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主流媒体拒绝发表的旧文(之二)
《亮剑》亮的是一把什么剑?
••柯孜•
在央视一套黄金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其刻意雕琢的主人公李云龙的特立独行、匪气十足、低级庸俗、嬉笑怒骂而又屡战屡胜的吵闹声中结束了。李云龙作为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军队打了几十年,终于功成名就,挎上了少将衔,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将军。但,它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什么呢?
应该说,《亮剑》中所塑造的主要人物都极具个性,戏剧性情节和残酷的战争场面也很吸引人,李云龙疾恶如仇,敢于死打硬拼又充满机智的指挥才能,也令人称道。但是,作为一部革命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的欣赏趣味也好,为了市场经济效益也好,为了突出人性也好,为了别具一格也好,它在历史的真实性和政治导向方面,却是不能让我肯定的。
概括地不客气地说,这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一把刺向革命军队本质和传统的“亮剑”,是一把从根本上砍掉“党指挥枪”的原则和在人民军队中政治思想工作的“亮剑”,是一把彻底颠覆人民军队光辉形象的“亮剑”。
我要问,在经过古田会议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洗礼、经过五次反“围剿”、经过长征血与火的考验的老红军中,有李云龙这样根本不服从上级指挥,完全无组织无纪律,满口脏话,匪气十足,而且专门和政委作对,并且又能打胜仗的团级指挥员吗?根据剧中交代和当时的历史真实情况,李云龙部队所处的军事地位是三面受敌,正面是侵华日军的特种部队,身边就是面和心不和、经常坐山观虎斗的阎锡山西北军,还有阴险狡诈的蒋介石中央军。在那么复杂尖锐、敌强我弱的军事的、政治的局势面前,任何一支共产党的军队,都是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统一部署和上级军事部门的调动指挥的,不然,就有被击溃、被瓦解的可能。李云龙在这样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面前,可以完全不要党和上级军事部门的领导和指挥部署,可以完全不要党的政治的军事的思想来指导,可以完全不要任何政治思想工作,只靠自己的鬼点子、敢打敢拼就能屡战屡胜?只靠哥们义气、本位主义甚至是山头帮派主义就能凝聚自己的部队,焕发顽强的战斗意志而存在吗?他把上级给他派来的政委看作是多余的小白脸,他把政委跟部队党支部做战前的动员称为“扯淡”,整天“老子”不离口,喝酒、骂人、闹独立性,甚至解放后到高级军事学习班也仍然天下老子第一,拒不服从军事学院的相关安排和中央军委关于换军服、参加国庆阅兵的命令。如果有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拿来当作革命军队的代表人物进行歌颂和赞扬吗?特别是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演讲,闭口不谈党的领导,根本否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竟高声地、大言不惭地把坚强的战斗意志和所谓的“亮剑” 精神称为我人民军队的军魂。他这个单纯军事观点的“大老粗”这样说,这样喊倒也罢了,但电视剧中,却赢得了全场所有高级军官热烈的掌声!
所以,我要说,《亮剑》这部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通过塑造李云龙这样一个特立独行、为所欲为、个性突出的人物,完全否定了我党我军“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完全抹杀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人民军队中的指导作用,是用编导纯粹臆造出来的一个怪胎人物,否定和颠覆了我军几十年的本质和传统。
那么,我还要问,就是这样一部在政治导向上和思想内容上都有明显常识性错误的电视剧作品,如何会堂而煌之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段播出和受到推崇呢?业内人士不是都知道在央视一套黄金段播出的电视剧,是要经过严格审查和把关的吗?那么面对这样一部电视剧,怎么会被审查通过了呢?这难道有什么背景和政治上的需要吗?难道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放弃其根本原则和传统了吗?如若不是,为什么会让这样一部电视剧出笼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