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题为《宝马等外资车企全面收权 合资公司正沦为代工厂》报道所述的合资企业中方角色的尴尬地位,题为《合资“屋檐”下中方好憋屈》评论的一个“憋屈”,可谓是既生动又凄苦;那么,此问题产生的根源又在哪里呢?
坦率的说,现实中,我国众多大小企业在面对外企\外资时,几乎都很憋屈,即便是面对我国港澳台企业\资本时,也是要低人一等的;究其原因难道不是超国民待遇,甚至是在某些地方其还能享有超级国民待遇造成的吗?
如内地企业到维京群岛、香港等地注册公司可以说是成为了一种时髦,除了所谓合理避税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恐怕是在于可以享受到超国民待遇。举个实例,某服装企业生产的服装虽算不上著名,但还可以称得上是上乘,就因为其是中字号品牌,虽然被某大型商场看中,但还是被拒之门外了;经人指点,该企业老板跑到香港注册了个英文名字的公司(商标),就很顺利的进入到了这家商场。我们还不妨回顾一下如《本土品牌京沪核心商圈遭遇出身歧视》这类的报道和国营企业实际税负是30%,民营企业是22%,外资投资企业是12%这样的“竞争”,内地企业焉能不憋屈。
所以,与其说《哈根达斯等洋平民变洋贵族 折射国人“精神通胀”》,不如说是超国民待遇使然;达芬奇“造假门”的“相关部门从未抽检过达芬奇的产品”,又是不是很好的明证呢?
而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本土产品的歧视、贬损之肆无忌惮,国内企业的憋屈就更大了;如众多产品的广告特别强调某些原料\配件是进口的,或者强调“欧盟标准”,亦或者强调得到外国专家、科研机构的认可了,等等,不一而足,言外之意和潜台词无非是“万般皆下品,惟有‘外国’高”这样带有明显歧视性、贬损的广告词恐怕只有在我国畅通无阻,甚至都习以为常了吧。
题为《网传三大洋奶粉含塑化剂 专家称含量极低无大碍》报道中的“估计人奶都会有这个量”的解释和“三大品牌洋奶粉也作出回应,香港货源与内地不一样。”你是否看着很眼熟呢?特别是,我们又对“香港货源与内地不一样”的答复怎样的来理解呢?是理解成在内地销售的“三大洋奶粉”必含塑化剂呢?还是其在强调国产奶粉是含塑化剂的呢?此是否又涉嫌构成对内地奶粉企业的诋毁、诽谤?只是不知道,内地奶粉企业又将如何的回应了。
其实,企业憋屈,消费者更憋屈;看看如《来自洋品牌的歧视:中国消费者还将被蒙蔽多久? 》、《在华跨国公司被负面缠身 外国品牌严重歧视中国消费者》、《阿迪达斯再曝诚信缺陷 婴童套装纤维量标实不符》、《洋食品再曝卫生问题 韩国希杰食品保质期内长毛》这类俯首可拾的报道,再看看如韩泰轮胎召回涉嫌“避重就轻”、丰田全球170万辆召回“忽略”中国、《雅培奶粉召回:中国消费者为何又遭不同等对待》,等等诸如此类的现实,中国消费者怎一个“憋屈”了得?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着以上种种憋屈和《阿迪等大牌服装被爆含环境激素 多数市民不知情》、《家乐福课长受贿获刑称行业扭曲 不送钱得退出》这样的现状,难道只是《洋品牌暴利所驱为何这么“牛”?》所分析的“市场监管和违规处罚的法律机制存在缺陷”所致吗?如果没有超国民待遇在撑腰,恐怕也不会形成《跨国公司傲慢成性 中国消费者被“区别对待”》这样的现实,如果这类的问题是发生在内地企业、特别是某些国营企业身上,舆论的抨击声恐早就将其湮没了。而看看近期康菲石油渤海湾污染事件,是不是也很好的说明了此问题呢?
而面对着外媒沸沸扬扬的什么中国投资环境变差的舆论炒作,或“受到越来越多不公平待遇”的指责声,各级政府又是否感到憋屈了呢?
当然,有些憋屈也是有道理的;如急功近利捞快钱行为盛行,诸多企业虽然嘴上说要搞自主研发,或自主知识产权等,但实际却以卖代研盛行,甚至是已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价值的产品也在合资中“被”逐步消亡了;这其中既有企业的因素,更有地方政府的原因,再加上有这类的《北京像素业主从“上帝”变“乞丐”》、《三部委叫停主题公园批建:部分项目仍未停工》、《数十倍收益催生填海造地热情 渤海湾淤死加速度》、《高尔夫球场上的利益黑洞》不憋屈的,还能为“卖地财政”生辉的,且又能获得暴利行业的诱惑,有多少企业能平心静气的、吃苦、做冷板凳在那里搞研发呢?何况,企业所缴纳的税款并不能成倍的增长,这又焉能满足某些地方大手笔的花费呢?
也就是说,地产热和地产暴利已经使得众多企业没有心思做好实业,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也不过是让落户的企业来推升地价而已,所以也就必然产生如题为《上市公司热衷放高利贷 主业不佳放贷来凑》、《融资难、成本高 上半年浙江1万多家企业消失》这类报道所述的现状,憋屈不也就产生了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