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毛选》第一卷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这是1934年1月27日,毛主席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发出的拷问。连续四问,句句都是大实话,每问都是关于群众生活的小事,细节,点滴,都是民生问题。
这些在当时的很多干部中认为无足轻重,根本就不是值得关注,但是毛主席却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发出这样的拷问,很多人不解,因为在毛主席当时做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中,通过调查研究,才有了发言权。
那在调查研究中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毛主席发现,我们很多人现在虽然知道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这个中心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出现大多数人容易忘记这个中心任务,或者说偏离这个中心任务,还有就是看似口头上为着中心任务,但是实际工作却在削弱这个中心任务。
当时国民党对苏区开展第四、五次的军事围剿且同时开始残酷地经济封锁,就是要从军事上实行“杀死政策”和从经济上实行“饿死政策”,总之就是要一举消灭红色政权。
当时的中央苏区,命途多舛,生死一线,“左”倾错误党内泛滥,毛主席还被不断地排挤,正确意见得不到重视,苏区经济工作发生空前浩劫.......
1933年毛主席就严厉地批评了将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对立起来的两种错误观点:
“那种认为在革命战争环境中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能,要等战争最后胜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静的环境,才能进行经济建设”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如果取消了经济建设,这就不是服从战争,而是削弱战争。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
“那种认为经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切任务的中心,而忽视革命战争,离开革命战争去进行经济建设,同样是错误的观点。只有在国内战争完结之后,才说得上也才应该说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而在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
在这一年,毛主席在苏区经济建设中,将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相结合,但是到了1934年,又发现,我们的经济工作却往往忽视或者不重视群众生活。因此才有了开头毛主席在大会上关于群众生活小事的四连问。
这四连问就把苏区经济建设的路子找到了: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同群众生活改善相结合,三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于是就要求“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毛主席要求我们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群众是很实际的,也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我们的工作把群众的生活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否则,群众就会反对我们,就会远离我们,那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都无从谈起。
这就是毛主席着重强调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和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毛主席年谱》第一卷P420)
毛主席做思想工作和纠正错误思想,从来不是空谈,而是有着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为了让当时的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重视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性,主席把自己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列举出来,还把关心群众生活做的好的乡的案例印制成小册子发给与会代表学习参考。
你看,当时的汀州市政府,只讲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推销公债,其它事情呢,不讲也不管,甚至一切都不管。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也不讨论。所以导致的问题就是汀州扩红方面没什么人参加,群众不拥护红军了。
相反的是江西的长冈乡,福建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才溪乡百个人中有八十八个当红军去了。公债也销得很多,长冈乡全乡一千五百人,销了五千四百块钱公债。其它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成绩。什么理由呢?
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这样的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长冈乡的群众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因此,关心群众生活不是口号,而是实际地群众需要的关心的小事。在关心群山生活方面,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
关心群众生活,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毛主席之所以四连问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是极其不重要的问题,但是在毛主席的心中,百姓事无小事,百姓疾苦冷暖如己疾苦冷暖,因为主席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思考和解决问题。
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以下局面: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说到底,谁给了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真心实意的实际利益和嘘寒问暖的幸福感,谁把人民群众当人看,那人民群众就愿意做谁的墙,给谁遮挡枪林弹雨,为其筑牢任什么力量也打不破“铜墙铁壁”。
也只有有了这样的“铜墙铁壁”才能最终建设好经济,服务于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更是群众生活幸福的根本保障。
是为读《毛选》第一卷之《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关注方法》一文之思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