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一个高校有抄袭、剽窃现象是不稀奇的,那不过是“狗咬人”的平常事而已,如果一个高校没有学术腐败,那才是“人咬狗”的轰动新闻。
《中国青年报》最近有篇访谈文章说:“学风之败坏,就是从红卫兵-知青这代人当中的某些人开始的”,它认为是文革造就了“无法无天”的一代。它把学术腐败归结于文革,我觉得这种观点不对。...
【文革本身恰恰是在反对腐败、抄袭等行为。文革后知识分子出现问题,一批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成为社会精英,这恰恰是否定毛时代所带来的后果。】
学术腐败的根源在哪里呢?我觉得在于一个国家推行什么路线,因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人性中总恶的一面,但这个恶,只有在一定“环境”下泛滥,才会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个“环境”是由路线决定的。
我认为,80年代的路线有很大的问题,正是那个路线造就了后来的大环境,正是那个大环境造就了今天学术腐败。这个大环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80年代推行“效率优先”的政治路线,形成了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从而导致了学术界的投机取巧。
学术的功底、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读书积累、埋头钻研。但“效率”是让人浮躁的东西。所谓效率就是低投入、高产出,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这是最“效率”的。这个强调“效率”的大环境影响了学界。一个人读100本书,最后写出一篇论文,这肯定不符合“效率”的观念。只有抄袭剽窃的效率最高。
2、80年代提倡“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的思想路线,造就了道德崩溃的大环境,它把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突破了,这直接导致了今天学术界的胆大妄为。
人是有劣根性的,所以必须用一个制度来约束他,法律、规章这些东西就是用来震慑人的。所谓“震慑”,就是让人胆子小一些,犯法、犯纪律的事情不敢做。抄袭剽窃是有风险的,这些知识分子本来还胆小怕事,但上头却精神病,一天到晚地鼓噪,让他们“胆子再大一点”。他们果然越来越大胆,学术成果也越来越多,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学术腐败成风,已积重难返,抄袭也没什么风险了,反正法不责众。
3、80年代执行“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组织路线,造就了恶人当道的大环境,这样的大环境使学术界的正气难树,歪风盛行。
在官场,他们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人,把坚持马、列、毛信仰,坚持原则的人,当作思想僵化,一律换掉,把那些花花肠子特别多的、没有道德底线的“能人”提拔上来。高校的组织路线也是“不换思想就换人”,使真正潜心教学科研的人被边缘化了,学校重视提拔那些善于公关、打通关节的“能人”,因为他们能拿大项目、大课题、大笔经费。
政府机关那些精明的官员垄断了资源,就有权力不断地上项目。项目既显政绩,又能捞钱,你看那些腰缠万贯的贪官,哪个不是表面“政绩”显赫的能人。
上梁不正下梁歪。学术界自然也如法炮制。中国学术界其实也官僚化了,人们把官僚型的学者称之为学霸。学霸们掌握了学术资源,他们也如官员一样,用项目来捞钱。现在国家的科研经费、项目不少,但都被学霸们控制,被用来搞一些假研究,评一些假奖项,然后用假发票把国家的钱套出来,这是比剽窃更为严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
教育部虽然也发了反对学术腐败的官样文章,但这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路线问题没有解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今天,我们的组织不仅不能反腐败,而且它还包庇腐败。
我们看到,只要有人揭露某学霸的学术腐败,“组织上”肯定站在腐败者一边,竭力为他掩饰,那个揭发者反而四面楚歌,处境艰难。这一切怎么也扯不到文革那里去。《中国青年报》那两个学者的访谈,完全是信口雌黄,南辕北辙。学术腐败的根源在路线。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要从根本上消除学术腐败,必须先改变路线。
30年河东,30年河西。80年代的路线已经搞了30年,现在必须改一改了。如果那个路线真的要管100年,那就没救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