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把每个人的根基连泥拔出,你不再属于某个固定的群体,工作的压力与不稳定逼迫每个人在现实中寻找第二条路或第三条甚至更多的出路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现实随时都可以把你原有的生存环境毁坏,把你谋生的饭碗打碎,把你逃生的大门关闭。于是多栖化生存趋势便成了当今中国人迫不得已的一种自救式的挣扎。
农民工:典型的两栖生存群体!
农业的薄弱已经支撑不起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土地的朝夕不保,令农民恐慌不已,为了生存在中华大地这片热土,延续千年农耕文明的农民被迫离家外出谋生,南男女女,大大小小,浩浩荡荡的打工潮,南下北上,流淌在密如织网的交通干线上,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忙时,在家种植收割庄稼,闲时外出打工挣钱,于是原本热闹的乡村一下子寂静下来了,强壮劳力纷纷外出为城市建设,唯留下孤寡的老人与孩子独守着生我养我的村落。农村,已经空巢!
如果说,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是海洋的话,那么工业化时代则是陆地。农民,从海洋爬到陆地生存是一个艰难的进化过程,一些人能够逐渐适应陆地生活而生存了下来,而更多的人则在陆地上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带着满身的伤痕被迫还乡,退守到原来的一亩三分地。
客观地说,农民工是身兼农民与工人两种行业角色的群体,比单纯务农民有了较大的进步,适应社会的能力也逐渐增强,这种两栖化的自然考验练就了他们在恶劣经济环境下过硬的生存能力。这无疑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经济气候变化的进化趋势。
城市弱势群体:适应多栖化生存是当务之急!
除了农民工,大小城市里大量的弱势群体则是适应多栖化生存的客观之需。没有三险保障的失业全体,小市民,面对高房价教育高收费医疗高收费,工作收入的不稳定性,除了积极应对外别无它法,白天干一分活,晚上再找一份零活干,或者一边在城市工厂上班,一边在郊区养猪,只有这样,你才能勉强适应这个陀螺式飞转的社会发展变革。
影视明星们,教授们,医师们都是多栖化生活的典型,他们起步早,收入高,纳税少,生活体面,多栖化生存状态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快乐,一种炫耀,一种充实;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则是一种无奈,一种辛酸。
不光蓝领阶层,即便很多城市白领阶层迫于生活压力,夜晚也要放下架子,去夜市摆个地摊挣点钱以补贴一下生活消费开支。
其实,在中国除了率先以各种手段致富的富人之外,绝大多数人恐怕都要加入多栖化大军队伍中去,谁快速适应多栖化生存的进化要求,谁就能在这个充满垄断,私有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多栖化:是进化还是异化?
深入的谈一下多栖化生存模式,笔者以为还不能武断的认定这就是一种进化。本来,无论陆地还是海洋,都是一种自然的生存环境,在一个气候正常的生态圈内,陆地与海洋里的动物是没有必要相互进入对方领域的,只有在气候发生灾难恶化时,才会发生陆地动物下海,或者海洋动物登陆的现象。对于多栖化生存,或许是一种进化,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异化!
当代中国,官员靠灰色收入逍遥,人民就只能靠多栖化劳动生存了,悲乎?喜乎?
2007.6.1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