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捡麦穗”突然成了网络热词。“捡麦穗”背后的故事出自莫言2012年12月领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稿《讲故事的人》。这个“捡麦穗”的故事是这么说的:“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这个故事真假姑且不论,有人从中读出了前三十年的“黑暗和贫穷”,有人从中读出了莫言母亲的“宽恕与包容”,还有人读出了看守人的“冷血和残暴”,当然,也有人说莫言的“捡麦穗”的故事“可信度太低”,不过是又一个版本的“伤痕文学”。到底哪种说法更契合实际,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捡麦穗”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由于牵涉到莫言的母亲,至少我是很难相信莫言会用自己的母亲编故事的。不过,即便是真实,也不具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这里除了莫言的说辞,没有任何其他旁证和物证,属于典型的“孤证不立”——要证伪很难,但要证明同样难度很大。
做个让步推理,就当莫言讲述的“捡麦穗”的故事是真实的吧。那为什么要捡麦穗?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愚蠢,还能为什么,肯定是因为穷、因为饿呗。那为什么穷、为什么饿呢?这个问题总可以问问吧。有人为莫言辩解说,“假如说莫言这样的说法都要挨骂,我想,那些让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更该被骂”,顺着这个角度说,那到底该骂谁呢,或者说,到底是谁“让老百姓吃不饱饭”呢?
先说说这个律师吧,我觉得他吃不饱饭,他首先该骂的可能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父母。毛主席曾说,“过去有些人骂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也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毛泽东年谱》下册第三卷第11页)可这位律师的父母一口气生了十三个孩子,想必是没有“订出个家庭计划”的,当然,这位律师的父母也是相当厉害了,十三个孩子,虽说将三个女孩送养,但要养活剩下的十个孩子,没点本事肯定做不到。
这个律师说,“那些让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更该被骂”,虽没明说“那些让老百姓吃不饱饭的”到底是谁,但应该不是说的不是他的父母,那到底是谁呢?我们就来捋一捋这个问题。前两天,在《谁养活了14亿中国人》一文中,我曾说过粮食产量要有保障,百姓要吃饱饭,至少要满足长久的和平、发达的工业化水平、完善的水利工程、足够的耕地面积、以及科学家的贡献以及合理的分配制度等多个先决条件,我们不妨从这些先决条件中寻找答案。
新中国总体是和平的,但是,我们不该忘了,新中国还是有四场对外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苏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除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其他三场战争都发生在前三十年。四场战争都打赢了,打赢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但打仗要钱啊,我们不是美国,打赢了先杀一波、烧一波、抢一波再说。除了钱,工作的重心肯定要有所转移的,虽说打仗和建设并不冲突,但总会分心的,更不要说,前三十年美国和苏联还轮番对中国搞核讹诈,特别是美国,还核讹诈多次,说白了,那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心思都放在经济建设上的。不是不想,是不能!不能!不能啊!
说到这里,那位律师应该能明白“让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是谁了吧?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国可还在,骂两声美国给我们听听?
和平之后就是工业化的问题。工业化是需要时间的,新中国只用了不到三十年就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大国,在时间上完全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了,但再神速也是需要时间,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的。同样,修建水库,水渠以及其他水利设施同样需要时间的。这些怪谁呢,要怪就怪底子太烂了,要怪就怪民国政府太无能了,先是军阀混战空耗了大量国力,接着又被日本鬼子趁虚而入,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些才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吃不饱饭的罪魁祸首。
说到这里,那位律师应该能明白“让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是谁了吧?骂两声中华民国和日本鬼子来听听?
和平的环境需要巩固,工业化和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时间,最现实的就是扩大耕地面积了。根据前两天网友提供的数据,新中国从刚刚解放时的14亿亩耕地面积,到1976年的23亿亩耕地面积,净增耕地9亿亩,这说明在这个点上,新中国做的已经足够好了。至于垦荒“破坏生态环境”之类的废话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那些垦荒开辟出来的耕地,你去哪生十多个孩子还能都养活?
还有,科学家的贡献也是相当重要的,但科学研究同样需要时间,成果转化更是需要时间。以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为例,事实上,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试种成功已经是1973年的事了,那时距离国家支持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已经过去快十年了(1964年开始)。好饭肯定是不怕晚的,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但是,这漫长的成果转化时间对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就是解不了近渴的远水了。
说起来,新中国唯一能全程掌控的就是分配制度了。正是“社会主义人人有饭吃”这个铁的原则才使得很多人虽然吃不饱饭但不至于饿死。既然粮食产量一时半会很难有质的提高,那就只能节约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饭,毛主席带头节衣缩食,甚至为此还得了浮肿,现在该明白毛主席为什么会说“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了吧。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吃到饭,当时还一度提出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这些在今天听起来完全不可思议的口号。为啥?为的就是人人都能有饭吃啊。你说你吃不饱很痛苦,问题是如果你吃饱了,可能别人就要饿死,或者别人吃饱了,你就要饿死。敢问那些“控诉”前三十年吃不饱的人,你们觉得,大家都饿点但都有饭吃和有人吃饱但有人饿死,哪个更好,哪个更人道?
实话实说,为了建设国家,毛主席时代那一代人真的吃了几代人的苦,不过,如果不吃几代人的苦,那一代人又怎么创造几代人的成就呢?那代人为了吃饭,捡麦穗、除四害、摘野菜……啥苦都吃了,啥罪都受了,该想的法子都想了,该用的法子也都用了。可是,现在有些人似乎忘了那代人是怎么过来的了,他们将围湖造田说成“破坏生态环境”,将除四害从麻雀嘴里抢粮食说成“残杀生灵”,他们大概以为那一代人的成就是唱着歌,喝着咖啡就能做到的了吧。讲真,这种人,真的不配享有他们祖辈、父辈千辛万苦攒下的共和国的家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可现在有些人不想吃苦,以为好日子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过几天苦日子就哭天喊地,怪这个怪那个,要我说,那些“社会主义巨婴”真的不是脑子有问题,而是良心坏了,大大的坏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