任何别的资源所替代。有色金属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可替代性较差(影响性能),既使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其在地球上的储量都是有限的,因此终归不可替代。矿物燃料中的石油能部份由煤所替代(例如煤变油),但是,煤在地球中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地上跑的汽车可以不用油而改用电动力,但天上的飞机永远都需要液体或固体燃料。
2、 人类社会发展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社会发展的初期,只有少数人或少数国家掌握当代科技,当少数人享有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时,资源并不显紧张,当在当代科技为全人类所享用时,你就会发现,地球上原来人均占用的资源是如此的少。在国内我们可以看到,当农村人向城里人生活看齐,或城市化时,才发现原来人们生存所需要、基本的水资源也是如此的短缺。在国际上,当中国、印度这二个人口大国向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看齐时,石油、有色金属等立即彰显紧张,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从去年初就开始彪升,一涨不回头。当全地球人都向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看齐时,石油、有色金属等可能已经是有价无市了。因此,我们所说的资源的紧缺,是社会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地球人均所占用的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没有可替代性。
三、对"资源经济"社会认识和研究的极端重要性
当今世界,虽然至今还没有人提出"资源经济"社会概念,但主要发达国家都已自觉不自觉地将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力量服从于对资源的争夺。美国为争夺的控制石油,不仅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石油储存,而且已在中东打了几十年的仗了。日本人深深地认识到资源的紧要,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并至今仍然继续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煤、有色金属、稀土方面的储存。俄罗斯去年以来,就动用控制向周边国家输送石油、天然气,影响周边国家的政治,并由于石油资源的充余,国家的财经济迅速恢复。因此,从理论来认识"资源经济", 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看清当代纷繁国际关系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关系。
"资源经济"社会是一种不可抵抗的社会历史趋势和发展阶段,被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恐怕将延后几十年,此恐将以"资源经济"所提供的社会新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后起的我国在已有的资源格局中,并不占主动。只有早日把握"资源经济",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世界性的资源争夺战中才能获得主动,并做出适当的国家发展战略。当年,邓小平做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引导我国抓住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机遇。同样,当我们今天及时认清"资源经济"的本质特征时,同样也能及时抓住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特别地强调此一章,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我国的各界,虽然已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资源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性,但还远未上升到"资源经济"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远不适应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资源经济"的基本特征
对"资源经济"的基本特征,本文在此作一些猜想:
1、在"知识经济"阶段,知识的"发现"是不能穷尽的,传播是无限的,因此社会更需要、并依靠竞争机制。在"资源经济"阶段,资源是有限、紧缺的,紧缺的垄断属性不太适用竞争机制。在资源的争夺、保护和开发中,统一的国家行为可能比竞争的自由经济更为有效。由此,"资源经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变迁。
2、 社会的发展指标将发生变化。社会的财富,国民的幸福将最终将取决于各国人均所能获得的资源占用比例和资源使用效率。由此,世界为资源大国的崛起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的格局将必然地发生变化,可能根据资源和争夺资源的力量,划分为:美国、中国(人口资源、钨、稀土等矿产资源)、俄罗斯(国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大国)。
3、 与"知识经济"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一样,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紧缺的争夺属性必然使国际关际更为紧张。争夺资源将成为国际间冲突的主要根源,和平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4、“资源经济”对资本市场影响巨大。与“知识经济”一样,“资源经济”将产生一批新豪富。
五、我国应因"资源经济"对策
我国是国土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人口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的矿产资源极有限。在矿产资源方面,仅有少量几个矿种如钨、煤、稀土等有些优势。大宗应用矿产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铜、锌等人均占有比例极低。国土人均宜居地不高,北方水资源缺乏。应因"资源经济"的到来,必须及早采取对策。
1、 必须应因"资源经济"做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并建立和完善对资源的保护、开发的相应法规。
我们当前的国家发展战略,仍然是应因"知识经济"的需要而提出的建立"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建立"创新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后起发展的我国来说当然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国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远还未进入到"过剩"阶段。但在世界已进入"资源经济"时代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做出调整,兼顾到"知识经济"与"资源经济"二个阶段,迎头抓住"资源经济"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2、 在经济领域,由于资源的紧缺性、稀有性,在涉及资源的相关领域必然产生垄断。例如,当前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城区土地的稀缺性,在居民住房问题上依靠市场调节必然失灵。再例如,我国是煤炭大国,但近几年允许个体私营的开采,造成遍地开花的滥采,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其资源的垄断暴利也都进了少数人腰包,未能为多数人造福。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坚持用“看得见的手”进得调控,或者直接由国家垄断,垄断暴利由全民享有,同时计划性分配和保护性开采才能实现。
3、 用计划和许可证方式,统一矿产资源的出口。市场经济后我国对企业全面开放出口权,矿产资源的出口也变成了低价竞争最严重的领域。像我国独占鳌.头的稀士,其出口的价格就像卖裤子一样在世界自相杀价被贱买。日本、美国、韩国等生产的液晶、各种传感器,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但中国的稀土价格贱得可怜,当生产成产品后,中国却要花高价进口;日本进口中国的煤炭用来"填海",并建立大量的有色金属、稀土的战略备。这些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至今仍未认识到稀缺资源的宝贵价值,不重视资源的保护,盲目强调“市场经济”调节。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稀缺资源的国家垄断,矿业资源统一实行保护性开采和出口垄断。
4、 我国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特别是经济建设中所需要的大宗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铜、锌等缺口很大,在世界范围里获取较大资源份额,将决定中国的发展水平,因此,国家的外交、军事,应以获取资源为首要目标。
5、国家的产业布局要应因“资源经济”早作调整。要以资源来规划产业的发展。例如,在规划汽车、航空、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时,就必须要考虑到石油资源的制约。家用汽车的使用寿命为15年,当15年后世界还有多少汽油能用于汽车、航空和石油化工?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双动力汽车之时,将单动力的汽油车都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如果我们不能应因石油的短缺提前15年就做出产业转型,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巨大的汽车(重化)工业包括它所生产的产品都将成为一堆废铁。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荷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