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华杂博】4:“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中国特色竞选”
两岸会谈,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据资料看,它有一个共同点,即“一个中国”;又有一个不同点,台湾明确提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台湾”,我们呢,当初的提法是“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现在是“搁置争议”,在没有明确说“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下“搁置争议”,已经让马英九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夺得头筹。
马英九上台的“5.20就职演说”标榜“台湾是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中华民国已经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敬的民主国家”,“台湾是全球唯一在中华文化土壤中,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的民主范例,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提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他说“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打出了“自由、民主与均富”的统一中国的旗帜,而我方却不见回应,竟主动提出“先经济,后政治”的“两会”谈判路线,又让马英九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夺得头筹。
应当看到,“先经济,后政治”,正是马英九台湾胜选后提出的“两会”谈判路线,而且他目标明确。他提出的尽快恢复“两会”谈判,7月份解决周末包机直航和观光客等问题,已经完全如愿以偿。大陆的目标呢,“共创双赢”中我们赢得什么呢,谁象马英九告诉台湾人民那样告诉过我们?马英九不仅在原则上,而且在实践上,也夺得头筹。
这次在钓鱼岛事件上,两岸的表现显著不同。
中国只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事件后在记者会上照例地空谈“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舰只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域活动,并导致中国台湾的渔船沉没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我们要求日本政府停止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域的非法活动,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不满的总是中国,而日本也照例地总是不理睬中国的不满。
台湾就不同。马英九不但抗议,而且台当局“国防部”14日同意派出海军最大、战力最强的基德舰,于下周三搭载 “立委”到钓鱼岛宣示“主权”;召回驻日代表;民间保钓人士2008年6月15日晚前往钓鱼台宣示主权, 海巡署也派出五艘巡防舰跟随着保钓人士所搭乘的全家福号前往钓鱼岛。结果是轮到日本遗憾了。就台湾保钓船和海巡船上午进入钓鱼台群岛水域(日本广播公司(NHK)报道说,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巡逻船舰进入日本领海),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也只能表示遗憾,只能说“钓鱼台群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地区的和平不可受到这次事态的破坏,有关方面有必要冷静因应”。而且,日本已向台湾方面和船长等表示遗憾之意,并也表示将今后将好好处理问题,共同社的报道刊登那须秀雄道歉照片,标题为“台湾船沉没,日本海上保安厅谢罪,那须本部长鞠躬”;冲绳当地媒体“琉球新报”也以大标题写着“总部长为沉船事件谢罪”,并附上低头道歉的照片表达歉意。
另据法新社报道,针对台日之间的这起纠纷,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杨甦棣昨天在台北指出,美国不会介入这场纠纷,但表示华盛顿方面认为“基于台湾和日本之间的长期密切关系,双方应该以两岸博弈,马得头筹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大陆的政治家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也许会说这不利“和谐”,但是可以肯定是,台湾的政治家处理钓鱼岛事件比较地合乎中国人民群众的意愿,也赢得了日本的尊重。我请领导者想一想,在这次钓鱼岛事件上,大陆和台湾,谁表现出有力地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谁被日本视为主权国?这种表现会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什么?
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谁代表中国,谁能统一中国?马英九说是“中华民国”,胡锦涛说要“搁置争议”;人民在观测两岸的博弈。
中国共产党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中国既不是精英们所希盼的西方国家的两党轮流执政,也不是共产党“一党治国”,而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同时治理着中国的两个地方——大陆和台湾,在实际竞争着中国未来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有了竞争对手,必须要清醒认识到。
新华网不发布此文,但是人民网、凤凰网都发了。虽然逆耳,但是忠言。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