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 “主流文化”
一、引言
在课堂上,就“dominant culture”这个概念,提问学生我们中国有没有“dominant culture”。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反应的引了的确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发人深思。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中国具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我们想问的是“它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社会主义文化;有的说是儒家文化;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做出反应。所谓“主流文化” 在英语中是 “dominant culture” 或“mainstream culture”。这应该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然而,现实表明,不论是年轻学生,还是成年人,甚至包括“传道、授业、解惑” 的教师们,包括笔者自己,要想回答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中国进行了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思想的确已经非常“多元化”。对任何一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大家都有 “互不买账”的心理,不能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其二,中国也的确没有构建起自己的“主流文化”,或者说原先目标清晰的东西又变模糊了。不过,我们也应该想到在其它文化中也可能是这种情况。因为,勿庸讳言,全世界盛行的是“娱乐至死”、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你认为非常重要发事情,其他人或普通老百姓不一定会给予关注。例如,要让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说一说他们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他也可能不会给出一个让人非常满意的答案。
很多人,特别是普通大众,不清楚我们的主流文化是什么的确是时下的一个现实。这首先是由于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还比较低的缘故。其次也是因为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文化建设的滞后导致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和矛盾是非常严重的,它们将严重制约中华民族的进步,甚至会把我们拖进深渊而不能自拔。同时,“主流文化”这种说法是一个“西学东渐”的产物,以前是很少有人提及“主流文化”的。当代,人们在进行文化探索时,使用西方思维,运用西方的理论概念套中国的东西,也试图用西方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这就会导致与实际不太相符的情况。
我们许多同胞说起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头头是道,而对我们自己的主流文化问题却难知一二。的确到了我们质问自己“我们的主流文化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了。然而,在当今矛盾重重的中国,对主流文化的界定和构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大的表现就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群众被排斥在了文化建设之外。他们只是辛苦劳作,以求温饱;对于文化,他们只是被动地“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在下面,我们来谈一下“主流文化”问题。
二、文化和主流文化
“文化”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热门词,文化话题也是学界的宠儿。在现时的中国,各省各市,各个地方也都热衷于文化建设,而目的则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目标则是GDP的增长和官员的政绩。表现就是一味地强调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也首先考虑经济利益。
“文化”是一个常见词,但它又是难以解释的。到底什么是文化,众说纷纭。在中外历史上,文化的定义无数。在 1952 年,美国人类学家 A·L ·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 ·Kluckhohn)发现了约164个文化定义。到现在,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东西,难以全面论述。各学科的学者对于文化都企图给予准确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带有本学科的特色,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因此,讨论文化的定义不仅是对于文化一词应如何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深入了解文化本质所必需。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美国学者Porter和Steffani对于文化是这样界定的:
“文化是一个大的人群在许多代当中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获得的知识、经验、信念、价值、态度、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的积淀,以及他们获得的物质的东西和所有物。文化表现于语言的模式以及活动和行为的样式,这些模式和样式是人们适应性行动和交际方式地样板,它使得人们得以在处于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理环境的社会里生活。”
这个定义侧重于从交际角度的,对于其他学科不一定很适用。而且,他们对文化特征也给予比较充分的论述。比如有:
文化是学习来的(Culture is learned.)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Culture is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文化建立在符号上的(Culture is based on symbols.)
文化经常变化(Culture is subject to change).
文化是整合的(Culture is integrated).
文化是以民族为中心的或是具有民族优越感的Culture is ethnocentric.
文化是可以适应的(Culture is adaptive).
文化的这些特征对我们理解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理解主流文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当我们说“XX文化”也经常指在那个社会中的主流文化。这样说可以从抓主要矛盾来理解。我们不能用一个小团体或几个人,或某个人的表现来当作他们或他所在国家或民族的“主流文化”的表现。如我们说“中国文化”指的就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用英语“dominant culture”来表示,也有人用“mainstream culture”和“umbrella culture”表示。当人们把文化从本质上进行概括的时候,有人用 “European Americans”来表示美国的主流文化,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文化。
引起我们注意的正是European Americans这个叫法。在美国,是有一些人用“European Americans”来称美国的主流文化。所谓欧洲的美国人,当然指欧洲白人的后裔。然而,用“European Americans”称呼美国,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可能会引发矛盾。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以欧洲人的价值观为主流价值观的美国主流文化也开始有些排斥。人们对一些字眼是比较敏感的,比如有些美国人会避免用“subculture”来称呼少数民族文化,而用“co-culture”。()
与美国类似,在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汉族。因此,一提起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有人想起是汉族文化,或是汉族人的思想观点和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这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我们看到“中西文化习俗对比”之类的题目,这里的“中”在人们的头脑中先入为主地就是汉族文化。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把某一个少数民族与一个外国文化进行对比是不可能的。假如做研究的是一个中国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也会这样做,除非他要做一个更贴近他的民族的研究。但是,如果在名义上和在口头上老是说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汉族的主流文化就可能产生很恶劣的负面作用。因为我们考虑到它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也是谈论“主流文化”的原因之一。
三、美国的主流文化及主流价值观
美国梦
说起美国的主流文化,我们不得不提及“美国梦”,因为所谓“美国梦”就是大部分美国人的追求。“美国梦”首先出现于詹姆斯·托拉斯洛·亚当斯著于1931年的《美国史诗》中。他叙述道:“美国梦是一个有关国家的梦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家里,人人都会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充实的生活,并且都有机会过上这种生活,而机会的获得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准确解释的梦想;我们中的许多人自己也厌倦了这个梦想,也不再相信它能实现了。它不仅是一个有关汽车和高薪的梦想,而且也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梦想。在这种社会秩序里,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达到他们天赋的地位;他们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不应该考虑他们偶然的出身和社会地位。”(214-215)
简单来说,所谓的“美国梦”就是能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就如亚当斯()所说,许多美国人已经厌倦了他们的“美国梦”,因为对许多人来说它是越来越难以实现。现在更是如此。
不知曾几何时,许多中国人也有了类似的“中国梦”,许多人梦想着能实现美国梦式的中国梦,特别是成为富翁的梦。然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观察到“中国梦”也是越来越难以实现。在讲究家庭出身,讲究严格秩序的中国社会里,再加上天文数字般的人口数量,实现类似于“美国梦”的“中国梦”难度似乎越来越大。
美国的文化多元主义
在美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移民中白人占绝对的多数,而且白人处于社会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英语是主要的交际工具;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的政治、文化、理想和体制以及价值观在为美国主流文化主要内涵的,即所谓的WASP现象。在19世纪早期美国人相信可以实现爱默生的“创造一个新的民族”的历史理想,“在这西方的半球,所有的部落与人民组成一个联邦的整体……”
几十年之前, 少数民族移民的民族自觉性开始增长,开始了对自己的根的留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暴发的黑人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霍拉斯·M·卡伦提出了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想。他反对“融炉”说,认为“美国是讲外语社团组成的一个和谐的乐团”,单一的美国民族已经被移民所消散,美国只是一个政治实体,包括许多不同的民族。他的一句名言是:“美国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是一个民族,美国是一个思想。”真正的美国主义,就是他所谓的“美国思想”。于是,有人主张,美国人放弃共同的种族性,完全皈依意识形态,即“美国思想”,以组成他们的国家。美国文化终于承认了自盎格鲁—撒克逊占统治地位以来,少数民族对美国文化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美国的教育体系也终于放弃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中心主义,承认了除欧洲之外别的世界的存在,承认了非洲裔美国人的存在。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都开设了有关研究美国黑人的历史、音乐、民谣、文学与心理,研究黑人在美国政治、经济、法学、文学等方面的经验。在非洲裔美国人学生中还要求学习一门非洲语言。而这些变革动摇了美国作为一个民族的理论。关于创立美国统一品格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美国政治、教会、社会结构和语言中均出现危机。这种危机四伏在美国教育中尤为明显。持激进观点的人认为,公共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和延续种族的根的意识,学习少数种族各自的历史与文学是提高少数种族自尊的一种手段。然而,这种激进观点如果极而言之,就有可能削弱民族凝聚力,影响美国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根基。
美国的主流价值观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美国梦”不是很容易实现的,文化多元主义的扩张而导致原初的美国主流文化也不再一统天下,但是这些不妨碍我们对美国的主流文化作一个总结和归纳。其实,文化多元主义所挑战的并不是主流价值观。美国虽然走进了文化多元主义时代,但其主要价值观是没有受到弱化的,从这上方面来说我们中国也应该向人家学习。要想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他们的主要价值观。美国的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包括以下15个方面(参考S.A.Tingley见 http://cc.ysu.edu/~satingle/ ):
(1) 成绩和成功为衡量人的标志 (Achievement and Success )
在充满竞争的美国社会里,要想获得个人的成功就要承受压力。这一方面是通过人们所取得的成就来衡量的,例如经济方面的成功。对成功的奖励就是让成功的人获得报酬。失败则通常是由于性格的缺陷。成功经常与“伟大”和“新奇”相等。
(2) 行动与工作为目的 (Activity and Work)
美国人也看重匆忙、速度、匆匆忙忙和行动。就如清教徒信奉把工作置于玩乐之前的伦理道德一样,为了生存而工作的边疆精神还伴随着美国人。工作本身成为了目的。一个人的价值是用其工作的好坏来衡量。
(3) 思维上的伦理取向 (Moral Orientation)
美国人凭好坏、对错来评判,而不仅仅以实际来评判。早期清教徒的思想,例如努力工作、过有规律和秩序的生活、诚实守信、公平交易、不鲁莽、努力实现自己目的等,仍还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些衰落。
(4)人道博爱主义 (Humanitarianism)
美国人强调无私的关怀、帮助别人、私人之间的友爱、援助和安慰、大规模灾难面前的自发性的援助,还有非私人之间的慈善事业。这种强调与平均主义的民主有关,但也与美国人的粗糙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有冲突。
(5) 效率和实用 ( Efficiency and Practicality)
德国人说美国人实行“福特主义”,或者是信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和改进的工业主义。美国人喜欢创新、现代性、方便和利用工具。他们重视科技和科学研究。他们喜欢在现有条件下的短期调整。实用性也意味着对可使用性的兴趣。
(6)进步(Progress)
美国人倾向向前看而不愿回顾过去。他们不喜欢过时的东西。他们在变化中寻找最好的。进步经常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和自由创业系统相一致。
(7)物质享受(Material Comfort)
美国人喜欢被动的满意—喝、吃、度假等。他们喜欢电影以喜剧结束。他们喜欢消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英雄多来自生产领域的社会、商业和文化界。20世纪20年代后,英雄多来自休闲活动,例如体育和娱乐界。美国人也喜欢文化活动、参加自助的业余活动和度假。
(8) 平等(Equality)
美国人从历史上对机会平等,特别是经济机会的平等就十分强调。当不平等出现时,他们认为是犯罪,羞愧以及自我人格的贬低。有歧视存在的时候,形式上的权利和法律权利只是空话而已。平等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两方面的:社会权利方面的平等和机会均等。
(9) 自由 (Freedom)
美国人追求自由。自由已经渗进自由创业、进步、个人选择和平等的观念。但是它不意味着不要社会控制。
(10)对外行动一致(External Conformity)
美国人也信仰对集体行动的忠诚,特别是为了成功而采取的集体行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依赖和相互依赖都要求一致行动。假如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对别人进行评判,并且把行动调整到大家可接受的标准上来。
(11) 崇尚科学 (Science )
美国人相信科学和工具。科学是理性的,功能的,积极的。在伦理上,科学是中立的。它提高了美国人的物质享受水平和社会进步。
(12)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Nationalism-Patriotism)
美国人怀有对国家、国家象征和历史的忠诚。外国人观察到美国人是非常爱护他们的国旗和国歌,他们也相信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13) 民主 (Democracy )
美国人从小就接受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代议制,反对专制、官僚和独裁。他们接受法制、平等和自由的观念。
(14) 个人主义的性格特点 (Individual Personality)
美国人依靠法律和他们对个人价值的信仰来保护他们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5)种族主义和团体优越感 (Racism and Group Superiority)
种族主义和团体优越感在美国是不正常的,非中心的,但还是扩散之中。这种思潮因为种族、宗教、民族和性别歧视而兴起。没有这些方面的歧视,可能不会产生种族主义和团体优越感。
以上15个方面可以说是美国主流文化的表现。我们知道文化是动态的变化的,主流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在美国出现了文化多元主义,然而,其主要价值观还是比较稳定的,例如信奉民主、自由、平等。在美国政府对外宣传中这是最重要的。最近一二十年来,美国政府又举起“人权高于主权”旗帜。借助这些口号,美国政府在全世界都处于攻势,有人说是咄咄逼人,打遍世界无敌手。虽然,人们可以批评美国政府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讹诈别的国家,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主流文化”已经得以成功地构建完成,而且已在其民众中生根发芽。
与美国的主流文化相比较,我们中国的主流文化建设方面是不容人乐观的,甚至是给人以非常危险的感觉。我们不是说中国没有朝这方面努力,没有这方面的规范,而是社会现实与规划不符。
四、有关“主流文化”的言论
在当今的中国,不仅社会大众不了解不清楚我们的主流文化是什么,就是学界对“主流文化”看法和主流文化建设的思路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对1999-2008年的核心期刊进行搜索,发现人们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关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中国主流文化的范围;(2)把主流文化等同于传统媒介的文化形式;(3)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但人们对其内涵也不一致)。
除了学术界对主流文化的探讨,有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汉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在下面,我们对这些观点简单评判。
(1)对历史上的“主流文化”观点进行考据辩证。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华文化是三元一体的,其中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而海洋文化和畜牧文化是从属的。李德元(2005)对这种理论观点进行了质疑,认为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在中华文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从改革开放角度说明中国再次走向世界的意义和作用。不过,我们认为这种探讨是对历史的梳理,能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但是对当今天时代主流文化构建并无太大的意义。
(2)有人(艾斐2005)认为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占有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这种理解认为主流文化就是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发扬的那部分。也有人把与新兴的网络文化相对立的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属于主流文化实际上,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主流文化也不能与网络文化绝对对立。实际情况是现在所谓主流思想的传播也越来越依赖现代科技的进步。他们主要的问题都是没有把什么是主流文化界定出来。在他们看来,大家都明白什么是主流文化,所以就不必要对其界定了。
(3)在当代中国,所谓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文化。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认为主流文化应该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历史的发展经常会因为强势人物的出现而发生逆转,从而导致“主流文化”的急剧变化,这在社会“转型”期间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连续体的话,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现在,主流文化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从改革开放之前的以“革命文化”为主流文化,在改革开放年代里逐渐以所谓“创业文化”为主流文化(郎毅怀2005),现在人们考虑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也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主流文化。
在毛泽东时代里,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在政治上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思想。在那个历史时期里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偏差。不容置疑,其主流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这个阶段的主流文化被后来的人称为“革命文化”,就是要建设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从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所谓以“发展就是硬道理”为主旋律的“创业文化”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一些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但实践证明这个“创业文化”阶段里所发生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代价是巨大的,它们甚至是不可纠正的和不可扭转的。由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在2004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随后一些学者便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进行文化整合和主流文化构建。然而,由于不同阶级或者今天许多人所称的阶层怀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种探索并不能得到全面的支持和理解。这一方面说明了思想统一的困难,也说明了了一个执政的政党既想照顾这个阶级的利益又想照顾那个阶级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思路下进行主流文化构建是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
(4)与有的美国人把WASP当作美国的主流文化一样,在中国也有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文化就是汉民族的文化。与有的西方人把European Americans当作美国的主流一样,汉族人就是中国的主流。他们认为汉族人的政治、文化、理想和体制以及价值观就是中国主流文化主要内涵。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名之所以叫中国,就是因为在很早的历史年代,我们的祖先就认为我们生生不息地繁衍和居住和的这片土地是天下的中心。在历史上和今天,汉族都占这个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把汉族文化当作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从我们的民族历史、人口数量和汉族在国家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来思考的。事实求是地讲,抱有这种想当然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并且直观上看来他们也有其道理。但是,从整个国家来看,从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心理来分析和体验,这很容易产生“大汉族主义”的问题。最近山东某城市提出在当地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它不但要花巨资(约300亿元人民币),而且该市的市长的论点就是“中国文化主流文化就是汉族的主流文化,而汉族的主流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其精华就是孔孟思想”。所以,应该在孔孟故里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个提案遭到众多政协委员的反对。在当代中国公然鼓吹“汉族文化”为主流,并且计划花费天量资金来建一个所谓“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做法,很可能使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边疆的民族兄弟中产生非常悲伤的想法。这种思路对整个国家和中化民族统一的危害性不能不让我们认真对待。
有的坚持汉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不太多)也提出中国不应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在最近发生的西藏打砸抢事件后,他们就严厉批评 “民族平等”政策,他们认为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对国家的统一没有好处。他们主张强力推进民族“融合”(他们所说的融合就是加强汉族人与少数民族杂居程度),而不应实行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对于这种言论,即使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仅从思想多元化和文化多元主义来看,它也是非常有害的,也是反“世界潮流”的。因为各种因素,多民族国家里可能产生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独立倾向。但我们也应该明白问题不一定是出自“民族平等”原则,而很有可能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人犯了错误。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
五、对中国主流文化的思考
中国的问题
任何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任何一个公平公正的学者和知识分子都不能对我们这个国家的问题熟视无睹。我们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正如杨桂青(2006)所论述的那样,近二、三十年来,“创业文化”把文化的价值仅仅维系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为了经济价值可以牺牲伦理、审美、政治等方面的文明诉求;用鼓励走私、纵容犯罪、牺牲劳工利益、污染环境、坐视黄赌素的泛滥来“改善经济环境”,而个别地区以“闯红灯”为能事,早已成了某种 “经济发展模式”公开的秘诀。这种文化观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庸俗实用主义价值观,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在于用异化而单一的资本尺度代替丰富而全面的人的发展标准。这种发展对社会阶层过分分化、对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破坏、对主流文化的颠覆,使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虽然很多善良的和责任心的人对这些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评,但是也仅限于此。由于“革命文化”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它被攻击和诟病;也由于它是狂风暴雨式的,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在的问题成堆,但很少有人愿意回到“革命的”年代。现在人们甚至忌谈“革命文化”,也有人宣扬“告别革命”。然而,除了使用革命手段之外,这些问题是很难彻底得到解决的。共产党人应该明白,问题最终是要解决的,绕也绕不过。
构建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行依法治国
在倒洗澡水的同时也把孩子丢掉了,这就是中国改革的真实写照。正是生产资料私有化的逆流导致了种种问题。这不得不让经历过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时期的工农大众非常怀念过去的岁月。在此形势下,很多人,包括不少有良知的学者强烈要求回归到“革命”的主流文化;成为既得利益者的许多社会精英把持着话语权,疯狂地仇视“革命文化”;有一些人对社会现实忧心忡忡,但是无计可施和无所作为;更有许多普通老百姓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而无任何希望。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它正在把中国推向被撕裂的边缘。在这种形势下,由精英们主张构建的主流文化当然是不会被广泛认同的。
杨桂青指出:“任何社会都无权放弃社会的教化角色。”在谈到现在的庸俗文化时,她指出:“用受众的广大性冒充人民性,是文化市场资本的狡辩。换言之,代表文化发展方向的高雅文化需求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地形成,而是要花大力气培养的。”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也抱有同样的期望,希望社会建设尽快走上正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有正义心的学者应该心怀大众,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着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重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这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和千秋大计。然而,有不少人的文章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再到贴“科学发展观”,让人感觉到华而不实。这里当然有人的文化认知水平和文化知识结构和学识能力的差别,但也有品格方面的问题。说到品格方面的原因,就是以“人”为“政治风向标”,而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风向标。
我们的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我们的主流文化既不应是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也不应当是故纸堆里翻出来的那种。我们的主流文化应该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除此之外,任何发挥和发展都是徒劳。
我们国家并非没有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的依据。我们的国号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还清楚地写着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可以基本体现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对主流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第11,12,13,14,16,17等条款,也能反映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内容如下:
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1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从价值观方面来说,胡锦涛提出的“荣辱观”也可以算做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即所说的“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我们承认,假如能够真正做到这些,那我们肯定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了。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它们仅仅书本上的,或者口头上的。如果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按照真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有关原则和方针来进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是不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的。宪法没有得到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落实,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腐朽堕落。为什么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它们没坚强有力的保障了。由于没有坚实的物质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被摧毁),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远远偏离了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建设的方向。
原则性的东西就是坚持遵守宪法的有关规定,要用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不受国内外敌人的攻击和侵犯,用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受侵犯;在分配中,坚决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而令人失望的是,中国的宪法从1978年以来已经多次修订。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宪法仅做了几次非基本制度的修正。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成了可以拿来把玩的东西,谁在台上想改就改。
在法治方面,美国是非常严格的。据著名学者郎咸平介绍,为了保障自己的国家和政府的信用,美国联邦政府敢于同违法的美国公民和公司打官司,会让其倾家荡产,名誉扫地,有的人跳楼自杀。我们也喊依法治国几十年了,但法律形同虚设的形势还没有改进的迹象。宪法和有关法律一再修订,但是就是在改了之后,违宪违法行为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说,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是违反宪法的。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违反了宪法都没有受到追究,这是对国家信用的严重考验。
由于“改革开放”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的法律成了动态的。有关部门的政策更是朝令夕改。法律、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的不稳定,直接的后果就是法纪松懈,久久建立不起良好的法治社会。结果,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只能是写在纸上的,最终会变毫无价值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建设一个文明的民主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文化是持久的,主流文化也应该是持久的。从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来看,其目标就是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这些概念虽然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的,他们也为自己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利和人权斗争,但这不妨碍无产阶级也能使用。说到底,这只是语言的使用问题。而这些观念在西方,在美国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的。成了他们那个民族和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追求无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成为我们的意识形态。坚持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权利应该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其前提就是真正坚持社会公有制。只有坚持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否则,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只能沦落为资本的奴隶。
为了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了人类的最终解放和自由,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文化方向。途径就是文化革命。一说到“革命”许多人就想起残酷的阶级斗争。谁也不喜欢自下而上的流血革命,但是要想避免狂风暴雨式的人民革命,必须实行严格的法治,坚决打击侵害社会主义的犯罪行为。为了重树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其信誉,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严格法治,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严格法治,这是中国的选择。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选择。
参考文献:
浅谈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消解作用,郑自军,《网络与新闻.新闻知识》,2002. 06
经典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艾斐, 《理论探索》 2005年第一期
质疑主流: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 李德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报月)
略论主流文化的实践性与利益旨归, 杨桂青, 《哲学研究》2006第3 期
论中国主流文化的时代性转型,郎毅怀,《社会科学战线》2005第2期
为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探寻理论和现实支点-评《中国先进文化论》,方闻,《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试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 陆岩, 《学习与探索》,2007,第二期)
对当代主流文化建构模式的思考,姚新良, 2007/11
Communications across cultures,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美国的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朱世达,《今日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