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基本常识》一文之后,有位烧不死的大鸟的网友说:
“我觉得应该把生产资料单独提出来。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生产资料。
解放生产力的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资料。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分配是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为谁服务”的根源,决定着对生产资料的分配权。”
在这里我想就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与这位朋友讨论一下。
1,先说说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高低也常常标志着生产力落后还是先进的状态区别。但是,又不能说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力。因此,无论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有多少的高,但在生产力两个方面中,活动着的人,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生产过程中活动着的人,即劳动者始终起着决定作用。哪怕是智能的生产系统,还是需要人的正确操作才能合乎目的地形成社会需要的产品。
当然,如果说是不同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决定着生产力的性质和特点,这倒是接近事实:例如,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决定着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即作为剩余价值生产力的属性;在劳动者作为劳动所有者的条件下,公有的生产资料决定了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即作为消费价值生产力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力是成立的。
2,再说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既可以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考察,也可以从生产力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生产力结构特点的考察。而生产关系,也有广义生产关系和狭义生产关系的区分。在这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方关系,到底是哪一种对应关系,需要具体地搞清。譬如夫妻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但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具有祖孙、叔侄、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等多种情况,你不能找到家庭中的男女,就把它当作夫妻关系吧。因此,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具体分析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特点决定的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结构特点决定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是直接关系还是生产关系整体?
3,关于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按照这个朋友的说法,是生产资料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又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生产资料。整个过程组成了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但是,生产资料只是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如果没有人去把它动起来,那这些生产资料就是一堆废物,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因此,只有这些生产资料为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运用起来,这些生产资料才能成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实生产力。如果以上的循环要成立,那么,这里的生产资料应该加上所有制这个词,只有这样,这位朋友的循环才能够成立。
现在我们把生产资料加上所有制,则形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们对照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过程来看这一循环是成立的:
在以小私有者为基础(个体手工业者和自耕农)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个体所有者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私有制一方面是通过手工业者的两极分化而形成;另一方面则通过剥夺小农的生产资料而形成(例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在这里可以说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形成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发挥作用,于是就有了从业主制、合伙制到现代股份制等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就变得非常突出,这是又表现出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作用,从而要求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当然,在这里的生产关系不仅仅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还包括与所有制特点相适应的基本权利制度及相应的宏观经济体制等内容。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其中的科学技术不等于生产资料。科学技术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准,它表明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的含量高低或程度差别。科学技术是从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状态中全面地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是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各方面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独立的要素。
5,直接的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同时也包括生产劳动或劳动力的所有情况。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构成的。因此,社会所有制也包括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直接的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社会所有制,同时也包括相匹配的权利制度。社会所有制与相匹配的权利制度作为生产关系决定了谁是生产主体,决定了生产过程要体现什么样的权利要求,从而决定了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例如,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产者掌握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力商品化的途径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主体必然是资产者,其权利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权,因而与此相适应的就是产权制度。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所有制加产权制度,决定了资产所有者的主体地位,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没有改变劳动者生活消费个体性的特点,因而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个体性质。公有制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主体只能是劳动所有者,因而社会生产必须体现劳动所有权,因而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相匹配的就是劳权制度。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所有制加劳权制度,决定了劳动者的生产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就是消费价值生产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6,解放生产力就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例如,当社会发展需要协作为基础的集体劳动生产方式时,原先的个体手工业方式或小农生产方式就处于不适应状态。于是就有了剥夺小农生产资料的圈地运动,通过暴力改变生产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力,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对集体劳动生产方式的要求。当然,改变生产关系的做法不仅仅有暴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改革或类似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做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