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核心是为提升民生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田忠国
民主的核心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统一的说法可能就一个:自由!但自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盘散沙式的所谓进步?还是为了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社会就失去了对自由价值、自由文化、自由制度的创造动力,剩下的只有绝对自由主义者的胡言乱语了。还有,民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更需要搞清楚,为了民主而民主,其实就没有真正的民主了,而是民主秀。我以为,民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提升民生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并通过制度机制的良性作用,更好更快的提升民生质量。
一、 离开民生谈民主就失去了人民群众这个基础
离开民生谈民主,民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空对空的民主理论,或者缺少中国文化血缘关系的西式民主,或者精英专制式“民主”,是无法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民主,而无法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民主,就说明这个民主不是建构在维护民众利益基础上的民主。因此,离开民生谈民主,我们只会远离人民群众,远离人民群众就意味着远离民主。就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既是个信仰问题、文化问题、制度问题,但更是个民生问题,因此,围绕民生问题搞民主实践、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推进民主建设唯一的出路。
二、 民主的目的就是为民生和社会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在西式民主论者看来,民主是个政治问题,但在中国式民主论者看来,民主的目的是为民生和社会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的,也就是说,中国式民主的核心,是建构完整的民主制度机制,确保有效、高效的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创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永远都有个有益和有害之分,因为,为民生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经济创新、包括科技创新都是有益的创新,而对民生有损或有害、维护或倾向部门、个人利益的创新都是有害的创新。因此,民主的要义在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一个规范的标准,也为政府和社会创新提供一个规范的标准,确保民生和创新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三、 公民平权制度化是民主的核心任务
公民平权制度化,是民主问题的核心任务,因为,没有公民的平等权利,便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和平搏弈,没有社会各阶层的和平搏弈,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一个失去维护公平正义动力机制的社会,只会导致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一个阶层推翻另一个阶层的暴力革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根据这一社会规律设计公民平权的民主制度,就成了推进民主建设的第一要务。从这个角度上说,公民平权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动力机制,也是社会取得价值目标共识的前提条件。
四、 破除利益集团对民主的围困只有走群众路线
我国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特殊利益集团是推进民主制度最大的阻碍力量,而破除围困民主进程的正确选择只能是走群众路线。但现在的问题是,官员们华车美服,远离群众成了官员们追求的时尚,而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变成了完全走精英路线,其实,官员们如果视维护党和共和国的生命为最高职责,就要既走群众路线,了解民情民意、民心民志,又要走精英路线,因为,通过民众了解并掌握民众智慧,修正精英智慧中的维护集团或个人利益的因素,通过精英路线,寻找有利于国家和民众利益发展的制高点。当然,要使官员既走群众路线又走精英路线,需要国家出台制度程序规范官员走群众路线和精英路线。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