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举国体制为什么在1980年代陷入停滞了。
苏联原子弹爆炸了。许多提心吊胆科学家长长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原子弹不能顺利爆炸,他们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但是,怎么奖励成了难题。
这个难题到了原子弹工程的总负责人贝利亚那里。贝利亚拿出准备用于原子弹爆炸失败问责的名单说,同志们,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准备枪毙的,给列宁勋章,准备二十年苦役的,给苏联英雄勋章。
苏联是典型的重赏重罚式的举国体制,原子弹爆炸成功,科学家们成为贵族,原子弹爆炸失败,要么枪毙,要么二十年。
这是斯大林时代的事情。
2600万人口的朝鲜,在长期封锁下,拥有了核武器,自称还有热核武器和洲际导弹。
这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举国体制的优点是可以集中所有的物质资源用于某一点。所有人在统一意志下,向一个方向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大力出奇迹,可以尽快取得突破。举国体制的缺点是如果选错了方向,所有资源就都浪费了。此外,举国体制没有内生的自主的纠错机制。所有对现有方向的质疑,无论是否是建设性的,都会被当做阻力和困难“克服”掉。贝利亚懂得怎么克服阻力。
举国体制适用于有明确方向的目标,比如美国已经爆炸了原子弹,证明了原子弹事实可行。苏联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美国已经实践可行的路径。所以,举国体制适合计划经济国家用于追赶特定目标。2600万被封锁的人口的朝鲜,能完成列装核武器和洲际导弹。
举国体制不适用于探索没有明确目标的点击科技树。点开科技树,没有明确的方向,需要不断的试错。在自由行走的试错之中,完成对正确路径的探索。这种情况下,使用举国体制就可能非常笨拙甚至危险。
如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前行,如果看到远处的灯光,那么一脚油门,可以尽快到达目的地。如果没有远处的灯光,这一脚油门踩下去,就可能直接从悬崖上翻下去。
还有,科学家们在自己的领域只要有突破,就能得到重赏,这就导致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方面这些取得成功的专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言权,一方面决定资源分配的官僚都是外行。这些取得成功的专家的意见必然决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科研发展方向。
苏联一些武器的个别性能达到畸形的地步,至今仍不落伍。这是因为在某些领域,专家们薪火相传,有不断追加的资源,所以可以取得远远超过其他领域的突破。但是,这种突破仅仅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已。路线决定人,人决定路线,这种环境下,固有领域被不断深耕,想发展新兴领域,难上加难。想让苏联发展某一领域的唯一理由,只能是美国在某一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于苏联,让苏联感到了压力。
这就如同黑夜开车,不但一脚油门冲到灯塔下,还会一脚油门按照原有方向继续向前冲,直到发现自己已经远离新的灯塔。于是,调转方向,再来一脚油门。
举国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永远无法保证决策意志在没有明确目标时的正确性。即使智力超群的顶级科学家决定发展方向,也未必能准确判断科技树的正确发展方向。牛顿晚年研究神学,爱因斯坦也没有新的重大突破。
何况,斯大林、贝利亚、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契尔年科、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都不是顶级科学家。这些人之中,只有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对战略方向的把握有过人之处,其他人都是车智澈那样善于察言观色的左右逢源的机会主义的沾亲带故的宫廷宠臣出身。
不仅如此,大量资源被集中用于某一个方向,很可能导致其他方向不足,最常见的就是消费资料生产不足。苏联后期,大量资源用于对美军备竞赛。
无论是制订国家政策的苏共高官,还是不断获得奖赏在自己领域不断深耕的苏联专家,都享受特供待遇,体会不到苏联民众生活的窘迫。
当时的苏联,缺乏原创创新能力,在科技发展路径上走入了死胡同,老百姓严重不满生活资料短缺,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了解了。
举国体制在追赶时可用,但是不可常用,常用必然出大事。
至于非计划经济国家,举国体制还要面临大量资源被化公为私,跑冒滴漏的问题。国家不计成本,把大量资源投入某一方向,但是,这些资源之中,大部被通过各种手段化公为私,甚至转移境外。
而且在这样的国家,实施举国体制,方向的选择同样可能被私人利益所干扰。所有资源被集中用于错误的发展方向浪费掉。
这一脚油门不是冲向灯塔的方向,而是冲向人为制造的鬼火。制造鬼火的人,显然有巨大的利益参杂其中。这些制造鬼火的人,往往已经至少自认已经给自己安排号了退路,不在乎翻车的风险。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对这样的国家来说就更是灾难了。
幸好,当年的苏联和现在朝鲜,不具备这样的环境。
中世纪和苏联时代,一切社会发展,需要取决于教会和最高领导人比如勃列日涅夫等人的兴趣。
他们没兴趣事情,甭想发展,如果怀疑可能会危害他们的统治,必然被封杀。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是苏联AG-2榴弹发射器。自动榴弹发射器可以轻松消灭对方的机枪手。德军的MG34、MG42机枪,射速快,号称希特勒的电锯,压制能力强,给苏军造成巨大伤亡。如果苏军能装备AG-2榴弹发射器,二战期间必然能减少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但是,因为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大力支持,元帅本人被镇压,AG-2榴弹发射器最终胎死腹中,设计师也被枪决。不仅如此,就是二战期间,苏军被德军机枪大批杀伤的时候,也没人敢替AG-2多说一句话,一面是苏军大批伤亡,一面是有效的武器被雪藏。最终,本来可以爆锤“希特勒的电锯”的“图哈切夫斯基之锤”彻底销声匿迹。
要苏联发展一种新型设备(武器、装备、生产工具),要么要说服擅长宫斗当不是万事通的高层,要么要其他国家已经装备,让高层感到危机感和紧迫感。另外,这种设备还不能和被打倒的高层沾边。被打倒的高层支持的新发明被证明不但可行,而且极有(经济、军事)价值的话,无疑证明被打倒的高层比打倒他的人更高明。
你发展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支持的武器想干什么?想替他翻案吗?谁也不敢触这个霉头——被大批杀伤的苏军不是自己,自己多说一句,可能就被带走处决。权衡利弊,闭嘴为妙。
苏联最高领导人控制所有资源,往往是物质资源充裕的宫斗高手。他们需要的要么是更多的财富,要么是更强大的暴力,更严密的控制,当然还有长生不老。
如果要他们对其他事情感兴趣,也是这些事物的发展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使他们不得不注意。
至于民间吃得很糟、穿得很糟、用得很糟,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看来,奴隶吃饱喝足就不干活了。
苏联有强大的军队,但是苏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如西方国家。
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在厨房辩论,赫鲁晓夫试图改善苏联人的生活水平,现在许多俄国人住的还是赫鲁晓夫时代的赫鲁晓夫楼。
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但是勋宗显然更关系星辰大海,全球争霸,所以,更多的功夫下在宣传“外面有狼”上了。
在勃列日涅夫的时代,经过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工业化发展,苏联已经从全力提高煤、钢、电、油、粮等基础工业原料产量的抄作业阶段,进入自主探索未知盲区、点击科技树的阶段。
此时苏联没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下一步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勃列日涅夫这个情商超人、宫斗高手所拥有的鼠目寸光的眼界、有限的知识水平和对狭隘的世界的理解能力。
没有作业可抄的苏联,陷入了停滞。
苏联科技,就是给皇帝织布,制作新装。
看马逆最近一期视频,其中提到马斯克的星舰,也提到柯罗廖夫。
柯罗廖夫具有科学能力是一方面,懂得怎么把自己的科研与皇帝的新衣挂钩是另一方面。
他研究大功率火箭,就告诉赫鲁晓夫,这东西可以当远程导弹。他忽悠有决策权的军方,就说大功率火箭可以发射沙皇核弹。
因为赫鲁晓夫和军方,尤其是赫鲁晓夫有资源。谁能说服赫鲁晓夫,科技树就向哪个方向发展。
赫鲁晓夫的趣味和科学家的游说能力,决定科技树发展方向。
勃列日涅夫的趣味和赫鲁晓夫不同,巧舌如簧的柯罗廖夫意外死亡,结果苏联的大功率并联火箭也就胎死腹中了。
没有现成作业可抄,缺乏原创试错的摸索机制,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擅长宫斗,科学素养低下,是苏联陷入停滞的原因。
说到底,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更关心的不是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甚至不是国力的强大,而是如何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统治,科学进步仅仅是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一旦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那么宁可让苏联陷入停滞也在所不惜。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