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中为什么没有反映那个时代工农的“伤痕”经历?
“伤痕文学”是什么样的文学?
原“伤痕文学”所反映的大部分是文革结束后,一些原来生活在中上层的知识分子、文学艺术界专家、党政干部,在文革中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或下放农村、工厂与农民、工人一样的生活,或失去了权力后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的惨痛遭遇。这些人在文革结束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那个阶层,于是便有了参加劳动“改造”的惨痛回忆。
伤痕文学有没有反映那个特殊时代的工人或农民群体或个人的惨痛生活经历?当然没有。
农民在“红旗渠”中的愚公移山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惨痛的经历吗?至今没有哪个敢于公开批判那个时代的自力更生、愚公移山和无私奉献精神;
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工农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当家作主人,即使是反动派也不会把工农参加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力当作是一种惨痛的经历;
贫穷是不是工农人民大众最大的“伤痕”?可是至今没有听说过工农人民控诉那个时代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上房的贫穷生活。相反,大多数工农人民大众却怀念那个时代;
或许有人说,谁说农民没有“伤痕”?小岗村为了吃饱饭,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搞承包,这难道不是那个时代农民的“伤痕”?如果还允许讲真话,那么事实就是分田到户承包并不是小岗村的发明,小岗的承包也不是第一个,就在同一个安徽省,在小岗村之前,肥东县的农民早就有了承包,更远一点的还有六十年代的分田到户就不去说它了。在小岗村之前那么多的农民承包土地都没有被杀头,小岗村分田怎么就有了血手印,要冒杀头的危险了?神话可以幻想,真理也能幻想?
那么体力劳动算不算“伤痕”?
对于原来生活中上层的知识分子、文学艺术界专家、党政干部来说,体力劳动,即使哪能怕一天的体力劳动,可能是“伤痕”,然而对于工农人民大众来说,恰恰是一种光荣,一份依赖。这是因为工农生活在最低层,体力劳动是他们唯一获取生存的活路。他们祖祖辈辈从来不会也不可能认为体力劳动就是迫害,相反只有让他们体力参加劳动,他们的心里才感到过的踏实,他们才感到活的有兹味。如果有人不让他们种田,不让他们做工,那才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大事,甚至会感到恐惧。
如果说工农大众人民有“伤痕”的话,让工农失去了劳动的权力才会让工农人民大众体会到是真正的“伤痕”。
工人下岗、工龄置换等改革中的“阵痛”,难道不算是工人们的“伤痕”。可见“伤痕文学”不是精英们的专利?精英们不是喜欢描写和控诉“伤痕”吗?为什么面对工农在改革中所承受到的“阵痛”伤痕又视而不见了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