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罗刹海市》——刀郎的歌曲和蒲松龄的小说

吴国发 · 2023-08-04 · 来源:公正之声公众号
热议《罗刹海市》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23年7月19日,刀郎(原名罗林)发布新歌《罗刹海市》,立即在全国热播,并引起热议。到8月2日,歌曲《罗刹海市》的播放量达到100亿次,打破了世界纪录。新歌《罗刹海市》是根据清朝初期蒲松龄的小说《罗刹海市》创作的。《罗刹海市》是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愤世嫉俗小说。

  (一)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在全国热播

  2023719日,刀郎发布新歌《罗刹海市》。这首歌像在充斥怪异声音的歌坛投掷了一颗大炸弹,又像在死气沉沉的社会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还像向全球各色人种播放了一首震撼的交响曲。《罗刹海市》在全国、全球热播,其点播量一路攀升,创造了世界纪录。

  截至8月3日22:00,在短短的15天内,歌曲《罗刹海市》在全球网络播放量已达到100亿次超过了2021年《Baby Shark》的83亿次播放量的世界纪录。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创造了世界音乐史的奇迹,刀郎登上了当代世界歌坛的顶峰

  笔者不太关心中国文艺界和歌坛的事件与人物,更不是追星族。直到7月30日上午,笔者才从一个朋友的微信中知道有歌星刀郎及其新歌《罗刹海市》。

  鉴于《罗刹海市》歌词的深刻现实意义,《罗刹海市》歌曲的巨大社会影响,并考虑到中国大多数人不知道《罗刹海市》歌词的来源,不知道小说《罗刹海市》的蒲松龄,也不知道歌手刀郎其人,所以笔者写作此文。

  (二)歌手刀郎一路挥刀,披荆斩棘

  刀郎,本名罗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罗林17岁高中(资中一中)还未毕业,便从资中县到内江市一个歌厅里学习键盘乐器。两年后他又到成都、重庆、西藏、西安,跑摊混了四年多。后来,罗林在内江、成都一带的音乐厅里唱歌时,组建了“手术刀”乐队,巴蜀笑星廖健当主唱,他做键盘手。

  1991年,罗林跑到海南唱歌,并组建乐队“地球之子”。在海南,他遇到一位对自己影响很深的新疆美女朱梅。她成了罗林的第二任妻子。罗林的第一位妻子离婚,留下一个女儿。受朱梅的影响,罗林到新疆生活,找到了真正想追求的音乐。“刀郎”是新疆的一个地名,那儿有“刀郎舞蹈”,“刀郎歌曲”。于是,罗林用“刀郎”作为自己的艺名,因为觉得自己的声音有金属碰撞的韵味。

  1995年,刀郎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2001年,刀郎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大漠情歌》;2003年,发行专辑《西域情歌》。2004年,刀郎发行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并以专辑同名单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式出道,一炮打响。2005年,刀郎凭借《冲动的惩罚》获得全国金唱片;2006年,推出专辑《谢谢你》和《披着羊皮的狼》;2008年,发布翻唱专辑《红色经典》;2010年,演唱《我是特种兵》的片尾曲《永远的兄弟》;2011年,推出专辑《刀郎2011—身披彩衣的姑娘》;2012年,以《爱是你我》获得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2011和2012年,他举办“刀郎—谢谢你全国巡回演唱会”;2020年,发行专辑《弹词话本》、《如是我闻》;2021年推出专辑《世间的每个人》。

  2023年7月19日,刀郎推出专辑《山歌寥哉》,这里“寥哉”指“聊斋”。《山歌寥哉》有11首歌,第一首是《序曲》,第二首是《罗刹海市》。

  由上面的经历可知,刀郎是一路挥刀,披荆斩棘;从2001年(时年30岁)起起,刀刀都有斩获;直到推出《罗刹海市》,一刀封神

  (三)蒲松龄和他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取材于蒲松龄的小说《罗刹海市》。小说《罗刹海市》是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顺便说一下,今年春季因肉食烧烤和政府亲民而闻名全国的淄博市,这次因《罗刹海市》和蒲松龄而再次火爆网络。

  蒲松龄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计近200万字。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4篇(见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有了深刻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有了深切的理解。《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对统治阶级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聊斋》的各篇小说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或者描写理想社会的景象。《聊斋》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聊斋》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聊斋》刊行后,风行全国。《聊斋》的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深远。

  清朝纪昀(纪晓岚)反《聊斋志异》之意创作了《阅微草堂笔记》。大文豪鲁迅认为,《聊斋志异》“有唐人传奇之详,又杂以六朝志怪者之简,既非自叙之文,而尽描写之致”,远远超过《阅微草堂笔记》。

  除文言小说之外,清代的白话小说创作也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巨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聊斋》的电影改编1922年就开始了。新中国建立后,从1961年到1992年,有十多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16部《聊斋》故事片。《聊斋志异》的电视剧《聊斋电视系列剧》,拍摄放映了48部78集。

  《聊斋志异》很早便走向了世界。现在已有日、美、法、德、意、俄、越南、捷克、波兰、西班牙、罗马尼亚等近20余种语言的《聊斋志异》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聊斋志异》对日本的影响最大。

  (四)蒲松龄的小说《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罗刹海市》是蒲松龄理想王国构架的代表篇目。

  《罗刹海市》是愤世嫉俗的小说,巧借假想国旁敲侧击,指桑骂槐。

  蒲松龄在《罗刹海市》里描述了两个国家:一个是罗刹国,一个是龙的国度。故事中还刻画了一个飘洋过海游历了两个国度而最后回归故土的人物——马骥。

  值得提醒读者注意的是:《罗刹海市》所说的“罗刹国”是“中国”,指当时的大清国。2000年前,汉朝的版图范围就有“中国”的称呼。

  罗刹国是明清时期对俄罗斯的音译旧称,不过这里是一个虚拟的国度。在这个罗刹国里,美丑颠倒,越丑越是担任高官要职,掌管朝政;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因此,越是不怕丑化自己的面目,就越能得到重用,越能取得高官厚禄。罗刹国的宰相“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在罗刹国,容不得美的存在:墙是黑色,舞女貌如母夜叉,音乐“腔拍恢诡”。马骥以煤涂面,则人以为美。他唱靡靡之音,则“王大悦”。

  在龙的国度里,一切与罗刹国相反。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里环境优美,光明澄沏;这里人物美,宫殿美,花美、树美、鸟美,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政治清明。这里重用的是贤士,看重的是才华。这里君仁臣忠,夫妻相爱,家庭和睦。

  龙的国度是蒲松龄的理想国。但是,正如蒲松龄在《罗刹海市》最后的感叹那样:“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五)刀郎的《罗刹海市》歌词及其注释

  下面是刀郎的《罗刹海市》片头信息和歌词全文;文后有笔者的注释。

  词Lyrics by:刀郎

  曲Composed by:刀郎

  编曲Music Arranged by:刀郎

  制作人Producer:刀郎

  制作统筹Musical Co-ordination:张旖旎Judy

  录音Recorded by:刀郎

  混音Mixed by:刀郎

  母带Mastered by:刀郎

  唢呐Suona:郑福兵

  电贝斯Bass:李军

  合声Backing Vocal:刀郎

  录音室Recording Studio:Soundquake Studio

  OP:刀郎

  《罗刹海市》歌词: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 少倜傥 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

  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注释】

  1:小说《罗刹海市》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这里“中国”是“罗刹国”,即大清国。歌词中“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就到现在的美国了。我们不必深究歌词中到底说的是哪个国家。

  2:“七冲”是人体的整个消化道系统。“焦海”是中医术语“三焦”、“四海”的简称。“过七冲越焦海”是指消化和排泄。

  3:“三寸的黄泥地”指人类的排泄物。

  4:“一丘河”指“一丘之貉”,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都是坏人。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杨恽传》。

  5:“苟苟营”即“蝇营狗苟”。此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朝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指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

  6:“叉杆儿”即杈杆儿,指的是妓女院的后台。

  7:“马户”是“驴”的拆分。这里,驴用来比喻长脸。

  8:“十里花场有浑名”是说方圆十里的青楼都有他的诨名。这里“十里花场”也可以指各类“选秀”的娱乐节目。

  9:“两耳傍肩三孔鼻”是罗刹国宰相的外貌。

  10:“转腚”是转动臀部,即坐在转动椅子上的人转身背朝观众。

  11:“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指淫荡的女人与多名男人生儿育女。

  12:“老粉嘴”指花言巧语的人。

  13:“勾栏”是宋、元时代的卖艺场所。这是肮脏的风月场所。

  14:“公公”指皇宫里的太监。这里,指留着长头发的乐坛大佬,也可以指有权势的年长男人。

  15:“马骥”是罗刹国的人物。

  15:“草鸡打鸣当司晨”,这里“草鸡”是母鸡。司晨应该是公鸡。母鸡冒充公鸡鸣叫“司晨”,是讽刺外行冒充内行。

  16:“半扇门”指妓女。

  17:“爱字有心”,繁体的“愛”内有“心”字。

  18:“女子为好”,“女”加“子”合成“好”字。

  19:“黄蜂尾上针”指心毒的女人。明朝许仲琳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有“青蛇竹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20:“西边的欧钢”,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地利著名钢铁工业企业家。

  21:“维特根斯坦”,即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犹太人,现代著名哲学家。他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钢铁大王,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英国思想家、哲学家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他的名言:“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22:“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这个问题连杰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都不知道,可见问题之深奥。刀郎说:这“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终于画龙点睛!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3. 如何看待某车企“中国工人”在巴西“被指处于类似奴役式环境”
  4.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5. 乌克兰逃兵
  6. 殖人哭了:还是中国好,别来美国做牛马了
  7.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到底谁“封建”?
  10. 王忠新:清除内奸远远难于战胜外敌——苏联“肃反运动”功不可没
  1.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3.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4.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5.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6. 群众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谁不高兴了?
  7.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9. 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内卷,失业,学历贬值…
  10.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