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六百万字 精品巨献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一卷 横空出世 第1章

东方直心 · 2019-07-23 · 来源:
《毛泽东大传》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大传之

第一卷

横空出世

引子

词曰: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首世人公认的著名词章:《沁园春·长沙》,是出自世界上一位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手。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填这首词时,还是一位年轻的职业革命者。那时候的他,独自站在橘子洲的一端,望着滔滔的江水,日夜不息的向北流去,湘江上那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并不能使他忘怀他所面对的严峻的革命形势。

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他们的反革命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反扑。忧国忧民的年轻革命者,自然是思绪激荡,心潮澎湃,禁不住发出了一个惊天之语: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个问题,当然无需他人作答,在这位年轻人的心中,早已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呼唤:

我们!只有我们!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

此时此地的他,自然而然想到了那些年轻的伙伴们。曾几何时,大家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如今,更需要同志们再度携手,勇往直前,在革命的大潮中奋勇搏击,砥柱中流!                                 

是啊,当他还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就与学友们一起创立了新民学会,制定了“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人生初级目标。当他走出学校大门步入社会的时候,就投身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之中,与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共商国事;接着,他又在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的位置上,与那些新老右派们唇枪舌战了一番。

后来这位年轻的革命者一生奋斗不息,果然成就了一番亘古未有的大事业。

他戎马22年,打破了蒋介石的多次军事围剿,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倾覆了蒋家王朝的独裁统治,统一了华夏大地。 

他治国27年,继列宁、斯大林之后,在中华大地上开天辟地第一遭废除了几千年的私有制,建立起一座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公有制的理想的政治大厦;并且巧妙地成功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一生料事如神。在他的青年时代直至暮年,凡数十年间,作为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为大事者曾经预言多多,结果也是言中者多多,几乎无一出乎意料之外。

他一生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所以我们无须把他看作是英雄。可是他凭什么能够做出这么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说白了,除了他个人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之外,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一生广交学友、朋友、同志,发动和依靠人民战争。

尽管在他身后对于他一生的功过是非数十年来人们褒贬不一,但他一生的行事为人,应该说,他是无愧于中华民族伟大赤子这一光荣称号的。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读一读他的故事,无论是对于我们现在,还是将来,无疑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读者诸公若心存疑虑,请稍安勿躁,待您耐心读完大传,自然就心领神会而决非是笔者妄言了。剥曹雪芹诗一首,赠读者:

满纸真人事,一把心酸泪。莫道东方痴,请解其中味。

 

 

 

1

既然我坐着背书你也听得清楚,那为什么非要我站起来背书呢?

话说在中国湖南省中部丘陵地带有一座山,名叫韶山。韶山的顶峰就是著名的韶峰,又称仙女峰,它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中的第71峰,也是韶山八景之一。韶峰海拔500多米,山高陡峭,气势雄伟。站在韶峰之上,给人的感觉是:“绝顶才宽三五尺,此身如在九重天。”有诗赞曰:

绕岫岚光凝欲滴,长风轻袅云烟侧。山涵五月六月寒,地拥千山万山碧。

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第一龙。

就在这韶峰下,群山环抱着一块不大的谷地,走向是由南向北,长5公里,宽3.5公里。地形明显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山峦环绕,东部丘岗起伏,大致构成“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这个山谷就叫“韶山冲”。

小小的韶山冲,隶属湖南省湘潭县管辖,在湘潭、宁乡、湘乡三县交界处。它东北距湖南省城长沙90公里,东南离湘潭县城35公里,是个偏僻的小地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里既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更没有通航的河道。

韶山冲里居住着毛、李、钟、周、邹、彭、庞几姓人家,他们多是忠厚、朴实、勤劳、善良的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家家都遭受着深重的灾难,过着贫困的生活。韶山冲的农民们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其一:韶山冲,长又长,砍柴做工度时光。鸡鸣未晓车声叫,隔夜难存半合粮。

其二: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

其三: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

农民眼前路三条,逃荒、讨米、坐监牢。

在这韶山冲里流淌着一条小溪,终年潺潺不断。小溪上游的南岸,有一栋依山傍水的半瓦半茅的房屋,叫上屋场。这是一栋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字形住宅,当地人称作“一担柴”式的房子。这栋房子从堂屋正中分界,两边各住着一户人家,东边瓦房里的这一户人家是毛氏家族。

说起韶山冲毛氏家族的历史,可以往上追溯到14世纪中叶。那时候,元末红巾军起义正如火如荼,天下大乱。在这个王朝更迭的年代,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吉水县,有一个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不甘老死蓬蒿、寂寞一生,于是便毅然弃农从戎,投奔到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中去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毛太华做了一个百夫长一类的下级军官,并随从明朝大将傅友德和蓝玉远征云南。在云南归入大明的版图后,毛太华被留了下来,成为一名戍滇军官。

云南边陲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当时很少有汉民居住。在云南澜沧,毛太华同许多戍滇军人一样,娶了一位当地少数民族姑娘为妻,生育了4个儿子,依次取名为: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毛太华渐渐衰老了,他念念不忘内地的故乡,于是就告老还乡。因为他立有边功,就被准许迁回内地。明朝洪武十三(1380)年,毛太华偕妻子王氏及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回到了湖南,居住在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购买了田产几十亩。

数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移到湘潭县七都七甲韶山定居。自此,毛氏家族便在这山青水秀的韶山东茅塘一带繁衍生息,毛太华便成为韶山毛氏家族的第一代祖先。

毛太华随着儿子毛清一、毛清四在韶山冲生活若干年后就去世了。毛氏家族从毛太华这一代到后来的第6代,都没有固定的谱系。到了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毛氏家族从第7代才开始修族谱,他们定下的谱系是: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在毛氏族谱中,记载着颇为严格的家训: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乡邻、教训子孙、矜怜孤寡、婚姻随宜、奋志芸窗、勤劳本业。

族谱中规定的家戒是:“戒游荡”、“戒赌博”。

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毛氏族谱再一次修订,续订的谱系为:

孝友传家本,忠良报国光;

启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毛氏家族第17代传人叫毛祖人,又名毛四端。毛祖人出生于1823年,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勤劳忠厚的农民,没有读过书,主要靠种田、出卖劳动力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毛祖人生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毛德臣,次子叫毛翼臣。

毛德臣,谱名恩农;生育有3个儿子,长子毛菊生,次子毛梅生,三子毛献生。

毛翼臣,谱名恩普,字寅宾,生于1846522日,逝于19041123日。毛翼臣娶妻刘氏,生有一子,取名毛贻昌;他还有两个女儿,成人后分别嫁到了张家与贺家。

1878年,毛翼臣与哥哥毛德臣分家,他从祖居地韶山东茅塘搬到了韶山冲南岸的上屋场。毛翼臣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一生清贫,为了生活,不得不将祖传的部分田产典当出去。

毛翼臣的儿子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生于18701015日,在族兄弟中排行老大,他读过几年私塾,懂得一些算术。后来他终身务农经商,而且生财有道。

毛顺生10岁那年,由父母做主,与湘乡县四都唐家圫也就是被后人改称为棠佳阁的文芝仪之女、13岁的文七妹订了婚。

唐家文家是一个大家族,共有兄弟文芝兰、文芝仪、文芝祥3大房。

文芝仪和妻子贺氏,生育有33女。

文芝仪的长子文玉瑞在族兄弟中排行第七,生有长子早夭;次子文涧泉,在族兄弟中排行十一;三子文梅清,在族兄弟中排行十七。

文芝仪的次子文玉钦在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有一个继室,两个姨太。他生有长子文泮香,排行第十;次子文运昌,排行十六;三子文南松,排行二十;女儿文静纯,就是文运昌的三姐。

文芝仪的三子文玉材,幼年早夭。

文芝仪的长女嫁给了钟姓人家,称钟文氏;次女嫁给了王姓人家,称王文氏,就是后边将要说到的王季范的母亲;三女则许给了毛顺生,她就是1867212日出生的文七妹。

文七妹姊妹几个同当时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她二姐在文家同辈姊妹中排行第六,她排行第七,所以家里人就分别叫她们“六妹”、“七妹”,外姓人便称她们“文六妹”、“文七妹”。                   

据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说,他在苏联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毛泽民19396月初到苏联以后为毛泽东代填的《个人履历表》,毛泽民在履历表中将他们母亲的名字写作“文素琴”。由此,有人便断定毛泽东的母亲叫文素琴。毛泽民这样写,可能是出于当时某种需要,而后人却不能据此推翻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的说法。

且说文家是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他们所在的唐家距韶山冲有10余公里。由于文七妹的曾祖父逝世后葬在了韶山冲龙眼塘,所以后代人每年都要到韶山扫墓、祭拜。文家为了到韶山扫墓时有个落脚的地方,便将文七妹许给了韶山冲的毛顺生。

毛顺生15岁那年和18岁的文七妹完了婚。

此时的文七妹,生得是中等身材,清秀端庄,宽前额,长圆脸庞,浓眉大眼。她初到毛家时,很不习惯,经常回娘家哭脸。因为文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她嫌在毛家太冷清。在家作女时,只做一些家务事,田间劳动都是由男人们去干。她嫁到韶山后,毛家男劳力少,里里外外的活都得干。不过她后来也就慢慢地习惯了。

毛顺生16岁时为了偿还父亲欠下的债务,到湘军里当了近两年兵,把军队发的饷银积攒起来,退伍后还清了债务。17岁时,他开始当家理事。那时家里只有六七亩地,家底微薄,一家人终年为温饱而操劳。但此时的毛顺生已经成为一个魁梧高大、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农民,把一家人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稻谷进行加工,将白米挑到银田寺赶集出售,有时也零售给附近的穷苦樵夫和手工业者;而那些米糠则用来喂养猪仔出售。   

毛顺生治家严谨,是个好当家的。他常说:“吃不穷、用不穷,人无计算一世穷。谁会盘算,谁就能过上好日子;不会盘算的人,你给他明晃晃的金山银山,也是空的。”他还有一个勤俭持家的贤内助文七妹,所以这个贫困的家庭就慢慢富裕起来,渐渐积攒了一笔钱,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共有耕地15亩,年收60担谷。

公元18931226日清晨,即清王朝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卯时破晓之际,在上屋场东边姓毛这户人家里,一个伟大的小生命就像天边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呱呱坠地,他就是毛氏家族的第20代传人、毛翼臣的孙子、毛顺生和文七妹的第3个儿子。毛顺生自然是喜上眉梢,按照族谱中的“泽”字辈,为儿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毛泽东,字润之。

文七妹先后生育了7个孩子,长子、次子均在襁褓中夭亡,这第三胎便是毛泽东。后来她又生下两男两女,四子毛泽民,又名毛泽铭,字咏莲、润莲,189643日出生;五子毛泽覃,又名毛泽淋,字咏菊、润菊,1905925日出生,在堂兄弟中排行老六;而那两个女儿又都夭折了。

在毛泽东和毛泽民出生后,毛顺生夫妻是上有父亲,下有两个儿子,全家5口人,每年除去口粮35担外,还有25担左右的余粮,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此时的文七妹也成为家里最忙碌、最辛苦的人了,她既要抚育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养鸡喂猪、种菜除草,样样活都得干,方方面面都需要安排得有条有理。

且说毛泽东的出世,给毛家带来了说不尽的欢喜,可文七妹在欣喜中心里又不免有一点难以抑制的隐忧,她唯恐这个儿子再出什么事,便多方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并开始吃起了“观音斋”。尽管如此,她还是不放心,在毛泽东出世两个月后,便把儿子带回了唐家的外婆家,托付给外婆抚养。外婆让毛泽东拜七舅父文玉瑞、七舅母赵氏为干爹干娘,有托福之意;因为七舅父七舅母子女众多,被认为是命中多子多福。

在唐家的后山,有个龙潭坳,坳内有一股清泉,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在龙潭坳旁边矗立着一块巨石,高2.8丈,宽2丈。传说这里曾经出过一个妖怪,常常兴风作浪,后来有个能人为民除害,用这块巨石将妖怪降服了,人们就把这块巨石称为“石观音”,并经常来此祷告祈福。外婆贺氏生怕小外孙“根基不稳”,为了让小外孙能长大成人,就让文七妹抱着毛泽东来到“石观音”前烧香叩头,拜这块巨石为“干娘”,寄名“石头”,取容易抚养之意。因毛泽东排行第三,由此他又有了一个“石三伢子”的乳名。自此以后,他每次从巨石前经过,大人们都要说一声:“石头,给干娘磕个头。”石三伢子便乖巧地朝着“石观音”拜上一拜。

毛泽东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唐家圫外婆家渡过的。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老少20余口人,生活也比较富裕。在一大群孙男孙女中,多了个“根基不稳”的小外孙,外婆自然是对他宠爱有加。毛泽东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群体生活,他同表兄弟表姐妹们一块儿嬉戏,一道去拔草,捡柴,拾豆子,放牛,打猪草。

毛泽东每次放牛,都把小伙伴们邀集在一起。他往往把大家分成3组,一组看牛,一组割牛草,一组上山摘野果子。临了,大家把牛栓到树上,每人分得1份牛草,然后就坐在树下吃野果子,讲故事,做各种游戏,最后尽兴而归。

在毛泽东8岁那一年的正月,他跟着母亲看耍狮子,心里一高兴,便脱口念道:“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逗得外婆家的人都笑了起来。

1902年,毛泽东9岁了,该上学了,元宵节过后,毛顺生就把他从唐家圫接了回来,送到离家不到200米的南岸私塾读书,接受启蒙教育,并给他取字叫咏芝。

后来毛泽东学富五车,知识渊博,通晓姓名之学,他常常将他的字写作润之或者润芝。再后来,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又在不同时期分别用过润、泳之、二十八画生、久滋、子任、润子任、杨子任、石山、学任等等名、字和号,还曾经用过与任、自任、事任、赵东、李德胜、李得生、得胜、国彬、杨先生等等笔名和别名。

且说毛泽东的第一个塾师是邹春培,年约50多岁。在入私塾那天,邹春培身着长衫,把毛泽东领到摆放在东墙下的神龛前面,严肃地说道:

“这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夫子的神位,从今天起,你每天早晨进来,都要给孔夫子作揖。以后你就会文思发达,连中三元。”

毛泽东便恭恭敬敬地对着孔夫子作揖行礼。邹先生见状,高兴地对毛顺生说:

“令郎有朝一日,定会名登高科,光宗耀祖。”

毛顺生则有自己的打算,连忙说:

“种田人家的子弟,不希罕功名利禄,只要算得几笔数,记得几笔账,写得几句来往信札,就要得了。”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教育成为能够继承家业的人,所以在把儿子送进私塾读书的同时,还亲自训练儿子双手打算盘,教儿子记账,要儿子学会经商的本领。

文七妹和韶山的大多数人一样,只字不识;她还和许多人一样,也是个信佛的人。毛泽东在上私塾以前和到私塾念书以后,常常陪着母亲一起到附近的凤凰山寺庙里求神拜佛。可父亲毛顺生却不信佛,这使毛泽东大伤脑筋。9岁那年,他曾经和母亲讨论过父亲不信佛以及如何帮助父亲的问题。

毛泽东曾经对斯诺说过:“我父亲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当时和以后,我们想过好多办法想让他信佛,可是没有成功。他只是咒骂我们,我们被他的攻击所压倒,只好退让,另想新的办法。但他总是不愿意信神。”

可是有一次,毛顺生外出要账,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因受惊逃掉了,毛顺生也死里逃生。从此他比较信佛了,有时还要烧烧香。

再说毛泽东同旧时代所有私塾学生一样,先是从《三字经》读起:“人之初,性本善……”;接着开始点读《论语》、《孟子》和《诗经》,由于他天资聪颖,读书又很用心,所以塾师教过的书,他都能背得下来。他自己还学会了使用《康熙字典》,一些先生没有点的书,他也能读懂。在学习上他不需要先生太劳神,因此大家都叫他“省先生”。

毛泽东在读书上更不用父亲操心,但他常常会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来,这倒叫父亲大伤脑筋。

在南岸私塾后边住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叫邹四阿婆。她家房屋旁边种有一些枇杷树,柚子树和桃子树。每到果子成熟的时候,毛泽东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眼睛就被树上的果子给勾住了,恨不得变成黄莺和八哥,飞上去一口一个。只是邹四阿婆看守得严,手里还常常拿着一根长竹竿,随时准备教训偷果子的小孩。哪个小孩偶尔偷了她几个果子,她又是嚷,又是追打,还要向家长和私塾里的先生告状。小孩子们在背后都骂她“小气鬼”、“背时婆”,于是也就存心跟她作对。

有一次,毛泽东和小伙伴们瞅来瞅去不见邹四阿婆的踪影,便相互发了个信号,像猴子一般爬上树去。冷不防吓人的叫骂声突然传来:“好呀!”也不知在那儿猫着的邹四阿婆拱了出来:“哼,这回看你们‘小泥鳅’往哪里钻!”她冷笑着,挥动竹竿就打。

“跑!”毛泽东一声令下,指挥着伙伴们分头躲闪。邹四阿婆看到他比一般孩子长得高大,又是个“头儿”,便把竹竿转向他,呵斥道:“石三伢子,我先逮住你!”

毛泽东和小伙伴们纵身翻过一道沟,爬上两棵大枞树,等邹四阿婆跌跌撞撞地追来,他们已经高踞树杈,嬉笑着,喘着气做鬼脸。

邹四阿婆还会做干果,什么梅子、黄瓜、茄子一类普普通通的东西,经她的手一摆弄,就变成了酸中有甜、甜中含辣的“山珍”美味了。每当她把做好的果子晾晒在外面时,毛泽东和小伙伴们总要想方设法去偷着吃。

精明的邹四阿婆为防止小孩们偷吃,就架起梯子,把果子晾晒在屋顶上。这一下毛泽东和小伙伴们可犯难了,搬动梯子会被发现,用竹竿挑拨,要弄出响声。毛泽东正想办法,忽然看见几只飞起的蚱蜢,两只大眼睛一亮,这不是“天兵天将”吗?于是他们马上捉了几只大蚱蜢,用细长的绳子栓着蚱蜢锯齿般的长腿,顺风把它抛到房子上的果子里。这办法果然有效,他们牵动绳子,待蚱蜢正要起飞,突然往下一拉,蚱蜢那锯子般的腿就把一些果子弹了下来。小伙伴们忍住笑,抢着捡果子吃。

傍晚,邹四阿婆收果子时,发现稀少了许多。她心想,既没有起大风,鸡又飞不上去,地下也不见痕迹,这是怎么了?越想越糊涂:“想必是给背时的喜鹊、乌鸦吃了吧?”

毛泽东在私塾里也是如此。那是在1903年夏季的一个上午,塾师邹春培因有事需要外出,他就让塾生们在课堂上温习功课。毛泽东待大家读完了书,就提议去池塘游泳。这个池塘就在门口的不远处,碧波粼粼,是他们经常游泳玩耍的地方。

邹春培回来看见他的几个塾生赤身裸体在游泳,以为很不雅,便责备他们不该玩水。毛泽东很不服气,他拿出《论语》,引用上面的话说:

“子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您看看,孔夫子也是赞成到河里去洗澡的。”

邹先生听了,知道《论语》上确实有这么一段话,但一时又感到自己下不了台,就想了一个办法,叫塾生们对对子,说是对不出来就惩罚他们。他马上出了一个上联:

“濯足;”

毛泽东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对不出来,便对了一个下联:

“修身。”

邹春培又出了一个上联:

“牛皮菜;”

毛泽东对了一个下联:

“马齿苋。”

邹春培见难不倒毛泽东,便要在背书上找茬惩戒他。他叫着毛泽东的名字,要他到前边去背书。毛泽东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纹丝不动。按照私塾里的礼节,学生在课堂上背书要先站起来,走到先生的讲桌前站好,面向一旁,不能正视先生,然后开始背书。毛泽东对这一套繁文缛节早就不耐烦了。邹先生见他一动不动,气得脸色煞白,命令他到前边去,按老规矩背书。毛泽东只好搬着自己的凳子走到先生跟前,坐在凳子上以挑战的目光望着先生,对着快被他气晕的邹先生说:

既然我坐着背书你也听得清楚,那为什么非要我站起来背呢?

怒不可遏的邹先生用力拉他,要他站起来,毛泽东用力挣脱了。邹先生便气呼呼地来到上屋场向毛顺生告状,他说:

“你家咏芝了不得啦,他的才学比我高,我教不了啦!”

毛家的家教历来很严。毛顺生听说儿子带头闹学,和先生顶嘴,格外恼火。他顺手在路边捡了一根楠竹丫子,立刻跑到南岸私塾,见到儿子不由分说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毛泽东知道父亲的性子,脾气一上来,准是一顿死打,便急忙躲避,夺路而逃,一溜烟似地跑了。父亲怎么也追不上他,急得跺着脚直骂:

“我看你跑到哪里去!你敢回来,我就打死你这个没王法的东西!”

毛泽东心里明白,这时候回家,肯定还要挨一顿打,恐怕连母亲也劝不住,所以他决定暂时不回家,想跑到县城里去。此时的毛泽东还不到10岁,他在山里走了许久,也只是围着韶山打转,转了3天还没有走出韶山冲,离家也不过4公里左右,可就是不敢回家。父亲托人四处寻找儿子,最后还是毛氏家族一个砍柴老人在山里发现了他,毛泽东这才多少有点不情愿地回了家里。

后来毛泽东回忆起这件事,他说:

“我回到家里以后,想不到情形有点改善。我父亲比以前稍微体谅一些了,老师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一些。我抗议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毛泽东一向反对父亲的刻薄、自私和专横,他和父亲一有争端,总要公开辩驳一番。有一次,毛顺生请了一些生意场上的人到家里作客谈生意,文七妹很快就准备好了酒菜,殷勤招待着客人们。毛顺生想让客人见见自己的长子,同时也想让儿子接触一下生意场面,结识生意中人,以后接自己的班,便大声喊道:

“石三,快来给客人斟酒!”

毛泽东正在看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嘴里不耐烦地嘟囔着:

“我讨厌那些财迷心窍的买卖人,要斟,你自己斟!”

毛顺生见儿子不听话,觉得很没面子,顿时火了,放下筷子就要去打毛泽东。文七妹急忙过来拦着,劝道:

“石三已经长大了,做事情有他自己的主意,不要让他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说罢,便笑容满面地给客人们一一斟了酒。毛顺生却依然怒气不息,当着满屋子客人的面骂儿子懒而无用。毛泽东被激怒了,他说:

“年纪大的人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做事,父亲的年龄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做更多的事。等我到了你那年纪,会比你干的还要多。”

父亲又骂他不孝。毛泽东已经学会了引经据典,他说:

“经书上讲‘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为父不慈,哪来子孝?”

说完赌气跑出家门。母亲追出来劝他回去,父亲和客人们也赶来了。父亲一边骂一边责令他回去。毛泽东跑到一个池塘边,恫吓父亲说:

“如果你再走近一步,我就跳下去。”

毛顺生坚持要儿子磕头认错;毛泽东则表示,如果父亲答应不再打他,他可以跪一条腿磕头,因为另一条腿是属于母亲的。毛顺生见再僵持下去也不好收场,只好许诺说不再打他了,于是毛泽东就向父亲道了歉,磕了半个头。就这样,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毛泽东从这件事认识到,在压力面前决不能示弱,“唯有反抗才有出路”。

还有一件事,毛泽东再一次表现出了他那特有的倔强和睿智。有一天他在去唐家圫外婆家的路上,在走到石砚冲的山边时,突然闪出一个人来,双手叉腰挡住了去路。此人是一个姓赵的富家子弟,他平日里总喜欢欺侮贫弱,经常在穷人面前卖弄文墨,附庸风雅。他听说毛泽东聪明机智,便要借故难为难为毛泽东。他说:

“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我要考考你,你若能回答出我提出的问题,就让你过去,若回答不出来,可别怪我赵某不客气,你就得大方框关小方框。”

“什么意思?”

毛泽东质问他。赵某神气地说:

“你若回答不出来,就得从我胯下爬过去。”

毛泽东一听,不慌不忙也来了一个双手叉腰,说道:

“你爱问就问吧!”

赵某说:

“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怎么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

“‘赵钱孙李’分开是: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龟孙的孙,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

他不仅按照要求回答了赵某的刁难,而且还巧妙地骂这个富家子弟是“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人一听,禁不住满脸怒气,可他又挑不出毛病来,也不好发作,只得让毛泽东过去了。

这正是:韶峰石头多棱锷,为柱长天不折琢!

欲知毛泽东后来如何发展,请看下一章便知。

东方翁曰;反抗压迫、追求平等,不唯少年毛泽东,人人如此,天性使然也。童年的毛泽东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不过是一个“顽童”而已。可一般孩童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历练”之后,基本上都已经被琢磨得没有棱角了,圆滑了。而毛泽东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以他那叛逆的个性,对父亲的打骂实行反抗;对老师的指责据理力争;对邪恶势力的压迫进行反击;在强大的陈旧的习惯势力和影响面前,始终没有被驯服,没有被琢磨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反而把他那种可贵的理性的倔犟性格,即天生的斗争思想萌芽,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步一步升华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始终将这种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终生实践,至死不悔。

 《毛泽东大传》第三版实体书全10卷共6册成本价包邮, 购书请联系微信号: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

 

 

相关文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8.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当心,他们要对孩子下手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