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制约结构是制造危机的主要根源
田忠国
前言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一个人、一个国家,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改造自己是改造世界的开始。
改造权力结构是改造社会机制的开始。
改造制度是改造机制的开始。
改造今天是改造明天的开始。
改造的前提是有历史。没有历史便谈不上改造。
改造是对历史(在原有基础上的)的(包括政治、制度、文化等等)总结、修正、提升和巩固,而不是全盘否定。
全盘否定是狂妄的开始、走向错误的开始。
总结、修正、提升是避免错误、减少代价的有效路径。
每一个高点都是新起点,每一个新起点都比原来的高点高。
每一次全盘否定,从零开始,每一个开始都是零点。每重复一次零点,都是选择最大代价的开始。重复零点的过程,是一个永远没有高点的过程。
积极的人、积极的国家,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或消极的国家则面对每个机会都看到无望。
面对我们每天可能必须面对的危机或者风险,忧患意识或许是我们必须坚守、化解危机、走向成功的家园。
缘起
三十岁前的几次重大经历,使我感到我们的管理出了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渴望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于是,在三十后,我开始了读书的苦旅。读管理类、经济类、文化类的书,从冬读到夏,又从夏读到冬,从白天读到夜晚,又从夜晚读到白天,总之,只要睁开双眼,只要放下工作,那怕是片刻的休息,那怕是没完没了的罚款(休息时读书是会罚款的),那怕是吃饭之时,我都得读书。吃饭,食而不知其味;睡觉,梦里也在读书、思索;日夜,浑无所觉;四季更替,突然感到冷了再穿衣服或突然感到热了再脱衣服……一年年过去,一年年增加的只有受到的惩罚和痛苦,在一次次惩罚中,我读出了问题全出在管理上,出在管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机制上。我们的管理,是催生罪恶、扼杀创造、创新力,扼杀独立不羁、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科技、创新管理的根源。
错误的权力结构,导致了管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的错误。
错误的管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催生了催生恶的管理机制、社会机制。权力结构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创造能力和善恶。
中国的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中国的玄空风水、奇门遁甲,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教科书,若与西方的民主制度相融合,必定能打造出中国式民主。我将民主称为国家管理方式,因为,管理方式与政治的好坏无关,再好的政治如果没有科学而有效的国家管理,其结果只会走向政治愿望的反面。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由胡锦涛确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公平公正、法治和动态有序。但是,核心价值确立只是我国走向新的未来、新的希望、新的理想的开始,但能否获得最后的成功,需要对管理历史的全面总结,该否定的否定、该修正的修正、该提升的提升、该补充的补充、该创建的创建,这才是我们面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睁着双眼说瞎话、放空炮,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不管不顾国家利益、民众利益、不管不顾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基于此,我写了本文。
中国存在哪些危机?
中国存在哪些危机?应该如何更好的化解危机、管理风险,使风险转化为发展的机遇,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对于中国存在的问题, 仲大军 先生曾在“当前中国隐藏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一文中做过全面论述,为此,我仅从国家管理、权力制约结构的角度,谈一下造 成仲 先生指出的危机根源和应对办法。
是什么造 成了仲 先生所指出的经济和政治风险呢?
我的回答是:国家管理和权力制约结构。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对国家管理尽心尽责,我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由于权力制约结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虽然决策正确,竭尽心力,但其正确的决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这就是人们痛斥的决策出不了中南海现象。中国所有的危机,我个人以为都是现有权力结构造成的恶果。研究权力制约结构、解决权力制约结构,是化解危机的不错选择。如果不从根源上思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的危机就会越积越多,未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中国现在的权力结构是: A 管 B , B 管 C V N 等等 ----B 又管 A,A 可以指令监督他的 B ,管 A 的 B 却不能对其指令,不仅如此,和 B 平行的 CVN ,假如 AC,AV , AN 或者 CVN 其中任何二家以上结成联盟, B 就失去了任何作为的空间,任何法律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都不会起任何作用。这样的权力制约结构只会制造混乱和危机,而不会有效管理并提升国家化解风险的能力。
再看国家的权力结构:人大管政府,但人大里面几乎全是官员。
一、我为什么说权力结构是制造危机的根源?
权力拥有者或者说行使者是人,是人就有欲望,有欲望就得有制约。制约欲望的途径 1 是道德感, 2 是政治责任感, 3 是权力结构。世界历史证明,权力一旦失去结构性有效制约,道德与政治责任感马上就会沦落为欲望的奴隶。权力只有在有效的权力结构制约之下,人类理想中的政治道德和政治责任才能得以彰显,反之,权力没有制约或失去有效制约,权力就会蜕变为满足欲望的工具。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权力结构是制造危机的原因。
二、国家管理的重点目标在哪里?
国家管理主要重点为: 1 是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2 是公平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但自由是思想与言论上的完全自由和行为上的制度自由,所谓制度自由,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人,都必须明确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果超越了规则如何惩罚。我们的问题是,思想言论上的不自由,而行为上的几乎是毫无边界的无限止自由,催生了贪污腐败、精神溃烂、不法行为和不端行为横行无忌的状态。我要进一步说的是,放弃国家利益就是放弃民众利益,放弃民众利益就是放弃国家政权基础。美国之所以不时出台这法案哪法案,干涉别国内政,其根本原因就是要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保护美国的民众利益,再进一步说,美国之所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和民众利益,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护美国的国家政权。我们只是一味的指责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行为,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美国保护国家和民众利益、可资借鉴的有益方法呢?我们为什么只是一味的放弃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换取“友谊”呢?放弃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真的能换来美国的友谊么?不,那是不可能的,而最大的可能是,我们的“让利”行为只会培养出美国更大的胃口。国与国之间,只有精神和谋略上的强大而非是经济军事上的强大(当然,经济和军事也需要一定支撑),才能获得平等对话权。
从制度和权力结构上确保公平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基础,离开此而妄谈兴旺发达,兴旺发达只会是昙花一现。因为,思想与言论自由是培育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行为有限自由则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三、国家管理的重点方法在哪里?
第二个我们谈的是国家管理的目标,而本节要谈的则是,如何使国家管理的目标落到实处,也就是目标管理问题。在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是什么东西是破坏管理的最大力量?我们认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贪欲。因此,如何有效制约贪欲,使权力应用在有效和高效的范围之内高效运作,就成了管理研究者题中应有之意。制约权力欲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一是权力结构,二是权力阳光化,三是民主制度。可以这样说,权力结构是有效或无效制约的基础,权力阳光化程度是有效或无效监督的根本所在,民主制度建设程度是有效或无效制约权力欲望最大保障。如果我们在权力结构、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权力阳光化几个方面做好了,做扎实了,国家管理管不好是意外,管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管好是意外,管不好太正常了。
四、权力制约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
权力制约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权力制约结构才能使国家管理时时处于有效、高效的管理状态呢?我以为应该建立五个国家管理系统:一是制定法律系统。二是国家行政系统。三是司法系统。四是监督检查纠偏系统。五是民主纠偏系统。这五个系统各自独立,相互制约,在制约中催生生克制化的管理机制和社会机制。这五个系统,又有各自的子系统。制约是为了更好的运行,而没有制约的权力结构,只会是制造危机的机器。
但是,权力制约结构,制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有效、高效的管理,围绕核心价值观,促进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等等的发展才是目的。
五、民主是制约权力欲望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民主是制约权力欲望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为什么这样说呢?合理的权力结构如果没有民主制度的制约,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也会结成利益联合体,置此,可以打破这种利益联合体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民主了。没有完善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没有人民的联合力量,和平打破利益联合体只是痴人说梦。
无法用和平方式打破利益联合体的最后方法就是暴力。世界历史证明,暴力革命不是一种最好的重构价值秩序的办法,或者说,他或许只是一种原有价值秩序的人员置换,因此,避免暴力革命,走和平民主的价值重构道路,或许是所有国家的明智选择。在此需要特别批出的是,民主制度与民主程序、民主管理、法治管理,只是一个管理方法的问题,进一步说,国家管理只有有效管理和无效管理之分,有管得好与管得不好之分,没有意识形态之分。
虽然如此,世界上迄今为止,不外乎有两种管理国家的方法,一是用意识形态管理国家,一是用民主制度、民主程序管理国家,前者被世界各国延用几千、几百年,而后者则是近百年的事。在民主管理国家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动态完善的、不断提升的过程。用前者管理国家,只会越管越乱,政权的更替总是以暴力的形式完成的,代价之巨大,教训之惨痛,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后一种管理方法。但是,利益联合体拒绝民主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意欲维护自己的利益,使权力成为他们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才是本质问题之所在。
六、动态有序的民主进程的第一步:制度与程序设计
动态而有序的民主需要制度与程序设计,这也是走向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第一步。但制度与程序设计:一是要围绕核心价值观设计制度与程序,二是要围绕有效、高效的权力制约结构设计权力结构,三是要围绕民众民主有效制约各级权力和各级权力结构设计制度与程序,四是围绕动态优化监督机制设计制度和程序,五是要围绕动态有序设计制度与程序。当然,这是个巨大的制度设计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完成。
对于宪法上确立的人权概念,言论自由概念,需要以制度与程序的形式落到实处,对于有违宪法概念的法律条文逐个清理,全面提升制度化管理水平。
还有,我们在制度与程序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政治与经济互动,在制约中求其最好的发展之路。
七、难破的坚冰
用政治或意识形态拒绝民主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反对者为了拥有最大的、可以满足欲望的、权力自由的空间。面对这个坚冰,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我几乎丧失了信心,试想,一个由利益联合体形成的巨大冰块,是可以轻易攻破的吗?但不破这块坚冰,中国还有希望、还有未来吗?如果有,希望在哪里?未来又在何处?当胡、温新政发出了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声音响彻中华大地的时候,我无望而又痛苦不已的心中又萌动了新的希望,因为,反腐败或许能撕破利益联合体一个口子,然而,没有人民参与的反腐败,能够达到预期值么?如果达不到预期值,所谓“权力结构的重新设计和有效、高效管理”就只能是一个梦想,一句空话。好的管理来自于权力结构,好的权力结构催生好的制度、好的程序,好的制度、程序催生好的机制。机制决定未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