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赵查理,转自华声在线
23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委书记熊良宵割腕自杀被送入医院抢救。此前,红安县委宣传部官员称县委书记自杀系谣言,熊良宵是开会途中因意外交通事故入院治疗;广西河池市公安局23日晚间透露,在办公室中枪身亡的禁毒大队长蔡佳兵系自杀死亡,原因为网络赌球欠债;据当地公安部门消息称,民航局长刘亚军是在广深高速铁路线的广州东至石牌间K11+600米处侧,与行驶列车相撞死亡。当地公安部门正对其死因展开进一步调查。
官员死亡,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给出的说法基本上都是自杀,而且都是出于个人的原因,此外部门再也不给出额外的信息供公众解读。相关部门的欲说还羞,就给了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官员“自杀”的机会,尤其是两个地方——是不是自杀以及是不是因为个人原因。相关部门掌握的信息和公众知晓的情况极不对称,所以关于官员死亡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出现了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说法。
官员死亡,有两个原因,一是确实活不下去了,二是“自杀”比活下去更有好处。相关部门有意或者无意不透露详细信息的行为,只让公众明白了官员有可能是活不下去了,而无法排除后者,也就是用“自杀”换取更多的好处。选不过关部门的慎言客观上已经造成了捂盖子的后果,直接阻碍了真实信息向公众流通的渠道。这时,必然会有别的甚至虚假的信息来填补公众对真相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一般会会引向后者,即丢车保帅。
尽管公众没有证据推翻相关部门给出的结论,但此类信息流传则必然会极大削弱相关部门给出的“真相”的可信度。当相关部门给出的结论已经不被当成真相,当相关部门给出的信息远不如流言更有公信力,当公众潜意识里认为官场上再无好人,种种猜测的逻辑已经远远不是相关部门与公众双方信息不对称那么简单了。这个时候,应该警醒的不是传、听、信谣言的公众,而是相关部门。
在没有足够信息源的情况下,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官员死亡事件,并且这种解读很多时候还是负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相关部门可以拿出某一例官员自杀的真相来苛责公众的捕风捉影,但是公众如此思维背后的逻辑却是无法根除的,因为公众的逻辑其实都是被动的,是对相关部门乃至整个官场及其行为的自发反应,这种反应的根源在于相关部门乃至整个官场留给公众什么样的社会形象。上梁不正,下梁则歪,公众逻辑也是如此。
此种由官场引发的关于官员自杀的公众解读逻辑,其实就像相关部门的一面镜子,能照出大公无私,也能照出丑陋邪恶。有的相关部门照了镜子,会回过头去大力整顿,有的则会避而不见,有的甚至要想方设法把这面镜子打破。掌握着信息的相关部门跳出来责备公众误读甚至谣传的例子不在少数,但破除此种公众解读逻辑的怪圈,谁能静下心来找一找自身根源呢?官员“自杀”,盖棺难定论,真的不怨公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