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我们继续读《毛选》。
我们说,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实践,就必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什么教条主义啦,经验主义啦,左的或者右的错误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错误做一个归纳,其实讲来讲去只有一种错误:主观主义的错误。
也就是说,一切实践中的错误,根本上还是主观思想与客观规律不符造成的。
不管你是左了还是右了,又或者是各种不同形式的错误,都是如此。
《毛选》里说: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选第一卷,实践论》
我们反对主观的看问题,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着去做,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毛选第二卷,论持久战》
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策略、战略、战术,方能做的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的思想的做或者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毛选第二卷,论持久战》
这些话所说的场景不同,但是意思都很明确,一件事情成还是不成,取决于你做这件事情的主观思想同这件事本身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否一致。
我们常说的:“主观主义害死人”,就是说的主观思想严重背离了客观规律的现象。
那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我们头脑里的主观主义呢?
《毛选》里有很多具体的方法:
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讲的是注重调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客观信息。
再比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句话讲的是一切主观的思想,要从客观实际中存在的事物出发,去分析、去总结、去找出规律。
还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际上也是要我们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客观规律,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大搞包办代替,搞精英主义那一套。
这些方法固然都很实用,可是任何的方法论本质上,其实都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不同的世界观,必然匹配不同的方法论。
如果你的世界观里,群众就是愚蠢的,那么你不可能真正的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你一定会大搞包办代替,大搞自作主张那一套,即使因为配合上面的指导思想,勉强的去群众那里搞搞调查,那也是“衣服是群众的,面孔是精英的”,于是又必然搞出一堆形式主义的问题。
二、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有正确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你看到的世界足够客观,你的主观思想才不会严重偏离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而客观看待世界,看待一切事物的基础,首先就是学会用联系和运动的眼光看问题。
井冈山时期,有很多干部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大家每天除了稀饭就是南瓜汤,有时候连南瓜汤也喝不上一口,干饭人的生活都是井冈山上的红军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所以大家很悲观,看不到前途,于是才有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这篇文章就是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去分析当时的局势、环境、未来的发展前途。
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联系,军阀和地主之间的联系,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以激烈的矛盾形式存在,帝国主义勾结军阀,军阀勾结地主,地主剥削农民,这些联系催生出了剧烈的运动。
这种运动就是压迫和反抗,就是已经起来的农民运动,就是随处可见的战争和暴动。
随着剥削和压迫的逐渐深重,这种反抗必然逐渐向前发展,因此整个的矛盾运动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事业也就是不断发展的,那么它就一定有前途。
后来毛泽东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实也是同样的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然后就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矛盾运动,看到了他们的趋势,看到了他们的前途。
一旦你陷入了孤立和静止的视角,那么你就只能看到眼前的南瓜汤,红薯稀饭,只能看到游击队时时刻刻被围剿,毫无翻身希望的局面,这样一来,任你有如何坚定的意志,也必然产生悲观倾向。
三、
后来抗日时期的国共合作也是这样的道理,当时党内在关于国共合作这件事上,其实也存在过两条路线。
一条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另外一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大家想想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看起来似乎过于愚蠢,就算王明要搞这一套,但是他哪来的群众基础和干部基础?
难不成真的有人支持他这套主张?
还真的有,这种支持他的人,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有一定的思想原因。
当时国共合作之初,红军的兵力加起来也就3万人左右,而且经济上几乎是陷于困境。
没人还没钱,这就容易让有些人感到自卑,觉得抗日的主要力量还是得看人家国民党,还是得靠正规军。
所以悲观右倾的思想也就逐渐蔓延起来,王明路线一提出来,这种思想就有了依附的载体了。
《毛选》第二卷里面有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另一篇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都是为了克服当时的右倾悲观倾向而写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我们说是因为红军数量少,经济又困难吗?这是表面的原因,或者说是直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上的原因。
根本上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红军同共产党的联系,红军内部官兵之间的联系,红军和群众之间的联系。
看不到,或者看不懂这种联系,就不会看到红军的发展潜力。
红军虽然只有三万,可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和群众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红军内部官兵之间是平等的。
这样的联系,决定了事物的运动方向,是不断朝前发展的,红军是会不断扩大的,红军会得到群众的拥护,红军的战争将会逐渐演变成威力巨大的人民战争。
这些都是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到的事物发展趋势。
我们此前说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预见能力。
这种预见能力看见的东西,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而要看见这些东西,最基本的就是联系和运动的观点。
四、
《毛选》里常常说到战略,什么是战略?
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就是战略学的任务。——《毛选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所谓的战略,其实就是研究事物的全局,而什么是全局呢?
有两个侧重点:一个是事物的各方面,一个是事物的各阶段。
而这个各方面其实就是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个各阶段,其实就是事物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
所以,我们也可以那么说:什么是战略眼光?
就是学会用联系和运动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战略眼光,区别只在于谁看得更精准,更长远,更符合客观规律罢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