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珠海市长何宁卡向珠海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提请29项人事任免,包括1名副市长、1名市政府秘书长及27名局长。结果28人顺利通过常委会表决,但现任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梁兆雄的口岸局局长的提请任命被否决。梁兆雄的任命提名被否决,有传闻称是因其任前的演讲内容空洞。但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道远称并非如此,“主要是因为他长期在北京工作,常委会对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不了解”“其他提请被通过的都是在市内工作的。”真正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恐怕还有待观察,传闻或者官方的说法,可能都是其中的原因,事实上是真相不明。
为了弄清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否决梁兆雄任命的前因后果,笔者专门将上述内容全部引用。就发挥权力机关的宪法作用而言,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不再甘当“橡皮图章”,这确实非常具有积极意义。但从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道远所讲的否决原因和理由来看,笔者却觉得这种针对性明确的做法未免不存在值得警惕的消极苗头——以“不了解”为由拒绝任用上级组织部门推荐或者安排的外来干部,甚至挑战“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
王道远秘书长的话从反正两个方面说得非常明白
——反面是梁兆雄的被否决:“主要是因为他长期在北京工作,常委会对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不了解”,笔者不相信上级组织部门和提请任命者居然不向人大常委会介绍相关情况,或者这种介绍不值得那些人大常委会委员们采信。“长期在北京工作”而并非在珠海成长,恐怕这才是关键原因。在那些以当地干部为主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心目中,“口岸局局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政府副秘书长和驻京办主任。
——正面就是“其他提请被通过的都是在市内工作的”。从表面上看,在市内工作当然有助于委员们了解“工作和成绩”,但稍微熟悉官场生态的人都知道,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和那些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们平时也很少有接触,除了听一些老生常谈的述职报告外,也并不一定会比对驻京办主任的了解多。
综合王秘书长的正反两方面意思,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螃蟹”倾向:只要我们不了解被提请任命者的“工作和成绩”,我们就可以依法否决。本地派驻到北京的干部尚且如此,试想从北京空降或者由外地调入的干部又将如何?由于无论是空降还是外地调入,都要通过上级组织部门的安排,假使这样的“不了解”成为惯例,则该地方的人事权力将没有上级组织部门干预的空间,“党管干部”的原则也很可能被架空。这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和避免地方不听招呼,显然并非好的现象。
所以笔者认为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否决理由尚欠充分,而且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即便是用“喜忧参半”来形容都不妥当,笔者的观点是助长发展下去,必将是忧大于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