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一篇文章中就对社会阶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强调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必须彻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并成为修正主义的修正基础。
阶级从社会总体上看,就是什么人在统治社会和什么人是被统治的一种政治分析,由于社会在不断运动,各种社会分层及其社会意识形态也有不同,正是社会地位、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才形成不同的社会阶级概念。但是,到底农奴与农民有什么量的划分标准呢?在当今,白领阶层,在不同的城市就有多种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因素,(外地务工者在以下基础上增加1800元)。分七档:香港18500元人民币,上海5350,杭州4980,南京3780,长沙2480,成都1900,拉萨900,这就是其中的七个城市的工资数量值。
在一个现代社会中,能进入富豪圈的780万人个人纯资产在百万美元之上,这些人与个人资产百万美元之上的人有什么不同,很难说清,社会调查即便能得出结论,对阶级分析也没有太大的意义。阶级的概念不是一年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社会地位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阶级不是以工资的一个量决定的,也就是说,不是社会科学院公布的月工资数决定某个人是不是白领,白领是由工作环境、工作负担、家庭负担、工作领域等多方面决定的社会学概念。对于社会的态度也不是挣多少钱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并不是一点自有资产都没有的群众都属于这个阶级,而是因为作为受雇佣劳动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这种处境:一个月不发工资就会面临生活困境或社会经济发生动荡就会面临破产的社会底层,就连上海5350元月工资的职业员工也会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消费指标、房地产贷款属于无产阶级范畴。甚至很多人都是负产阶级,这就是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一旦美国大资产阶级对世界的金融战进入高潮,很多人就会倾向于革命。
阶级分层更主要的是对社会态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其家庭和就业水平看都可以算中产阶级,那为什么属于无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使然。现代,资产阶级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效能,并利用对全世界的剥削,建立福利社会,使得发达国家社会调查显示的幸福指数、生活满意率都较高。但,这些只是一种心态表征,不能代表其阶级立场。真正的问题是在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普及,社会进入革命化氛围后个人对统治阶级的态度,阶级是作为政治集团分化的一种反映。管理学有一种说法叫“态度决定一切”,政治也可以引用这句话“态度决定阶级实质”。
阶级是政治经济学概念,不是庸俗社会学的模糊学说或精细分析。阶级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分层并不非常清晰,挣多少钱就是小资、多多少就是白领、再多多少就算中产阶级;不是那回事。如果这样看问题,政治就是一团疑云,是永远说不清的数字,这是极其庸俗、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奴才见识。在社会庸俗学者眼里,革命就是无法理解的“变态心理”;这是他们奴才心理在作祟。
在社会进入世界帝国主义时代,一切阶级分层都将简化为两个阶级阵营:一个是统治阶级,另一个是被统治阶级。保护私有制瓜分世界利益的就是资产阶级,被剥削并处于不平等地位的人民就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可以分为“寄生者阶层”和新资产阶级,新资产阶级又不断分化;无产阶级包括有觉悟的无产者和尚未觉悟的群众。有觉悟的无产者一旦有先锋队组织就很快成为阶级力量,一个阶级将要成为统治阶级时,大多数群众就会进入革命队伍,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当然,这在历史上可能是明天的事,也可能是多少年后的事。这要看资产阶级的凶残性什么时候暴露,社会生产力是不是全面爆发,统治阶级是不是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活路,革命的先锋组织是不是具有领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革命不是消亡了,而是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形势更成熟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看重的历史本质。这也是统治者要求防右更要防“左”的关键所在。阶级斗争是现实的、也是实践的,这就是马克思理论常青的基础。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