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官场忽悠必读,新时代社会管理经典案例

上善若海 · 2011-07-20 · 来源:

官场忽悠必读,

新时代社会管理经典案例(原创,时评)

—上善若海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政府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

    作为各级新闻发言人,也就是民众俗称的“官场大忽悠”,如何做好忽悠工作,本文结合一段时期以来官场蔚然成风的社会管理危机公关经典忽悠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忽悠界似乎约定俗称的这些案例,虽然死不要脸、却都是能够歪打正着值得借鉴。

    一、安全案事件频发,都是临时工们惹的祸

    最近这些年,每当出现事故、安全案事件,或者出现非常事件,官方回应多不是“临时工”,就是“无证”上岗人员或“已辞职”人员。比如屡屡发生的公安、城管打人事件,就多次出现“临时工”或协警;屡屡发生的矿山安全事故,就多次出现未经培训上岗。又比如6月30日,厦门国际银行就《厦门担保业现37亿黑洞,厦门国际银行一支行副行长潜逃》一事发出声明表示,该行曾经辞退一名直属支行总经理(行长),该行长所涉嫌的民间借贷,纯属个人行为,与厦门国际银行业务没有关联。

    无独有偶,上年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静安区一个28层的高楼特大火灾事故,夺取了53条鲜活生命,即使抓捕百人、千人都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官方回应,起火原因为 电焊工“无证”上岗违规操作所致,对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

    如目前网友曝光“中华脊梁”颁奖盛典活动主办方要求参会者交纳9800元。主办方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和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均表示,活动文件系伪造,而活动承办方、北京国发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也称,文件是一个临时工伪造的,且该临时工已于5月份辞职。

    二、官员强奸案频发,都是相互通奸惹的祸

    近日,媒体广泛报道贵州六盘水市前副市长田万昌到北京戴着口罩远处指点女儿上访引起公众强烈关注。随后有权威媒体称:经赴贵州展开调查,并取得前副市长田万昌本人亲笔所书说明材料,证实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而是田万昌的妻子龙立英(龙美伊的母亲)背着丈夫私自而为;妻子儿女频频上访,丈夫竟然是不明真相的人。

    2010年9月3日官方《龙美伊信访案件办理情况阶段性报告》指出,龙美伊和周世立于2008年11月在北京的一家KTV相识,后二人不断来往,多次在贵阳和北京的宾馆住在一起。2009年6月13日,龙美伊和亲属到派出所报案,称其在2009年1月8日被周世立强奸。官方认定:强奸案最关键的是现场取证,由于龙美伊时隔5个月才报案,就目前所掌握的证据看,强奸罪不能成立。

    看看,既然官方认定了强奸罪并不成立,官员由于和人家发生了关系,当然就都是通奸惹的祸啦。

    三、群体性事件频发,都是不明真相惹的祸

    近些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地方政府工作没有做好,发生问题后处置不当的原因;当时他们总是可以借口群体性事件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挑起,可掩盖自己工作失误或试图减轻自己应负的责任,把责任推到“群众不明真相”。

    江上访村主任钱云会遭碾死一案,官方新闻发布会上,浙江乐清市官方称,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个别人士的煽动下,造成5名民警受伤。

    2009年夏天,石首街头抢尸体事件、翁安溺水死亡事件、某地纪检检察官员派出所死亡等等事件,莫不是不明真相地死了人,然后又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街头聚集,再然后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同样不明真相的官方对峙,再然后全世界都关注到手持防暴盾牌的官方在砖雨中溃退,最后是折腾完了一地鸡毛,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不明真相!事件最终证明当事人蹊跷死亡,但根子上却与当地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群众安全感指数很低,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相关。官方公布的最终结论:群众总是“不明真相”。

    同样,通钢事件是不是也有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没有照顾到职工利益的问题?老百姓都愿意过安定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依然把群体性事件说成是少数人教唆“不明真相”群众引发的。

    四、杀人偿命呼声频发,都是公众狂欢惹的祸

    关于药家鑫捅撞车后8刀激情杀人一案,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等专家教授,面对公众质疑在公共媒体违背良心和公正做人的立场,在央视滔滔不绝满嘴跑火车述说不能让公众舆论左右法律,以民众“公众狂欢”把民众则永远挡在法律最外圈。

    云南21岁女孩吴倩被凶残捅杀27刀,喉管被割断,头部几乎被砍下;2009年5月19日,昭通中院一审判处杀人恶魔赛锐死刑立即执行。赛锐上诉后,网传云南高院审理了两年,至今无果。新近另有消息说,吴倩亲戚日前发出求助信和寄发材料揭开这团迷雾:恶魔赛锐已被云南高院二审改判死缓!理由是“鉴于赛锐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本案系感情纠纷而引发,对赛锐可酌情从轻处罚。遂已改判赛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云南高院不杀李昌奎,许多民众认为是为富二代赛锐作铺垫。李昌奎先奸后杀,事后就连一个3岁的小孩也不放过,把小孩杀死后还不算,还要在小孩脖子上勒紧绳子;一案死刑、二审改判死缓以来,公众一直在质疑。网上民意投票显示,97.61%网民要求判处李昌奎死刑。

    而近日,云南省高院副院长田成有回应说:“不能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人,杀人偿命的陈旧观点也要改改了。” “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显然,云南省高院强调“不要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死一个人”,但公众对本案质疑在于法院对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却同样被法官和药家鑫一案雷同简简单单地概括成“公众狂欢”。

    人们想问一下这位田副院长:“你是根据什么来断定民众是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人”的?难道是全国人民在对李昌奎公报私仇?难道是李犯的杀人手段还不够残忍恶劣?难道是李犯所犯的罪行根本就够不上死刑,是民众硬要法院去判他死刑吗?”有网友忿忿不平:就算是当年日本鬼子对中国人的大屠杀,恐怕也不过如此罢了!

    这一次,显然云南法院置现实于不顾,不惜将我们的善良民族,描绘成一个杀人狂和喜欢做刽子手的民族。又一次把民众要求对司法公正的正义呼声污蔑成公众狂欢的方式杀人。

    您看,综观诸多忽悠案例,作为各级新闻发言人,能够按此官场风气忽悠、照图索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许多同志升官发财、出了问题风吹不动雷打不倒靠的就是这个;反之,那些没能按此忽悠的,恐怕在如今忽悠成风的官场一定难有立锥之地、无法混迹下去的。

    有的同志说,按照上述方式忽悠公众,这不是教我们学坏么!不是,套用官场时髦的话说,这叫与时俱进、未时先进;这是日益明朗化的潜规则,社会风气使然。

相关文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4.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5.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6.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7.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0.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掩耳盗铃及其他
  8.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