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知识星球的读者问我怎么评价张雪峰,认为他错了。
实话实说,我本来不怎么关心他,为了回答读者的关心,我也特意关注了一下他。
他说,文科都是服务业。被口诛笔伐,他被迫道歉。
我觉得,他说的一点没错。国内的社科归哪个部门管,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保证让多数人大吃一惊。
我当初说过,经济学就是宗教,也被口诛笔伐。
其实,稍微读过《国富论》《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批评》《资本论》《通论》的读者,应该都不难理解。
我在《卢瑟经济学》的开篇就谈过价值论的问题。当资产阶级是产业资本为主的时候,劳动价值论占上风。到了金融资本的时代,又是效用价值论了。
亚当斯密、李嘉图,其实都是明白人。奥派那些人也是。所以,我说经济学和宗教的作用差不多——统治阶级用一套自圆其说的话术,解释自己统治世界的合法性。
看你的阶级立场,看你信仰什么。
包括后来的凯恩斯其实也门清,只是不愿意点穿。
张雪峰还生活在中国,既然生活在中国有些事情就不能点穿。
但是,我并不认同张雪峰。
当年有一部电影《武训传》,被主席严厉批判。
一个乞丐,没读过书,特别羡慕读书人,认为穷人受穷是没读过书,以为穷人只要读了书,就能和有钱人斗争,就能翻身。
结果,他靠行乞和放债,盖了三所义学,被满清政府树立为正面典型。
山东巡抚张曜下令免征学田钱粮和徭役,并捐银洋200两。光绪皇帝封武训为“义学学正”,赏穿黄袍马褂,又敕建“乐善好施”牌坊。
《武训传》里没说的是,1905年满清废除科举,武训的义学里的学生大概率赶上了这一批。
鲁迅的小说中的《孔乙己》,基本就是这批学生。科举废除了孔乙己虽然读过书,只能靠抄抄写写混日子,最后因为偷窃被打断了腿,死于饥寒交迫。
上了武训学堂的穷学生,如果不扔下书,从事别的营生,大概率也是孔乙己的结局。
再说另一批人。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窜,路上考虑将来怎么办?大臣张之洞(?)、袁世凯(?)上折子,要大力鼓励留学,培养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慈禧太后觉得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满清为了鼓励出国留学,允诺回来就给同进士出身。因为日本学费生活费便宜,很多人都就近去了日本。
1905年,为了鼓励留学,还停了科举——不停科举,都准备科举,谁去留学?
结果去日本的留学生数量激增。后来这些人回来,满清没有那么多位置安排他们,同进士的承诺也就爽约了。
满清鼓励年轻人出国留学,又没法安置他们,类似一次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扩招。
这些人花了钱,回国却没有位置,自然愤愤不平,后来很多人在日本期间学会了组织帮会,参加了这会那会,比如光复会、华兴会,后来和兴中会合流,就有了同盟会。
鲁迅也是其中之一。
南陈北李都是日本回来的。南陈在日本期间,组织过青年励志社,与邹容是好友。北李显然也受日本留学生的革命风气的影响。
这些人回国以后,干了什么,不说了。他们又带出一批徒弟。
大清是完了,但是并没有实现工业化,这批徒弟也没工作。他们非常渴望改造旧世界,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机会。
这批徒弟之中,有些人1919年在北京示威,还有些人后来在上海开会。《驴得水》里面那个校长,基本就是那批留学生的第一代徒弟。
《驴得水》里面那些靠吃吕德水老师空饷活着的老师,大约是第二代徒弟。
随便翻一翻民国小说,知识分子从来是不得志的。
在民国时代,读书改变命运这事,对个人来说,也许是存在的,但是对整体来说,从来不存在。
民国是半封半殖的社会,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自然就业困难。
《鬼子来了》里面有一个翻译官董汉臣。日语口语专业,脑子活泛,情商也高。如果在八路这边,可能是一个对日工作人员,做日本战俘的工作。如果在国军那边,可能成为军统人员,负责对日情报和监听。无论国共,大概率能到少将。如果在建国后,可能成为外交人员,成为老一辈外交家,对日交往的奠基人。如果在改革开放初期,可能成为重要的外经贸人员,负责引进设备、招商引资,大概率厅级退休。但是,他出身在伪满洲国。所以,他就成了翻译官。后来,被枪毙了。
精通日语,智商、情商都高,是人才吗?是人才。但是,在那种环境中,就只能混口饭吃,而且还是断头饭。
有人说,民国是出大师的年代。没错,西学东渐,随便翻译点什么,就是一个学科的开山祖师。
但是,当时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屈指可数。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人均钢产量1斤多一点,打把菜刀的水平,学了科技,怎么就业?李四光、钱学森这些人,在民国,学了理工类,怎么就业?李四光的大多数时间是纯学术,以教书为主。他的学生一样就业困难。钱学森出国,为美帝服务。
文科活得也很憋屈,鲁迅名义工资很高,实际上经常被拖欠。
如果连自己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社会改良、大国崛起之类的空话呢?先把自己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吃饱穿暖解决了再说吧。
张雪峰给学生们灌输的想法,还是停留在读书改变命运上。其实,很多时候是血缘决定命运。
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只能改变个体不能改变群体,而且有限。祁同伟如果不是学霸,估计就是一个农民工,不可能去乡镇司法所。不过,农民工也好,乡镇司法所也好,其实都是被统治阶级。祁同伟违心娶老女人跨过了门槛,赵德汉踩在门槛上,但是再也走不动了。
农业社会,隔行如隔山,又存在封建行会制度,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现代社会显然没有这么高的行业隔离。不信可以问一下,有多少人从事的职业是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本专业?
如果一个行业的就业非常好,那么自然会有相关行业的毕业生转入这个行业。如果一个行业的就业非常糟,那么这个行业的毕业生自然会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如果听说某个行业就业非常好(糟),待遇非常高(糟),那么只能说明这个行业存在极高的行业壁垒,要么是关于这个行业的信息存在偏差——距离产生美,外行看热闹,看上去很美。现实之中,如果这个行业确实待遇很好,那么这个行业必然存在壁垒,这个壁垒很可能不是学术,而是血缘。
在一个大环境中,一个阶级内部,你学什么,其实差异都不大。你就是考上公务员,你在地方的尽头也是乡镇司法所的老所长,在中央部委尽头也是熬白了头发混上处长的赵德汉。你的标配就是北京的一套老破小外加一碗炸酱面。超过这个水平,侯亮平就能用你的人头立功了。
江西那个周姓学渣怎么说的,我怕你能读书?别看那个周姓学渣成绩不好,情商不高,这句话却很到位。有些人,自认学霸,要用智商的优势把同龄人排挤下去,其实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远远没有那个学渣透彻。他们以为自己是食物链顶端,有资格对其他社会成员弱肉强食,其实真正的主宰是不进入食物链的。
说到底,一个血缘和裙带重于能力的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们只是想找一条路,混个温饱。当年是考科举,现在学什么呢?他们很迷惘。
不但迷惘,而且信息有限。
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996是福报,一定能稳赢,不是小赢,是中赢、大赢。现实呢?很多人是996而不得,河南小夫妻费尽心思,照样断供。当然,他们展示了统战价值以后,情况大幅好转。
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们,学什么什么好有口饭吃,他们自然趋之若鹜、洗耳恭听。
这事是就业困难导致迷惘在先,有人提供信息在后。这事的责任究竟在谁呢?
知识分子整体待遇的改善,需要生产力的进步,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武训传》上映的年代,刚刚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370万人。在那样的时候,有人宣扬读书改变命运,否定或淡化370万烈士的鲜血的意义,主席能不勃然大怒吗?
所以,问我的读者,我的回复很简单,能润则润,不能润就投笔从戎,都做不到就忍一忍,静候冬雷。
余则成读过大学,是知识分子,他的崛起不是靠书袋子。
当然,反动派朴卡卡、全小将也不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