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毛泽东,要有“虎气”,也要有“猴气”
毛泽东说他既有“虎气”,也有“猴气”。他的这两种气质,随处可见,从毛泽东关于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谈话,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里先拿他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来说,希望从中获得启发,帮助我们较好的处理对台方略。
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打朝鲜,那时新中国刚建立,家里打烂的坛坛罐罐都还没有清理好,毛泽东就果敢地派志愿军到朝鲜,进行抗美援朝的反侵略战争,而在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却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代表团说:“台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问题是美国霸占着。”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没有想过。为什么解放战争刚结束,百废待兴的恢复时期,毛泽东敢于和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打仗,而休养生息了好几年,却又因为美国霸占着台湾,毛泽东又讲“暂时不能解决”,我想,显然不是不敢同美国对碰,是暂时没有必要。这里就表现了毛泽东的“虎气”和“猴气”,既敢于硬碰硬,战场上决胜负,又善于以柔克刚,谈判桌上化干戈。
“台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不是不解决,而是先解决“美帝国主义从台湾滚出去”,再说打不打蒋介石的问题。如果在美国霸占着台湾的时候开打,美国就无有选择地按它同台湾的条约同中国打;如果先请美国走开,蒋介石没有依靠,解决台湾不就容易得多吗?聪明人在这里不能用“虎气”,两虎相斗,很可能是两败俱伤。但不是一点“虎气”都没有,而是“虎气”“猴气”兼有之。就是也搞“战争边缘政策”,一面谈判,一面又打砲。
打砲只打金、马,打国民党军,不打美军;打金、马但不解放金、马,“是为了帮助蒋介石……让蒋介石继续做总统。”不让美国的“两个中国”的打算得逞。既有“虎气”,又有“猴气”。
谈判也只同美国谈美国“从台湾撤军”,至于美国要想和中国“签订一个声明,要蒋介石不打我们,要我们也不打蒋介石。我们说不行,金、马、台、澎问题是我们的内政,你们管不着,唯一的问题就是请你们搬家。”原则十分清楚,中国一定要解放台湾,如何解放,外国管不着。实现原则的策略也十分清楚,先把美国请出去,然后关起门来解决自己家门中的问题。这里又既有“虎气”,又有“猴气”。
我们看到,先把美国请出去已经在谈话后的第十三年,即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里解决了:“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我不能设想在美国霸占着台湾时用武力解放台湾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没有用一兵一卒,就让美国答应结束它对中国领土台湾的霸占,“不战而却人之兵”,自古以来兵家都认为是上上策。
此后,我们本应该关起门来解决自己家门中的问题,“武统”台湾也可,当然“文统”台湾更好。但是,如我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说,在毛泽东逝世后,我国领导人对台问题有失误。
首先是允许对台军售,从中美《上海公报》后退了一大步,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是好是坏,且不去说,问题是在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的第三个中美《联合公报》中,“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到今天26年了,也没有提出,这是变相允许了外国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存在,容许美台军事合作,武装踞台。
第二是在对台问题上过分看重和抬高了美国,特别是赞同美国“决不允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给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权利。中外领导人会谈,总是要对“台湾是中国领土”表示“承认”和“感谢”一翻,好像没有外国的承认,台湾就不是中国的领土是的。“台湾是中国领土”问题,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就表示清楚了,不需要每次见面都要谈,老是在会谈里提出来,把“台湾是中国领土”弄成了国际问题,把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一贯立场实际放弃了,把毛泽东时期的外交成果丢掉了。
第三是从前年胡连会开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接触,主只谈两岸经济往来,淡化了政治,不谈国家统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这样无条件帮助国民党重主台湾,这只会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事业,带来了比民进党执政更大的麻烦,使中国共产党在今后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似。
最近胡锦涛在政协的讲话,温家宝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是个失误。在“入联公投”打不打的问题的,片面地谈“和平统一”,极力回避还坚不坚持“不放弃武力”,没有“虎气”;一再地表示:“坚定不移,决不动摇”,绝对了。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猴气”也没有。
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对台方略一改再改,从“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到只谈“和平统一”不讲“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再加上“坚定不移,决不动摇”(这两个短语是胡锦涛主政的热门语,用得是不是难了),步步后退。这种趋势再继续下去,会不会是只要“和平”,“统一”也要抛开呢?很可能。马英九就是这主张,胡锦涛的话里也有这意思。
我看不仅在对台问题上,就是在其他的国内外问题上,中国越来越没有毛泽东那种“虎气”,也没有有毛泽东那种“猴气”,表现得软弱僵化。这状态要改才行。要学毛泽东,要有“虎气”,也要有“猴气”
马英九上台,“台独”问题将从“一中一台”转变为“一中各表”,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略是不是要有修正调整,两岸关系除了“和平发展”之外,还要不要“实现中国统一”这个主题?“一个中国”只是“原则”呢,还是必须要争取实现的“统一大业”?
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打朝鲜,那时新中国刚建立,家里打烂的坛坛罐罐都还没有清理好,毛泽东就果敢地派志愿军到朝鲜,进行抗美援朝的反侵略战争,而在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却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代表团说:“台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问题是美国霸占着。”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没有想过。为什么解放战争刚结束,百废待兴的恢复时期,毛泽东敢于和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打仗,而休养生息了好几年,却又因为美国霸占着台湾,毛泽东又讲“暂时不能解决”,我想,显然不是不敢同美国对碰,是暂时没有必要。这里就表现了毛泽东的“虎气”和“猴气”,既敢于硬碰硬,战场上决胜负,又善于以柔克刚,谈判桌上化干戈。
“台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不是不解决,而是先解决“美帝国主义从台湾滚出去”,再说打不打蒋介石的问题。如果在美国霸占着台湾的时候开打,美国就无有选择地按它同台湾的条约同中国打;如果先请美国走开,蒋介石没有依靠,解决台湾不就容易得多吗?聪明人在这里不能用“虎气”,两虎相斗,很可能是两败俱伤。但不是一点“虎气”都没有,而是“虎气”“猴气”兼有之。就是也搞“战争边缘政策”,一面谈判,一面又打砲。
打砲只打金、马,打国民党军,不打美军;打金、马但不解放金、马,“是为了帮助蒋介石……让蒋介石继续做总统。”不让美国的“两个中国”的打算得逞。既有“虎气”,又有“猴气”。
谈判也只同美国谈美国“从台湾撤军”,至于美国要想和中国“签订一个声明,要蒋介石不打我们,要我们也不打蒋介石。我们说不行,金、马、台、澎问题是我们的内政,你们管不着,唯一的问题就是请你们搬家。”原则十分清楚,中国一定要解放台湾,如何解放,外国管不着。实现原则的策略也十分清楚,先把美国请出去,然后关起门来解决自己家门中的问题。这里又既有“虎气”,又有“猴气”。
我们看到,先把美国请出去已经在谈话后的第十三年,即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里解决了:“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我不能设想在美国霸占着台湾时用武力解放台湾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没有用一兵一卒,就让美国答应结束它对中国领土台湾的霸占,“不战而却人之兵”,自古以来兵家都认为是上上策。
此后,我们本应该关起门来解决自己家门中的问题,“武统”台湾也可,当然“文统”台湾更好。但是,如我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说,在毛泽东逝世后,我国领导人对台问题有失误。
首先是允许对台军售,从中美《上海公报》后退了一大步,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是好是坏,且不去说,问题是在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的第三个中美《联合公报》中,“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到今天26年了,也没有提出,这是变相允许了外国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存在,容许美台军事合作,武装踞台。
第二是在对台问题上过分看重和抬高了美国,特别是赞同美国“决不允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给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权利。中外领导人会谈,总是要对“台湾是中国领土”表示“承认”和“感谢”一翻,好像没有外国的承认,台湾就不是中国的领土是的。“台湾是中国领土”问题,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就表示清楚了,不需要每次见面都要谈,老是在会谈里提出来,把“台湾是中国领土”弄成了国际问题,把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一贯立场实际放弃了,把毛泽东时期的外交成果丢掉了。
第三是从前年胡连会开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接触,主只谈两岸经济往来,淡化了政治,不谈国家统一问题。中国共产党这样无条件帮助国民党重主台湾,这只会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事业,带来了比民进党执政更大的麻烦,使中国共产党在今后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似。
最近胡锦涛在政协的讲话,温家宝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是个失误。在“入联公投”打不打的问题的,片面地谈“和平统一”,极力回避还坚不坚持“不放弃武力”,没有“虎气”;一再地表示:“坚定不移,决不动摇”,绝对了。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猴气”也没有。
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对台方略一改再改,从“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到只谈“和平统一”不讲“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再加上“坚定不移,决不动摇”(这两个短语是胡锦涛主政的热门语,用得是不是难了),步步后退。这种趋势再继续下去,会不会是只要“和平”,“统一”也要抛开呢?很可能。马英九就是这主张,胡锦涛的话里也有这意思。
我看不仅在对台问题上,就是在其他的国内外问题上,中国越来越没有毛泽东那种“虎气”,也没有有毛泽东那种“猴气”,表现得软弱僵化。这状态要改才行。要学毛泽东,要有“虎气”,也要有“猴气”
马英九上台,“台独”问题将从“一中一台”转变为“一中各表”,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略是不是要有修正调整,两岸关系除了“和平发展”之外,还要不要“实现中国统一”这个主题?“一个中国”只是“原则”呢,还是必须要争取实现的“统一大业”?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