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亲近中国真的很难
——评《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
最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风云激荡,特别是中国周边,美国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反华焦点,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反华逆流。以中国人的视角,局势确实有所紧张。局势一紧张有人就慌张, 8月4日 ,《环球时报》发表了题为《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的文章,这篇文章再也没有“美国和中国谁也离不开谁,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的底气了,说外界对中国还很不了解,很不乐意接受一天天壮大的中国,慨叹“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受中国价值观的左右,利益出发点也不一致,他们对中国的好恶态度总是十分复杂,难以把握”。并提出在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等。
应该说,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判断与主张也没有什么大错,本来就属于避重就轻的无聊为文、轻薄词句,原也不值一驳,但还是有三点必须加以说明。
第一,该文对现象的描述是不对的
《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一文命题伊始,一下子把中国与整个世界对立了起来。世界无非就是中国和中国之外,中国之外,俗称“外界”。说“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意思是不是整个世界对中国都没好感、都与中国对立起来了呢?看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对的。不是什么“外界”难以亲近中国,确切地说是美国难以“亲近”中国。不要把美国等同于外界。须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新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就与日俱增,这是符合人类道德的,谁不愿意与一个仗义执言、主张正义的伟大国家交朋友呢?想当年,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的人民争相亲近中国!所以,新中国骄傲地喊出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很大变化,但老朋友、新朋友仍然还是不少的。前些日子不是有外交人士还照喊“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吗?更何况我们还发展了那么多的“战略伙伴”,就算其中假的多、真的少,有总还是有一些吧?
事实上,“外界”很复杂,有些对中国确实很不亲近,非但不亲近,甚至还很敌视,这主要是美国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为什么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呢?因为就算是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亲近不亲近之分,在亲近与不亲近之外还有正常往来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所以,不能因为美国很不亲近中国,很难亲近中国,就以为天塌下来了,整个世界都与中国疏远了,为此生忧发叹,这是大可不必的。
第二,该文对原因的判断是错误的
只所以美国很难亲近中国,该文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受中国价值观的左右”,二是“利益出发点也不一致”,三是“他们对中国的好恶态度总是十分复杂”。我们认为,这是避重就轻、言不及义的轻率论调。美国之所以不亲近甚至是敌视中国,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出于维护霸权的需要,出于统治世界、独霸世界的需要,美国不能不敌视中国,不能不遏制中国,这是根本的原因。什么“价值观”、“出发点”、“好恶态度”等不能说不是原因,但都是表面和肤浅的。
第三,该文提出的对策也是驴唇对不上马嘴的
该文提出了中国应该“要让外界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认知尽可能符合中国的实际”,“要打破西方制造的关于‘中国威胁’的舆论铁幕”两条对策。
这就非常滑稽了。就算按照该文提出的,美国难以亲近中国的原因,至少也是“价值观”、“出发点”、“好恶态度”出了问题,这与了解与否沾边吗?开出这样的药方对症吗?了解能怎样,不了解又怎样,能解决“价值观”、“出发点”、“好恶态度”问题吗?
更滑稽的是,既然“‘中国威胁’的舆论铁幕”是西方“制造”出来的,那就是有意为之、刻意为之,中国又能去争取谁的“人心”呢?刻意敌视中国人的“心”能争取过来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见人就诉说不显得有点祥林嫂般的神经病吗?还有一点发展中大国的气派吗?
客观地说,让美国亲近中国真的很难,这不能不承认。试想一下,一个从来都目空一切、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岂是可以亲近的?这些年中国与美国少亲近了吗?没有换得来一丁点美国的“亲近”,有些中国人难免因此伤心,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抱以深切的同情和哀悼!但是窃以为,这说不定还是一件大好事,终于知道美国难以亲近中国了,一些中国人很可能就要丢掉幻想,更多的中国人还能擦亮眼睛,也许,“外界”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将因此变得更加“亲近”中国。
附: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
让世界知道中国不再落后,中国人不比别人笨,似乎不难,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相比之下,让世界乐于接受一天天壮大的中国,更亲近壮大后的中国,就要费劲很多。这也是中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最终目标。
今年国庆节前,一段片长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将与世界观众见面。中国主动塑造国家形象迈出了积极一步。当然把好的中国形象放到屏幕上和放到人的心里还不是一回事。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塑造”出来的吗?也是也不是,就像一个人的形象,不注意不行,太在意了有时也会起反作用。
总体上看,中国的国家形象将取决于中国的能力和行为,中国的自我解读及与外界的沟通将有助于形成中国的正面形象,但这个作用将是有限的。外界对中国的认知不受中国价值观的左右,利益出发点也不一致,他们对中国的好恶态度总是十分复杂,难以把握。
其实仅就自我展示来说,中国能做到的就是让外界真实了解中国的现状,比如人民生活状态,基础设施情况等,却很难让外界相信中国的意图,中国对世界到底有多友善。关于中国的善意,更多要通过中国的行为一点点积累外界的信任,中国的自我解释则能让这样的积累少受干扰。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这个现实,在树立国家形象上不能太着急。我们要清楚,外界对中国的负面认知永远都会有,在很长的时间里不喜欢中国的人还会很多。
但另一方面,我们不是无所作为。国家关系毕竟不是人际关系,迄今为止各国有不少成功塑造自我形象的经验,这样的事例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也有不少。比如北京奥运会,西方不少分析家曾预言中国的举办将使自己丢分,但两年过去了,奥运会带给中国的正面收益正越来越多。
中国应为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树立现实的目标,第一要让外界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认知尽可能符合中国的实际。目前外界很多人仍以为中国在政治上与僵化的苏联体制差不多,对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的多元变化一无所知。在经济层面,有人或者以为上海就是中国的全部,或者以为中国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中国的真实情况外界早晚会知道,但有效地自我展示可以缩短外界了解真实中国的时间。
第二,让外界亲近中国很难,但我们至少要打破西方制造的关于“中国威胁”的舆论铁幕。因为西方的宣传在不断恶化中国的对外环境,而且由于他们故意夸张、撒谎,漏洞很多,我们争取人心是有空间的。比如,西方政治家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是温和的”,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这些年的表现与苏联等大国当年崛起时的表现不同。“中国威胁论”貌似强大,其实受到的怀疑很多。
我们既重视国家形象,也要有对外部误解很强的承受力。因为如果我们过于敏感,攻击中国就越发成为西方为难我们的工具。走我们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样的豁达本身就将为中国的形象加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