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美国女核武专家在华养62年奶牛 寒春追思会在农机院举行

记者 · 2010-06-19 · 来源:环球网
国际主义战士寒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亲友合唱陕北民歌怀念寒春老人。本报记者孙乾摄

  本报讯(记者孙乾)昨天上午10点,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女士追思会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举行。10天前(6月8日),寒春因病在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至此她已在华养了62年的奶牛。寒春逝世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发唁电表示哀悼,并对寒春在奶牛业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浅色鸭舌帽,深色格子衫,一张爬满皱纹的脸庞,笑容淡定而慈祥。昨天上午,这张定格寒春老人最后时光的照片,挂在她生前工作过的中国农机院会议室内。遵循寒春老人的遗愿,她的追思会布置简单,甚至没有哀乐,她的儿女告知前来追思的朋友们不必带来花束。


  寒春逝世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王岐山、张德江,均致电对寒春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对寒春在奶牛业和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寒春的老同学杨振宁也从香港来电致哀。


  “我和家人都很悲伤,但是我父母的一生是值得庆贺的,甚至是让人非常羡慕的。”寒春和阳早的儿子阳和平说,他希望前来追思的朋友不要悲伤,他跟亲人合唱了一首老人生前哼唱的陕北民歌,并决定按照老人的遗愿将骨灰撒至他们来华最初工作的地方——塞北大漠。


  ■逝者寒春


  62年前,参与制造美国原子弹的核物理专家寒春“弃武从文”来到中国延安。为让中国人民喝上一口纯鲜牛奶,她与丈夫耗尽毕生精力。


  2004年,中国政府将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送到她手中,以此褒奖她对于中国人民的杰出贡献。


  为信仰“诀别”核武器


  寒春1921年生于美国,是小说《牛虻》伏尼契的孙女。来华前,寒春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曾与杨振宁是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但是,当两枚原子弹分别落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时,寒春放弃了核物理。那是人类首次遭遇核武器的袭击,但她希望那也是最后一次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后,她追随丈夫来到中国延安。


  1952年,世界和平会议在华召开,寒春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她谴责核袭击,呼吁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时,她已与丈夫阳早找到了为之奋斗毕生的事业——发展奶牛培育研究。


  2003年12月25日,86岁的美籍专家、原机械工业部顾问阳早因病去世。在讣告上,有一句“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评语,是寒春执意添加上的。寒春解释此话:“我们在中国呆了一辈子,是为了信仰而来的。”


  崇高的共产主义境界


  有人说,怀念寒春阳早就看这两本书,毛泽东写的《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原书记李维民与寒春阳早共事20多年。李维民至今记得寒春不留情面的“批评”。一次,一家肯出钱的企业要农机院做一项研究,李维民一口答应下来。“寒老眼睛一闭,就开始说了‘老李,中国的事情就给你们这些人搞坏了,谁有钱给谁办,农民没钱,那你们办不办?’”李维民不由心里一触。


  李维民记得寒春阳早总不时怀念早年在延安的情景。“老李,你们还记得延安时的共产主义吗?”李维民被问得一头雾水。“有什么不同吗?”李维民反问。“老李,你们部门的同志还敢批评你吗?”


  尽管不时“挨批”,但李维民却仍愿意跟寒春阳早在一起。他回忆,20年前,阳和平曾问过他:“这么认真地为我爸妈服务,图什么?”“我现在知道了,我不图其他,和他们在一起,我的精神无比的纯净和高尚。”


  “土老帽”的朴素生活


  原机械部老部长何光远曾多次去过寒春阳早居住的昌平小王庄农场。“沙发一坐下去扎屁股,制图版就放在砖头垒的平台上,”何光远多次劝说两人换个住处,跟农机院安排好了,劝了好几年两人还是不搬。“跟他俩做工作,领导不好使,得让基层群众去说,他们才听得进去。”何光远说,最终农场的几个挤奶工去劝,寒春终于答应将平房里返潮的地面修理一下。


  北京农场局老局长邢春华说,当年阳和平在延安插队,因为营养不良险些丧命。农机院的老领导都劝寒春阳早把儿子安排回京工作,结果两人非但不领情,还说:“我不是让他去享福的。”邢春华说,寒春阳早两人生前生活异常朴素,做人也一样,从不讲官话、套话、马屁话。


  寒春长子阳和平也试图解读他伟大的父母。他认为,两位老人有理想但不是乌托邦,他们与众不同的是,“吃饱穿暖以后就只要求精神上的满足”。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为什么反不得?
  3.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4. 刘继明|随想录(20)
  5.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6. 美化军阀是严重错误,整改批判应一视同仁
  7. 孙锡良 | 圆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状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从‘10块’到‘400块’:新农合背后的沉重与希望——请对农民好一点
  10. 子午:请珍惜我们的社会主义传统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9. 掩耳盗铃及其他
  10. 小岗村分田单干“合同书”之谜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