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64年6月17日至7月10日,湖南省举行现代戏会演。640名代表参加,演出25场,41个剧目。《打铜锣》、《补锅》脱颖而出,在湖南一片声的叫好。
1965年8月,中南五省现代戏会演在广州举行。
东道主广东献上的是由饮誉海内外的红线女主演的《山乡风云》;河南带来的是豫剧《人欢马叫》,由大名鼎鼎的常香玉主演。
湖南的李小嘉、凌国康(分别在《打铜锣》中饰演林十娘和蔡九哥)以及李谷一都是二十余岁的无名小辈。然而,由他们饰演的《打铜锣》和《补锅》却技压群芳,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赏。
演出结束,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当场指示,《补锅》马上到“珠影”拍电影,在这次汇演闭幕式上放映。拍完《补锅》,《打铜锣》马上进厂。
报纸,电台立即掀起了赞美《打铜锣》、《补锅》的热潮。第二天,广州各报均以显著位置报道“花鼓戏征服广州观众”。据统计,在中南五省会演和进京会演期间,包括《人民日报》、《戏剧报》在内,全国10多种报刊发表肯定性的评介文章40余篇。
这一年9月份,中南地区14个好戏进京汇报演出,陶铸亲自带队。汇报演出团进京的第二天,《人民日报》以一个整版,全文刊登《打铜锣》的剧本。据说,《人民日报》如此作是少有的。演出后在中南海怀仁堂、新华社、政协礼堂、国务院小礼堂、人民大会堂进行。
周恩来、彭真等领导观看了首场演出。
10月3日,毛泽东接见汇报演出团,并合影留念。
随后,湖南80多个县级花鼓戏剧团都排练了这两个戏。
在全国,京剧、豫剧、沪剧等多个剧种进行了移植。
电影《打铜锣》、《补锅》,映遍全国城乡,当时的人,无人不晓。
两小戏被视为用古老的戏剧来反映当代生活的经典作品,被收录进《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40年后的2013年3月中旬, 两个戏10万张光碟进入湖南省的2500家文化站,继续发光发热。
二
“噹!噹!噹!”三声锣响,拉开了《打铜锣》的帷幕。随着“蔡九哥”“秋收季节,谷粒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的喊声渐逝,李小嘉饰演的“林十娘”倒退出场……
不用说,只要不是疯傻智障,谁都会从蔡九高亢的提醒声中领会出:养鸡鸭的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家家户户:各家养的鸡鸭不是一两只,而是一群群。要不,蔡九的打锣吆喝就完全没有必要,花鼓戏《打铜锣》就没有问世的可能!
对于谣传几十年的毛时代“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农户养鸡”,五十年前的花鼓戏《打铜锣》通过蔡九的锣声和吆喝声给予了无可置喙的驳斥。
当时的《打铜锣》,反映的是毛时代活生生的现实;今天的《打铜锣》,保存的是毛时代真真切切的历史!它以历史的见证者和保存者的身份告诉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后人,同时驳斥那些谣诼攻讦者:
毛泽东时代,农民是可以养鸡养鸭的!
这是真实的历史!这是历史的真实!
《打铜锣》为什么可以作出这样的断言?
因为,《打铜锣》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它虽然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其剧本是由柯蓝小说《铜锣三打》改编的。柯蓝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生活基地就在长沙、平江、浏阳交界处的一个山村,他写的就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因为,《打铜锣》不但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它的读者,它的观众,就是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他们不但是作品艺术性的观赏者,也是作品真实性的监别者。所以,《打铜锣》不像今天的那些远离现实的所谓历史剧,可以随心所欲的乱谈,可以天南海北的戏说,可以云里雾里的忽悠,可以七七八八的胡扯。
因为,当时的《打铜锣》,戏剧唱遍全国,影片映遍全国,其艺术的精湛和生活的真实得到了当时的全国人民的认可和肯定。如果当时真的不许农户养鸡鸭,那么。即使虚构情节的《打铜锣》艺术性再高,也绝对没有可能激发起满肚子怨气的农民对它的观赏兴趣的。
三
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老家是湘潭县的一个叫单家湾的小山村。当时,全生产小队22户,单家湾住9户,其余14户分住在几个山冲的山洼里。全队的120多亩稻田主要集中在单家湾前面一片比较开阔的垅中。
每年开春以后,母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孵两窝小鸡,每窝20来个蛋。每窝出壳成活的小鸡十几只。到了能分出小鸡公母的时候,公鸡只留一只做种鸡,其余长到半大就拿到集上卖钱或宰杀自吃。但是,每年也会剦掉几只养着吃,并留一只最大的喂到过年吃。
母鸡则全部喂着下蛋。卖掉或宰杀的都是产蛋很少的老母鸡。
由于单家湾前面紧挨着稻田,所以,在稻子成熟到收割完这一段时期,生产队要求各家将鸡鸭关养,这也是事实。家住冲、洼,离稻田较远的,就用不着关养。单家湾的住户对此比较羡慕。
到了七十年代,生活有了一点改善,单家湾的住户就有人想住进山洼过前有院坪后有自留山林的单家独户的生活。这种想法正合生产队搬迁单家湾开田的意。于是,由“私人自备木材屋瓦,自付泥木工工钱,生产队出土砖和小工”的搬迁工程很快启动。几年后,单家湾不再存在,变成一片水田。单家湾的原住户,也告别了秋收季节关养鸡鸭的历史。
虽然,就我们小队来说(全大队相差不大),当时规模养殖鸡鸭的确实没有,养几十只的也不多,但是,养十几只二十几只是普遍现象。从没听说过《邓剧》中那种混话:养三只鸭是社会主义,养四只就是资本主义!
四
就是这样一段十分清晰的历史,反映这段历史的《打铜锣》还在视频上放映,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健在,却有一些丧心病狂者不断地通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讲坛等各种手段蓄意歪曲篡改这段历史。三十多年来,毛时代不许农户养鸡鸭的谣言满天飞,甚嚣尘上。最近又有《老农民》上场,再次重复大肆宣扬扩散这一谣言,更有反映国家领导人生平的所谓“历史剧”也不能免俗,推波助澜,助纣为虐,企图在新中国的史书上固化这段被歪曲的历史。
这些人卑鄙至极!无耻至极!恶毒至极!
然而,新中国的历史不是任由这些邪恶小人玩弄的小姑娘,它是牢牢奠基于神州大地上的一座丰碑,不惧风吹,不惧雨打……。任何谣言诽语,都没有可能改变它。
造谣者不防看一看下面: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的五条紧急指示》
一九五九年五月七日)
……
四、养猪头数大量减少的局面必须迅速扭转,集体喂养和社员私人喂养应该并重,应当以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放到承包单位和私人喂养,基本核算单位只能养少数才有利于生产。对私人养猪要在饲料、劳动时间等方面给以必要的安排和照顾。恢复社员的自留地,仍然按照原高级合作社章程的规定,自留地不超过也不少于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百分之五。没有自留地不能大量发展私人喂养的猪鸡鹅鸭,不能实行公养私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现在正是大牲口配种的最好季节,必须尽最大努力,做好配种工作,力争满怀,并且切实注意保护孕畜。
这是当年的共产党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这就是当年的共产党不许农民养鸡鸭!
造谣者们,看你们有多下作吧!
还有,据《毛泽东年谱》记载:“自留地不超过也不少于”的“也不少于”是毛主席5月6日审阅时加上去的;后面的“没有自留地不能大量发展私人喂养的猪鸡鹅鸭,不能实行公养私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也是毛主席添加的。
这是毛主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这就是毛主席不许农民养鸡鸭!
造谣者们,你们造出如此下作的谣言企图诋毁当年的共产党和毛主席,白费心机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