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雨夹雪:《甄嬛传》是为婊子立牌坊——驳《求是》对《甄嬛传》的歌颂

雨夹雪 · 2014-01-0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D君:《求是》杂志2014年第1期刊登署名“闫玉清”文章,盛赞《甄嬛传》,称这部电视剧有思想穿透力,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并说与其说甄嬛是为“恶”变“坏”,不如说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反抗方式。你怎么看?

  俺:这完全是胡说。发现一个社会的阴暗面并不难,难得是如何应对。多数人是随波逐流,被阴暗面所同化,少数人是英勇抗争,愿化作刺破乌云的一缕阳光。《甄嬛传》无疑是歌颂的前者。

  D君:可是,甄嬛总比皇后和华妃强一点啊。

  俺:你这句话其实本身就说明甄嬛最后已经与皇后和华妃是一类人了。不过,俺还是需要再说一下:让人感觉恶的人不过是小恶,让人感觉善的人才能算大恶,不仅让人感觉善自己也感觉善的才是极恶。

  D君:这是什么意思?

  俺:比如说刚刚卸任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不仅不要工资还捐款数亿,却利用职权“合法”的把自己财产由80亿增至300亿,这种名利双收的“好官”其实比贪污受贿的“坏官”危害更大。

  D君:有道理,可这和甄嬛有关系吗?

  俺:当然有关,当甄嬛最后变成另一个皇后和华妃时,不仅别人觉得“甄嬛总比皇后和华妃强一点”,甚至甄嬛自己也觉得“我总比皇后和华妃强一点”从而干起坏事来心安理得。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比布隆伯格又高出一筹了。

  D君:可是,为什么《甄嬛传》这么流行呢?《求是》说“观众喜欢是硬道理”,也没错啊。

  俺:《甄嬛传》与其说是《求是》说的所谓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还不如说描写的当代社会。一个事实是,原著的“大周”完全是架空历史,电视剧的雍正朝也不存在甄嬛与皇后和华妃的宫斗,《甄嬛传》的“宫斗”不过是现实中办公室斗争的放大版。

  D君:还真是。

  俺:现实中很多人存在这样的一种心态,既痛恨社会的两极分化,又希望自己能成为强势群体的一员。只不过觉得如果自己当了权,能对弱势群体以“慈善”之名搞一点施舍,因此自己还是比现在的当权者高尚。俺把这称作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甄嬛传》就是迎合了这种心理,故此火爆了。

  D君:是这么回事。可是,能对弱势群体以“慈善”之名搞一点施舍也总比没有强啊。

  俺:不对,这种心态的实质是不敢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是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面前被屈服,被同化。所谓当了权能以“慈善”之名搞一点施舍也不过是这些人没当权时自欺欺人的意淫,真当了权恐怕比老当权者更凶残更虚伪。

  D君:但这种心态很普遍啊。

  俺:人的心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两种心态,一种是前面说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一种是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心态。只不过后者被斥为“仇富”、“怀旧”而被压制,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则通过《甄嬛传》等受到推崇。

  D君:嗯,的确如此。

  俺:不光是《甄嬛传》,甚至现在被称为主旋律的抗战剧,都充斥着三角恋多角恋的狗血剧情,其实历史上无论日军国军还是八路军,女军官都寥寥无几,而今天的抗战剧似乎国共日三方都是女军官比男军官还多。这显然是把现实文艺圈的情况强行嫁接到了历史的军队上。

  D君:哈哈,没错。

  俺:至于网络文学就更不像话了。《甄嬛传》本身就是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网络文学绝大多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甄嬛传》这种伪现实主义体裁,描写主角通过宫斗、权斗或商战最终成为人上人,一类是以三少番茄土豆为代表的纯浪漫主义体裁,描写主角通过一系列打怪练级成为创世神,并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都是现实中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态的反映。

  D君:有没有好一点的网络文学作品呢?

  俺:很少,梦入神机的《黑山老妖》和《龙蛇演义》还行。前者描写主角王钟一剑砍死蒋中正、一剑砍死汪精卫、又一剑砍死小平天尊,让世间变成永远的红,后者描写主角王超重走长征路练成绝世武功,与文革中的武斗之王巴立明等朋友让中国人包揽世界武术大赛前十名的故事,这些其实都是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控诉。

  D君:这些能不能改编成电视剧呢?

  俺:恐怕很难。像《黑山老妖》中宣称“武装革命和文化革命相结合才能长治久安”,《龙蛇演义》中宣称“毛主席等革命先驱是龙,今天的当权派不过是蛇”,很多这一类的话很难通过审查。有人说《黑山老妖》匆匆结尾也和一剑砍死小平天尊等敏感内容有关。

  D君:也是啊。

  俺:当然,俺并不完全赞成这种内容,小平同志和张成泽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梦入神机在《黑山老妖》和《龙蛇演义》中已经有用暴力吸引眼球的商业化色彩,之后的作品如《永生》《圣王》等更明显迎合了商业化的潮流,其他比较好的网络作家也类似。

  D君:为啥会这样呢?

  俺:大概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郭沫若的《蔡文姬》不可能有《甄嬛传》的“宫斗”剧情,因为毛主席时代的群众无法理解。今天的网络小说也不可能有《金光大道》这种作品,因为今天的人同样无法理解。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君:明白了,再见。

  俺:再见。

  (欢迎关注我的微薄@今夜北方雨夹雪 http://weibo.com/2530092075/profile?topnav=1&wvr=5)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3.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4.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5.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6.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7.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8.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9.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