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尽可能的观看了由著名编剧作家高满堂编创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
观看《老农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情绪不断变化的过程——兴致勃勃、质疑、义愤填膺。
我原以为《老农民》描写的一定是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战天斗地而向大自然要粮的故事。当我从建国初期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一切分明是在丑化建国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分明是在丑化和攻击新中国毛时代的三十年。鉴此,我对高满堂《老农民》创作素材的来源不得不表示怀疑。
《老农民》中,部分农民的愚昧无知以及因愚昧无知和个人品德问题而表现出的一些丑恶行为在新中国前三十年也不能说没有。但那些只是当时社会的个例,那些个例现象哪个时代没有呢?将个例夸大渲染,进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这是出于编创者个人目的还是出于上面政治目的和意志的驱使?
如果高满堂真的想编创一部能够真实反映不同时代中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高质量电视剧的话,那么务必要到中国各地农村调查了解一番。如果光凭三十多年来的关于农村的资讯作为《老农民》创作素材而闭门造车的话,那么奉劝《老农民》一剧还是流产为上。
如果是出于秉承上面的指示而歪曲历史为《老农民》造假的话,那么最好别再做编创了,以免惹来骂声一片。其实,随着《老农民》的播出,高满堂已经很‘光荣’的赢得了骂声一片了。毕竟也有人是在挨骂中出名的呀,如凤姐等。
试问高满堂——著名的农村艰苦奋斗精神“大寨精神”你了解吗?著名的农村致富精神“华西精神”你了解吗?你知道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以及红旗渠精神创造出的人间奇迹“人工天河”的真实历史过程吗?
你要是真的想创作一部让中国广大观众真正喜欢的关于中国农民的电视剧精品来,那么就请多多了解这些吧。如果你本来就知道这些却又故意舍瑜求瑕而拍出迎合少数人兴趣和意志的糟粕来,那么你就等着挨骂、挨骂、再挨骂而在骂声不绝中去领取你的编创奖吧!
我是一个从毛时代(毛时代为1949——1978.虽然毛主席于1976年逝世,但是后两年仍然是基本执行毛主席路线、方针、政策的两年,所以犹可称为毛时代或准毛时代。)走过来的农家孩子,毛时代结束时我已经上了初中。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受教育程度来讲,我对毛时代后期的记忆和认识都是基本准确的。下面就简要谈一谈我所经历的毛时代后期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感受吧……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所在的江苏扬州某公社、某大队、某生产队是全公社最穷的一个生产队。这个生产队和其它生产队一样,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党的政策的允许或支持下搞了这样一些集体副业——畜牧业:养猪、养鱼等。非粮种植业:西瓜等。几乎所有农户都有面积不等的自留地。这些自留地通常是用来种蔬菜以供自给自足,如有多余则可到集市上去卖钱。几乎所有农户每年至少要养两头达到统购标准的猪以及少则几只、多则十几只的鸡等(甚至还有鹅、鸭等。)。两头猪,卖一头而换取与猪重量相等的猪头粮。年终杀一头以供过年食用,并且也可以获取与猪重量相等的猪头粮。
在养猪的过程中,通常还具有一定积肥(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的意义。所养之鸡生的蛋,农民们一般舍不得吃,通常是拿到集市上去卖钱。这些都不属于资本主义尾巴。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就是指具有倒投机倒把、剥削性质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性质的商业行为。
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资本主义尾巴焉有不割之理呢?年终结算分红时,平均每户能够获取除平时分给粮食、以及农副业产品以外的二三百元农业收入(这是纯收入,平时吃粮、吃蔬菜是不花钱的。那时的一个几口之家年纯收入几百元是什么样的经济概念?)。记得74年的时候我们生产队大半人家已经有了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少数人家还有缝纫机等。近一半人家已经盖起了砖瓦房。
当然,客观的说,毛时代确实没有今天吃得好、吃得品种丰富,也确实没有今天穿得好、穿得款式丰富。但是那时人民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
就我们生产队而言,那个时代,一天三顿,通常是早晚稀饭、中午干饭。每星期左右杂以小麦面、糯米面等并将以猪肉为主的荤菜用来打牙祭。
穿的衣服通常是咔叽布、的确良布和涤卡、腈纶布等,棉衣的主原料几乎都为棉花。只是颜色、款式较为单调而已。
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水平虽远远赶不上今天(今天在那个时代的基础上已经发展了30多年了,物质生活水平高于那个时代实属正常而必然。),但是较解放前已经高出很多了。那个时代虽然吃的东西的种类没今天这么丰富、分量也没今天这么大,但是所吃的都是安全放心的。
那个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也就更不用说了。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则毫不过分。即便反毛者也无从反对。
总之,我以上的童年回忆和《老农民》是大相径庭的。我们敬爱的习主席、李总理都是曾经在广阔天地里锻炼过的知青。如果他们看了将当年的农村给描写得面目全非的《老农民》以后,那么会作何感想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