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代表世界上的劳苦阶级追求公平正义的理论,是为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阶级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服务的理论。道德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超越民族性的。放弃阶级性,奉行民族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而不是发展。无论阶级,政党,还是个人,一旦摆脱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一旦拥有了权力、财富和知识,就会倾向于修正或背叛马克思主义,这是带有历史必然性的现象。因此,在历史的循环周期中,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被否定,但也不可能被任何统治阶级所长期奉行。民族主义者倾向于阶级调和,倾向于接受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这是由他们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利益所决定了的。一个重要人物,如果只有杂驳而肤浅的知识拼盘,而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真实信仰,又处在与资产阶级的频繁交往中,处在被资产阶级包围和渗透的环境中,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发生变化,主要是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变化。处在关键地位的少数人和个人,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变化,有可能决定一个党或国家的存亡。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就说明了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是道德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人的产生就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主要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三要素。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讲人与人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关系的性质起着决定作用。在对社会结构进行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对社会历史进行动态分析。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又例如,大多数人一提到“运动”,就会想到机械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其实,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不仅指机械运动,也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其中的生命运动,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其运动表现为生命的孕育、生长、衰老和死亡。我们看到,植物随着春夏秋冬的变化,而表现出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运动过程,有些昆虫的生命周期也是随季节而变化的。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就是指着种现象。其中的社会运动,主要表现为历史发展,也就是由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人类历史上已经并必将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当然,任何事物的质变(突变),都是以量变(渐变)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化,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
再例如,大多数人一提到“发展”,就会想到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不仅指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科技发展,等等。
从以上简单举例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思想体系,是对科学真理、人间正道和人类正义的追求,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而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那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意识形态。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并非轻而易举。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种很庸俗化的理解。有些人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却盲目、轻浮地否定马克思主义。他们除了浅薄无知之外,主要是基于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的考虑。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人,不懂马克思主义,也不想懂马克思主义,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本能的的仇恨和敌视,这是由其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党与群众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党与阶级的关系,因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党的阶级代表性决定其群众基础。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代表富人,就不可能同时代表穷人;代表上层阶级,就不可能同时代表下层阶级;代表少数人的阶级,就不可能同时代表多数人的阶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必然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解放到阶级平等的有力保障。阶级平等必然要求各阶级联合执政,也就是实现“全民国家、全民党”,但这只能在不存在阶级斗争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由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不分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不需要搞修正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围内就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没有阶级差别,也不需要任何政党的社会。问题是,如果在仍然存在阶级斗争的历史条件下就主动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急于过渡到全民化的各阶级联合执政,那就是极右的阶级妥协,甚至是阶级投降,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也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背叛,其结果只能导致资产阶级专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