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万东等人完成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土派”与“海外派”的对话》一书,通过“对话”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面临的问题、成因与出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中的新自由主义倾向的批判。
在“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背景”这一章的分析中,指出,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急剧萎缩,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却滞后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暴露出来。同时,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危机,以及国外为应对危机所进行的产业升级,这些都是中国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背景。将这一背景形象地归纳为“铁三角”,即贫富悬殊、内需不足和出口导向。“铁三角”的内在逻辑是这样的:贫富悬殊导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导致对出口导向的依赖;而出口导向的竞争力又偏重于低端产业和低工资,低工资反过来导致更加严重的贫富悬殊,内需更加不足;内需更加不足的结果,加剧了对出口导向的进一步依赖。三者环环相扣,将中国推上了出口导向的发展道路,使出口导向产业的增长速度长期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产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不仅如此,出口导向的低端产业发展导致了国内资源及生态环境被大量破坏,一方面为发达国家填补其国内低端产业需求、促进高端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对低端产业的引领作用更加强化了中国产业的依附性和低端化发展。
认为,解决“铁三角”问题应从解决贫富悬殊为突破口,认真调整分配,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花大力气提高最终消费在经济中的比例,让广大人民的最终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与新自由主义所提倡的,在经济体制中忽视占大多数的中下层收入人群的观点是不同的。比如,弗里德曼明明知道单纯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贫富悬殊,却还提倡取消社会福利,这与我国目前加大社会保障广度和深度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书中呼吁,应脱离、纠正新自由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我认为,这种主张体现了学者应有的智慧和责任感。
在分析贫富差距时,认为,“铁三角”中“内需不足”是“出口导向”的因,而“内需不足”的因又在于“贫富差距”,其直接表现为收入差距,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由于市场化不彻底,是由于垄断和腐败。对此,书中指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要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让扩大内需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摆脱政府投资主导的传统发展格局。而要提高人均收入,就必须解决劳动与资本的分配关系,还劳动以合理的收益分配权。另外,缩小区域差距,落后地区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一定要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和做法。
全书有很强的趣味性、思辨性与知识性,随处可见四位学者的思想火花。当然,观点上的分歧也在所难免,如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科研机构民间化改革方向等内容的争辩等,这反倒留给了读者许多启发与思考。
(单位:黑龙江大学生产力研究中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