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6年5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猛烈发展。工人阶级英勇斗争,于1927年2月19日正式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在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而全国的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特别是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更是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全国革命斗争在不断高涨。
但是,在大好形势下,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放弃了领导权,采取了妥协投降政策,使蒋介石的叛变阴谋逐步得逞。因而,大革命面临着失败的严重危机。
1927年前后,钻进革命阵营内部的蒋介石已多次暴露出他篡夺领导权叛变革命的狼子野心。他窃据了黄埔军校校长后,于1926年3月18日到20日策划了“中山舰事件”。以“阴谋暴动”的罪名逮捕了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等五十余名共产党员,同时还拘捕了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在1926年5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窃取了国民党中央大权,会议通过了他提出的“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从此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反共暴行。1927年3月11日他制造了赣州惨案,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接着他有计划地在江西的吉安、于都、抚州、上饶、都昌、永修、丰城、永新等十多个县制造了惨案。他镇压了南昌、九江的工人纠察队。3月23日他又制造了安庆惨案,打伤多人。他又一直和帝国主义狼狈为奸,相互勾结,于1927年3月爆发了死伤两千余人的震撼中外的南京事件。3月26日他到上海后,更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进行血腥交易,伺机叛变。不久,在4月12日便向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
这就是毛主席写这首词前后的政治背景。毛主席以高度的政治嗅觉和锐利的政治目光已看到了这个危机四伏的现实。一方面,蒋介石虎视眈眈,磨刀霍霍,伺机叛变。在武汉的汪精卫也准备叛变;另一方面,陈独秀控制中央,放弃领导,既不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也没有清洗隐藏在武汉政府的反革命分子汪精卫之流,妥协投降,甚至收缴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武装。革命将被葬送。形势多么危急,时局多么紧张!
【学习】
黄鹤楼面临长江,又有不少传说,所以,古代关于黄鹤楼的诗很多。但是,他们千首万首,也不及毛主席这一首。古人写黄鹤楼,千篇一律,几乎都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写黄鹤楼,却抒发了他豪迈的革命情怀,写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词的上半首,看来是写景,其实在景中却蕴藏了一个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革命豪情。那些古代的诗人们站在黄鹤楼上只看到“汉阳树”,“鹦鹉洲”。而我们的伟大领袖,却看到了整个的中国。
浩荡的长江横贯东西,绵长的铁路直穿南北,纵横万里的祖国都映入了毛主席的眼中。是啊,我们的伟大领袖有那一刻不在关怀着我们亲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呢!
然而,当时的中国,反革命势力正甚嚣尘上,而窃据党内领导地位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陈独秀却节节退让,刚经过1927年大革命有了希望的祖国,又陷入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境况。“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就是概括了这种形势。形势之所以变得像大雾迷茫的长江这样坏,是“龟蛇锁大江”, 牛鬼蛇神当道的结果。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丧失政权就失去了一切。反革命势力所以如此嚣张,正是陈独秀节节退让,反动势力还秉掌大权的恶果,总结革命教训,毛主席为我们清清楚楚地指出了这一点。接着,毛主席用黄鹤楼的典故,“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痛斥了那些“叶公好龙”的假革命派们。过去那些口头上大叫革命的人们,那些自诩为“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如今革命危机,正该站出来的时候却上哪里去了呢?!像那些出世的仙人们一样,骑着黄鹤避开现实苟且偷安去了,骑着黄鹤投到反革命营垒、叛变革命,捞一官半职去了。
毛主席对向革命人民举起屠刀的蒋介石无比愤怒,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作了严厉的批判。“把酒酹滔滔”,正是这种愤慨、激昂心情的极度表现。
当时革命危机,毛主席完全预感到资产阶级将要叛变革命。但是,这里并没有什么前途渺茫,消极悲观的感情,而革命的决心是比长江的波浪还高。事实上,在这以后,毛主席就回到了湖南,重新组织了革命队伍,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发动了有名的秋收起义。中国革命,从此找到了出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