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宿命
日本这个国家,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可就是这样一个邻邦,数百年来给中国人民带来罄竹难书的苦难。3.11日本大地震以后,海啸接踵而来,然后又发生了特别严重的核危机。一时间,就应该如何对待日本这次的灾难网上吵得不可开交,莫衷一是。究竟我们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呢?无论如何,这是日本的宿命,却是肯定无疑的。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地理概况吧。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属于北温带。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它是一个群岛国家,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组成,此外还有大约3000个小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千米。就在这狭窄的土地上,却生养着1·28亿人口,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地形上看: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和神户是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日本国土面积的3/4;平原面积狭小,仅占日本国土的12%,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平原,面积仅1.1万平方千米。气候方面:日本为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季风气候与中国的季风气候相比,海洋性强,而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强。即日本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降水量较多。日本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量较大(因为冬季风越过日本海能带来一定量的水汽)。自然资源方面:矿产资源贫乏:日本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需要进口。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临近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总体而言,日本资源贫乏,80%以上依赖进口。对外贸易是日本的命根,这就迫使日本必须确保海上生命线的畅通无阻。而中国特别是台湾岛恰好卡住日本的生命线。最要命的是:日本火山地震众多。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火山地震频繁,有“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之称。而它的现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这样的境况,是日本的宿命。
日本人的性格呈复杂的两极化特征,冰火两重天:这个民族,一方面既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极端的自尊自强、盲目排外,另一方面又特别悲观厌世、心胸狭隘、狂妄自大、崇拜强者、欺凌弱者。这与日本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日本自身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日本这个民族从根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的衍生品,他们从根本上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日本的文化功底比中国浅,所以外来文化比较容易扎根。自古以来,日本文化就是以中华文化为母本的,这可以从日本文字的书写形式中得到充分的印证。近现代以来,欧美文化又被嫁接在日本文化之中。所以,日本人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在极端自负的外衣下藏着深重的民族自卑感。因此,当中华强盛之时它就顶礼膜拜,当中华衰微时它就肆意凌辱;当欧美鼎盛之时,它就“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狼狈为奸。资源的贫乏,地域的狭窄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日本的上述地理文化特征。所以,日本人从来都很勤劳、有十分强烈民族危机意识和富有侵略性。
从地理状况看,日本既是资源极端贫乏,又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就注定了日本列岛的多灾多难,很不适合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从而注定了大和民族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这是宿命,日本无力改变。要想彻底摆脱这个困苦的处境和悲惨的命运,它就只能竭尽全力去扩张或者迁移。因此,数百年来日本人的危机意识都是极端强烈,极富于侵略性。可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比如自然资源贫乏、人口数量不足、战略空间狭小、文化底蕴浅薄、又生在大国的夹缝中——它的每一次重大冒险侵略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惨败。看看日本史和世界史就知道了。
这里要特别谈谈二战前后的历史。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急剧上升,它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迅速对外侵略扩张。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屡屡得手,跃升东亚霸主。这让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急剧膨胀,狂妄到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结果导致它几乎同时与中苏美和欧洲列强同时为敌,肆意蹂躏亚洲人民。日本人不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以卵击石”的道理,最后不得不吞下二战彻底战败的苦果。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被美军无限期占领。这使日本人悲愤交加,又不得不忍辱含垢,转而在美国人的卵翼下卧薪尝胆,妄图东山再起,一雪耻辱。这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导致它继续冥顽不化地与中华民族为敌,仇恨中国人民,始终得不到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的同情和谅解;另一方面,为了赢得美国的袒护,又不得不装孙子,对美国奴颜媚膝,曲意逢迎,把对美国的仇恨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不到时候绝不暴露。
二战后,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不得不放松对日本的压制,转而重新适度武装日本,并重建日本经济和社会。这就给日本的重新崛起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当然日本人也充分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仍旧是政治侏儒和军事狼崽。为了对付中苏,并且牢牢控制日本,美国搞了美日军事同盟。美日同盟是一把三刃剑,既应对苏联,又威胁中国,同时也束缚日本。美国对日本的防范从来没有放松过。如果这些年没有美日同盟的束缚,可能日本早就武装起来了。日本的如意算盘,美国是心知肚明的,日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尽管日本右翼政客无论怎么叫嚣和挑衅中国,美国人除了极力怂恿,就是佯装不知,暗中却丝毫没有放松过对日本的警惕和控制,时不时地敲打它一下。美国可以根据需要,放长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缰绳,但绝不会放手,这是确凿无疑的。
二战以后,日本要在美、中、俄的大国夹缝里求生,的确非常艰难。早在二战前后,苏联人就在诺门坎战役中狠命地教训了日本人,迫使它不得不把侵略的矛头集中对准中国,解除了日本对苏联远东的威胁,也就避免了苏联在二战中腹背受敌的险恶战略困境。二战末期,苏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日本关东军,致使日本对苏联和至今的俄国都心有余悸。在北方四岛的争斗中,日本人的无奈和辛酸是可想而知的!美国对日本在二战中的打击,使日本国力一落千丈,至今忍辱含垢。这么多年以来,除了中国对日本以德报怨格外开恩以外,俄美是寸步不让。在最近的北方四岛的争斗中,俄国肆无忌惮地羞辱日本人,让日本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除了窝囊还是窝囊。美国时不时地给日本一些甜头,为的是让日本为美国火中取栗或者做对付中国的马前卒。所以日本命中注定只能做一头恶狼,永远也别想做雄狮和猛虎的迷梦,这是它的宿命。
日本为了一雪前耻,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更为了对付中国和收复北方四岛,这么多年来采取“明修栈道,暗度成仓”的办法发展核武。从许多刚披露的情况来看,日本的核电所采用的技术和装备,特别是核泄漏以后的补救措施,无不证明它在不顾一切地发展核武。能源紧缺,是它发展核电的借口。可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日本37万平方公里,却变态地修建了57个核电站,发出的电不到全国需求的30%,一个核电站有4-6个反应堆,即全国有三百多个反应堆。37万*30%=11万平方公里,即三百多个反应堆为11万平方公里供电110000/300=367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日本的一个核反应堆只为367平方公里提供电力。相当于每个县级城市就要配一个核反应堆。这TMD正常吗?而且它故意不用技术最先进、成本最低的核电技术和装备,那不明摆着是为了提取核弹原料吗?日本想要彻底摆脱被摆布的命运,却又无法用常规手段来实现,甚至常规武器也无力支撑它的战略目标。而核武装的过程,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武装成功,也只能在强强对撞中彻底完蛋。这也是日本的宿命。
日本这次的地震的确怪异,我们有很多理由怀疑是核爆引起的,或者是想借此掩盖它发展核武的罪恶。核爆的后果,可能我们许多人还难以想象。那就想想我们身边的癌症患者和畸形儿的悲惨状况吧!这次核泄漏尚未尘埃落定,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它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影响极其深远和广阔。这次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对日本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但更可怕的是日本面临的两难处境:自己消化吧,国力不济,遥遥无期,难有出头之日;拓展生存空间吧,列强环伺,美俄虎视眈眈,中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战的惨痛教训令日本人刻骨铭心。唯一可能的战略发展方向就是正内忧外患的软弱中国。但是,因为中国的确太大,各种人都有。即使美国的策略再怎么高明,它也吃不准。所以就采用比较隐蔽的手法来和平演变,分化瓦解,分而治之。何况弹丸小国的日本呢?这就是日本的宿命。不过,我们中国人还得“吃一堑长一智”,历史不能忘记:日本发生的“自然”灾难,就是逼迫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催化剂!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就是这样。这次的灾难也很有可能会有这样的极其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日本右翼的动向。
这次日本的灾难发生以后,我们中国人的心情当然是复杂的:作为人道主义,我们应该同情日本人的悲惨遭遇,并尽可能地支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是无耻的背叛。日本至今不肯悔罪,更没有痛改前非。历史教训就摆在那里,我们不得不想起中国的古训,“养虎遗患”。割肉饲虎的惨剧不能忘记:1923年日本的关东大地震以后,中国人民的捐弃前嫌竭力地支援日本,换来的却是日本对中国的以怨报德,疯狂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教训惨痛啊!
我亲爱的同胞们 ,铭记日本的宿命,警惕历史重演,永葆爱国的信心!
2011年03月19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