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做保姆——盛世下的“伤痕”
[ 渡痴禅师 ] 于2008-01-08 11:39:5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研究生做保姆——盛世下的“伤痕”
刚看到一则新闻,摘引如下:
【《新华网》今年寒假首批大学生保姆在家政公司培训完毕,开始接受雇主挑选,其中包括28名分别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首都高校的研究生。据该家政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寒假面向高校大学生的招聘从11月中旬开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报名人数达到200人,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和筛选,首批108人获得签约资格,其中研究生28名,占总人数的26%,超过往年的比例。这28名研究生全部通过了英语六级,有些还通过了英语八级,一些学生还考了教师资格证,男女比例为1:1。该负责人表示,这些硕士生都接受了家务培训,包括包饺子、蒸米饭、煮面条,还会做4样家常菜。研究生保姆的工资大约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雇主需要向公司交纳800元至1000元的一次性会员费以及200元左右的管理费,比雇普通保姆要高一些。】
其实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新”了,去年不就有大学生应聘搓澡工吗?而老僧在这里也不是歧视家政、搓澡这个职业,更不是说保姆和搓澡工就会比研究生、大学生低一等,“众生”平等,职业不同而已。我这里只是为几十年前那些矫情的所谓知识分子们脸红,甚至是对他们的愤怒。当年他们因为下乡劳动,做了点农活;因为被安排到了车间,干了点体力活,于是他们哭啊喊呀,这伤痕那伤痕的,迄今还在叨念着,仿佛他们受到了天大的不公。依照他们的逻辑,现在的大学生们更加不公,因为以前上学基本上没有花什么自己的钱,而现在的大学生可是花了大的代价,有些家庭因为学费而“破产”,有些家长为了学费卖血,更有甚者有性急的父母为了学费以命相博,真正的用血汗换来的一纸文凭。但换来大学毕业生标签有什么用呢?当搓澡工、当保姆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吗?需要日夜苦熬英语過级吗?如果以当年那些《牛棚里面的回忆》为榜样,这些背负着父母血汗的大学生、研究生们,他们的难道就不能控诉吗?你们当年由国家出钱培养出来,然后国家让你们去做点体力劳动,就是你们的“伤痕”,今天被你们这些当年的“伤痕们”,哄骗到学校自己付出高昂的代价求得“知识分子”的标签,然后去做这种伺候人的体力活,就不是“伤痕”?当年,你们的伤痕是“时代的悲哀”,今天的伤痕难道就不是?
在市场经济里,市场交换是最根本的原则,而交换的媒介是货币,货币独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特征。或者说资本统治一切,是市场经济体系下必然结果。而资本要统治一切,必然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货币化。所以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人的自身属性,都是可以货币化的:肉体、尊严、甚至感情,都可以出卖,只要价码合适。温情脉脉的包装后面,全是赤裸裸的货币交换。今天的研究生当保姆是“伤痕”吗?他们可是自愿的——因为那1800到2200之间的货币,所以当保姆无所谓的,资本用2000块的成本购买了研究生们的“伤痕感”,所以他们不再觉得是“伤痕”,他们会为自己找到平衡点的,人都会自我安慰的。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学生搓澡工和研究生保姆,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本通过蹂躏人性来体现它的统治力,资本拥有者们通过变态消费来体现他们的成就,他们用使用“研究生保姆”来证明自己的成功,手里挥舞着钞票来展现他们的“魅力”,其实那不是他们自身的“魅力”,只是他们手中钞票的魔力,他们不过是老虎屁股后面的狐狸罢了。
资本主义社会,通过规则将社会生活货币化,从而将资本推向了独裁位置。而人不自觉的接受了资本的独裁,因此被资本束缚,做了资本的奴隶而不自知,甚至还得意洋洋的展现自己成功——奴隶做得好,升级成上等奴才。而社会主义就是通过公有化生产资料,解除人对资本的依附关系,让人性得到解放。当然,不依附资本,就得依附国家和集体,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