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致电荒折射中国困境
何必
“江苏电煤库存目前仅够维持4天半”、“山东电煤库存仅够维持8天左右”2008年1月27日《现代快报》和同日的《齐鲁晚报》分别报道的新闻的标题。
这两篇文字,都少不了对于如此状况的轻描淡写,比如当地衙门是如何为民排忧解难,委府是如何高度重视,齐心协力采取了什么样绞尽脑汁的举措,等等让咱们这等生长的国内的混混儿们连看都不用看就能够倒背如流的八股八卦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的新闻笔法。
入冬以来,气候反常。中原普降大到暴雪。这种异常气候,给本来就摇摇欲坠的中国雪上加霜。今天还有的消息说,广州市火车站遭遇到了由于火车延误而导致的数十万旅客滞留、温家宝视察春运状况,等等。这些,都彰显了冬雪给弱不禁风的中国造成的新祸害。
有趣的是,三峡工程也未能幸免。
现如今,凡是涉及到三峡工程的文字,在国内网上都被屏蔽。我前前后后写涉及过三峡也有巴掌数字了,可几乎篇篇不落,悉数被删除或者隐藏。
现如今的当局,已经脆弱到了什么都碰不得,因为任何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论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此,也可以看到,如果一个政权维持到了如此岌岌可危的地步,也真是够让人唏嘘不已的。
冬雪给三峡带来了什么呢?电线禁不住冰雪压迫,大面积下沉,致使电线杆倒塌,使得流域大规模拉闸限电。报道说,这是当地28年一遇的雪情。
可是,三峡设计者不是口口声声说,这三峡是他娘的百年大计吗?怎么一个28年一遇的雪情就导致了如此情势呢?
想必,拉闸限电,给三峡流域那些因此而遭受影响的人们带来了直接与间接的损失,比如没有电,很多事情都不可能进行,那么,这种损失该找谁来赔偿或者补偿呢?姑且不说婊子一样的中国法律,即使是从咱中国文化与传统中根本不存在的自然法的角度看,既然有损失,就应该有赔偿;拉闸限电并非天灾,那么就是人祸;既然是人祸,那么就应该有责任人。可是,是谁呢?三峡那些臊么搭眼的百年大计的设计者?还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官方的卫道士?在委府到处剿灭有关三峡的所有负面言论之际,三峡本身就被这场雪给证明了其豆腐渣工程的本质。
娇滴滴的三峡工程,全部豪言壮语都抵不过这么一场摇曳纷飞的雪花所展示的真情。
今天的消息还说,贵州都匀已经停水停电。
这恐怕是进入2008年这个灾年以来,人们最始料未及的状况了。虽然说,今年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年份,但咱们怎么着也想不到,年难竟然从这么个地界儿率先发难。
我在央视还有手机时,同事给我的手机段子怎么说来着?“大雪纷飞的街上,我终于找到了你,看着你那无助的眼神,凄凉的神情,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于是我冲上前去,抓住你的手,激动地说:看你丫冻这逼样!”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当地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对国内这场大雪所造成电力供应方面的影响。
大雪压垮三峡电力动脉
24年来最严重 估计10天修复
抗灾保电网由于出现持续大范围的雪凝天气,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凯里电网遭遇严重的冰冻灾害,当地电力部门21日已紧急抢救。【新华社】
【本报北京二十二日电】据新华网21日报导,由于长江中下游连续多日普降中到大雪,大别山区遭受24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雪灾,三峡电力外送华东的一条重要输 电线路大动脉———500千伏宜(湖北宜昌)华(上海华新)直流输电线路受此影响,其安徽霍山张冲段四座500千伏线塔18日倒塌,这条电力外送通道因此 中断向华东送电。线路中断后,国家电网已将这部分电改道由其它线路输送,三峡电站供应华东电力未受影响。
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有关负责人王祖力介绍说,此次雪灾事故发生后,国网公司建设运行部及电力建设研究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10名技术专家已赶赴大别山区,协助勘察现场并指导抢险。安徽省电力公司目前已组织70多台各类运输车、450人的抢修队伍在现场施工。
电力部门现场查验表明,事发地段输电线路覆冰厚度一般为18至23毫米,最厚达60毫米,事发地段积雪深达30厘米以上。据介绍,预计全部抢修完成要10天左右时间,需绝缘子、塔材等物资约150吨,单件最重达500公斤。
2008-01-22
……………………
而这电力领域的负责人是谁呢?王未名发来世界日报也有过相关报道。
李鵬之女 李小琳升任中電老董
【本報北京三日電】中國電力2日晚宣布,王炳華辭任公司董事長及非執行董事職務,前國務院總理李鵬之女李小琳,獲委任為董事長,李小琳還將出任母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的董事長。
新華網報導,李小琳原為中國電力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她在中國電力市場被稱為「一姐」,統領市值近百億的中國電力,也是香港H股、紅籌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女性CEO。
據 報導,在熟識李小琳的人眼中,她是靠自己真本事闖出一條路的。清華畢業後,她在電力技術學院當過老師,在華北電管局當過技術員、工程師,在電力部國際合作 司經貿處當過副處長、處長。1994年初,經國家經貿委和經貿部批准,電力部獨家投資在香港註冊成立了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李小琳負責公司的籌建,兩年 後成立了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和中國電力國際公司,李小琳出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2008-01-03
……………………
呵呵。
这场大雪导致的供电紧张还在继续。王未名发世界日报相关报道。
10天暴雪 电煤库存逼近警戒线
【联合新闻网╱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中国国家电网23日发出警告,由于缺煤和受雨雪天气影响,大陆各地电网普遍告急,电煤库存逼近警戒线,仅够维持七天。
其中,尤以华中电网最为严重,有关部门已针对辖区内湖北、四川、重庆实施限电。
灾情蔓延 三千万人煎熬
持续不断的大雪,给大陆各地造成的灾情如「雪上加霜」。中国民政部23日晚公布最新统计,截至23日,雪灾已造成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十省(区、市)三千多万人受灾,八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近廿万人。
中国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本月廿日,电煤库存为一千七百七十三万吨,依照每天两百一十多吨的消耗量计算,电煤仅够维持约七天。
相关官员指出,大陆电煤库存不足六天的情况从来没有过,要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一月底一定要守住一千四百万吨的库存,守住警戒红线。
山西的煤 不敷自用
煤炭运销协会负责人也说,目前铁路已无煤可拉,缺煤是最主要的原因。以前山西的煤就可基本保证电煤需求,现在处于煤炭安全生产整改期间,山西的煤炭产量大量下滑,供应山西本地的发电都有困难。
中国国家电网负责人表示,除了缺煤,恶劣天气也是主要原因。华中、华东地区大面积下雪,造成线路结冰,甚至坍塌。
用电激增 超越夏季
今年冬天以来,大陆各地的用电量激增,甚至超过夏天的负荷。以上海来说,上海地区的电网今冬一直保持高负荷运行,近日用电负荷一直保持在一千七百万千瓦以上,不断接近上海电网冬季可供负荷的极限。
连续十天的大雪冰冻天气,给湖南、安徽、浙江、江西、贵州等地的电网线路造成严重损害,特别是高寒山区输电线路及电网输变电设施大面积覆 冰,严重威胁电网安全。湖南省为此启动预警和应急机制,八千多名电力职工在一线抢修。正在进行冬季维护的宜都至华新线安徽霍山段,因雪灾中断后,已有五千 人上山抢救。
武汉 五千多起停水
冰冻天气导致湖北武汉、宜昌、贵州等地数千处输水管道出现破裂,武汉近六天来,就发生五千多起停水事故,数万居民用水受到影响。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雪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一千五百多公顷,倒塌房屋三万多间,损坏房屋十一点五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六十二亿三千万元人民币。
其中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灾情较严重。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十年一遇的冰冻天气,导致湖北武汉、宜昌、贵州等地数千处输水管道出现破裂,武汉近六天来,就发生五千多起停水事故,数万居民用水受到影响。湖北省23日有三座电塔倒塌,缺电更严重。
受电煤供应不足、天气寒冷等因素影响,电煤全面告急,华中电网吃紧,除河南以外的其它省(市)电网均出现拉闸或限电。目前,各地正积极应对,确保电力、供水等设施的正常运转。
2008-01-23
……………………
咱就不明白了,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咱们不是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了么?中国不是负责任的大国么?中国前些年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都花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么?怎么就这么“28年一遇”、“24年一遇”的降雪,就把钢筋铁骨的中国折腾成了这么个德行样了呢?为什么呢?按理说,降雪对咱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雪景咱从小到大见得多了,怎么咱中国越活越抽抽,经济发展越突飞猛进,咱们越得失魂落魄饥寒交迫了呢?
友人发来外电的报道,也算是让咱们对此有个解读。
中国“电荒”折射深层矛盾
英 | 大 | 中 | 小2008年01月24日10:52
中国正面临着暂时的电力短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则可能会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连锁效应。造成中国大范围电力短缺的原因很多,但核心问题是定价和分配体制已经难以跟上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周三宣布,已经建立了协调机制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敦促发电厂和煤炭生产企业努力缓解短缺局面。中国的大部分电力都来自于燃煤电厂。
监管部门周三表示,包括重要工业和出口中心广东省在内的13个省级电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全国总计有近7,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约占中国总发电能力的十分之一,几乎相当于英国的全部发电能力。分析师称,煤炭储备已经降到了正常水平的一半以下。
中国一直在努力满足电力需求的不断上升,去年共新增了1亿千瓦的发电能力,几乎相当于每周建成一座发电站。但根据规划,中国还需建设数百座电站。
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表示,当气温回升、供暖压力缓解后,电力短缺局面就会得到缓解。不过夏季将带来另一个用电高峰,因为到时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将使用空调度过酷暑。除非普遍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得到解决,否则中国的电网将再度面临考验。
中国持续的电力紧张可能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2004年时,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增长了近16%,不仅震惊了全球市场,还推动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当时需求飙升的主要原因就是大范围的电力短缺迫使许多中国工厂使用柴油发电机维持运营。
尽管美国的信贷危机对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油价也从每桶100美元的高点回落,但中国对原油需求的大幅增长可能会推动油价重新回到令人难以接受的高位。
目前尚不清楚今年中国的电力短缺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但这次的麻烦又多了一样:中国正在成为煤炭进口大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78%的电力都来自于燃煤电厂。在此前很多年里,中国的煤炭生产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还颇有盈余以供出口,而现在中国已经需要进口煤炭了,尤其是为满足那些远离北方产煤中心的南方消费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其运输基础设施相形见绌:中国缺乏车皮、港口以及输变电线路,难以将电力分配到最需要的地区。
这可能会推高澳大利亚、印尼和南非等煤炭出口国的煤价,并有可能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影响范围甚至会波及远在欧洲的消费者。
瑞士银行(UBS)驻香港的高级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最初的影响或许局限于周边地区,但其影响却可能蔓延开来。
华中地区15年来最严重的降雪损坏了主要的输变电线路,干旱也降低了中国数千座大坝的发电量。水电占中国总发电量的16%。
分析师则将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价格控制。中国已开始对国有电网和供给体制进行改革。政府从2006年起放开了煤炭价格,允许煤炭价格此后每年上浮10%。但与此同时,主管部门却把电价控制在原位,甚至进行了下调,因为政府担心如果电价涨幅过高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社会不满。
这挤压了发电厂和输变电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有些电力企业宁可停业,也不愿再购买昂贵的煤炭,在亏损状态下经营。中国国有炼油企业去年秋天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眼见柴油供应短缺威胁到了经济增长,中国政府被迫同意提高油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问题不在于供应,而在于定价。他说,有足够的煤炭,也有足够的装机容量。
监管部门与生产商之间的不同看法也揭示了中国体制中的另一个矛盾。尽管大部分电厂和输变电企业都归政府所有,但这些企业的独立性正在增强,它们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利润,即便与政府下达的政策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中国最主要的两家电网运营商──国家电网公司(State Grid Corp.)和规模较小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都希望能到海外股票市场上市。
Shai Oster / David Winning
……………………
嘿嘿。
应该说,供电体制问题,是让全世界都不胜其烦的事情。到现在,国际上也没有能够寻找到一条解决如此问题的不二选择途径。也正因此,才有了进入21世纪的北美大停电、意大利大规模停电以及北欧大停电事故的层出不穷。
但是,这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就与全世界不能够同日而语啦。
中国放开煤炭开采经营体制,甚至取消了煤炭部,导致矿难此起彼伏;但是在电力运营体制上却还是保持着高度的国有化。这样一来,一个深层次的矛盾就时时刻刻搅扰着中国人,那就是电煤供应方面,供给者已经高度“市场化”(之所以要加这么个符号,就是我三番五次强调的,在中国根本不存在货真价实的所谓市场化,在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主体、不存在自觉自愿等价交换原则与规制条件下的市场化,只能伪市场化),而需求方却还具有计划经济色彩。如此不对等的局面里,电力供应就成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电煤供应与需求的价格决定权,实际上是在双轨制、或者说二元结构当中进行斤斤计较,昏庸无能的国有企业面对一盘散沙似的煤炭私营企业,当然就会混乱得一塌糊涂了。
在强调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当口,委府对国有企业也逐渐采取了权力无限大责任无限小的习惯性路线。这种格局,也就无法阻止国有企业放弃原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单纯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在遇到类似电煤价格高企的时刻,由于委府担心通货膨胀会触发社会无处不在的火药桶而实施电价强制性管制,那么供电企业当然可以关门打烊作壁上观了。
如果考虑到类似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巨头也在中国电力供应体制内兴风作浪、而去年这俩狗日的曾经在夏秋季节用油高峰时期故意让属下加油站进行翻建改造制造全社会供油紧张局面、形成自下而上的逼宫态势,迫使发改委同意其上涨成品油价格、并动用纳税人的钱以财政支出方式对其进行补贴的情况,那么现如今中国供电紧张的状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啦,问题可能还不止于此。最新的消息说,在美联储超出人们预想而大幅度降息之际,欧盟也要加入降息大军当中,问题已经不是该不该降息,而只不过是什么时候降息了。
但是在中国,却由于所谓“流动性过剩”,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加息也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加息到什么时候呢?现如今,人民币对美元曾经有过的利差已经调转过来,美元利率已经低于人民币利率。这样,防止国际热钱进入中国进行涉及资产价格以及人民币升值炒作,也就失去了一个最基本的防线,那就是美元利率高过人民币利率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这就等于告诉全世界,中国是他妈的最能够赚钱的地方。那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是什么来着?“钱多,人傻,速来”!
而按照人民币利率与官方CPI的比对,负利率状况已经非常之大。虽然这对于委府实现希望人们尽量少存多花的愿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保障土崩瓦解的情况下,启动内需成为痴人说梦,人们将银行储蓄转投股市和楼市,以获得日趋缩水的财产的保值增值,也就在所难免。
这就凸显了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中国与全世界走势背道而驰的奇观:当全世界都在降息时,中国却不得不屡屡加息。按照老郎(咸平)的说法,这是因为中国的投资环境显著恶化所致。如果是这样,那么情况就会非常糟糕。因为毕竟,中国政权赖以存在的几乎全部合法性,都维系在自欺欺人的经济增长上,一旦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注意,仅仅是放缓,而不是停滞,这个警戒线曾经被国内经济学家预测为6%的GDP增幅,这也是委府不遗余力要保持GDP增速不能够掉下来的根本原因,这毕竟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也就难怪自上而下的GDP拜物教了),那么多年来被击鼓传花留存下来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就会喷薄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无论如何,虚拟经济高涨而实体经济萎缩,这都是个既违背理论又有悖于常识的路径。但是,这种死亡路径,却活生生在中国上演着,而且还是愈演愈烈。
我们用这场雪给中国带来的大江南北供电紧张迎来了对中国、乃至因为中国经济以及政治和社会因素导致忧心忡忡的全世界而言都非同寻常的2008年,用断水断电方式描摹着出师不利。
接下来呢?应该会更加惨不忍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