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
说是有一个城堡范围的社会里,人们普遍使用马车,当然,也就有一个专门为制造生产马车和为马车提供配套服务的群体。后来有人开始发明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就叫汽车吧。当然,一开始这个新式交通工具的性能还不完善,人们也不怎么关心汽车,那些为马车服务的群体也没有把汽车放在心上。可是,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汽车的关注和兴趣越来越大,这个时候,那些为马车行业服务的群体开始越来越感到受到汽车行业的威胁,这些人中的一些人开始感到生意不好做了,甚至失业了,不能在为心爱的马车行业服务了。由于感到威胁,这些人中一些人甚至开始或明或暗干扰汽车行业的发展,比如说找机会把一些为汽车行业服务的人员揍一顿,甚至纵火焚毁汽车,寻求制定阻碍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等等,不断搞各种破坏活动。而这个时候,城堡的统治者有相当的创新意识,他非常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但不久这个统治者去世,新上任的统治者比较保守,不太喜欢这些新事物,于是开始压制汽车行业的发展。既然汽车行业受到压制,那当然有利于马车行业的重新恢复,甚至连生产轿子抬轿子的行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于是,马车行业再次红火起来,生意也又开始好做了,一些失业的或改行的人又重操旧业,又能为心爱的马车行业服务了,甚至吸引或者说迫使了一批批新的人参加到马车行业里来了。当这些人一说起前些时期被汽车行业冲击的时候,都倍感悲愤,并哭哭啼啼地控诉他们是如何受到了汽车行业的严重迫害,使他们因为不能继续为马车行业服务而遭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云云。(各位会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再回过头来说说历史中的文化现象吧。
在封建社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就是说,在那个时期,不管是学武的人,还是学文的人,目的都在于能够在帝王面前卖个好价钱,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进阶,升官发财,封妻荫子。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学武人受到的就是这一套封建观念的教诲,而接受了这套教诲后也就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
当然,能够成功通过科举考试进阶的毕竟只有一部分人。那么,科举考试失败的人怎么办呢?可以应聘去给官僚当门客呀,给地主当师爷管家账房先生呀,可以去私塾做教书匠呀,也可以在街上摆摊给人写写字写信写对联算命呀什么的,如果恰逢乱世还可以混到起义队伍里充当谋士,如果起义成功的话也可以混个一官半职的,虽然风险大了一些,但总比饿死的好。
总之,在封建社会的稳定时期,文人的出路就是这样的,他们的思想也被框在这个范围内。
后来帝国主义打进来了,资本主义也出现了,读书人开始发现,他们可以有了新的出路,可以有了新的服务对象。在帝国主义的殖民教育下,他们接受了新的洋奴思想,开始为殖民者,为洋人资本家服务了,比如说做做汉奸买办什么的。在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教育下,接受为资本家服务的理念,并以这个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个新的理念诞生了,那就是,学好文武艺,货于资本家。
可是,后来闹革命,搞社会主义,结果把皇帝呀,地主呀,殖民者呀,资本家呀,都给搞掉了。哎呀!不得了了!文人睁眼一看,世界变了,社会变了,他们原来学习的那些为皇帝为地主为殖民者为资本家服务的那套理念,突然无用武之地了,因为这些服务对象都被搞掉了嘛。
文人们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学的那套东西都白学了,都失效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的苦痛和煎熬呀。
文人开始分化。有些文人开始改造思想,接受无产阶级世界观,转变到社会主义要求的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去了。有的文人改行了,去做别的工作去了。但总会有些文人比较顽固,有的甚至顽固到以身殉旧的地步,如王国维之类的人物,也有些文人则一心等待做着重新恢复资本主义的准备,他们一边干扰破坏社会主义的建设,一边利用一切机会为资本主义的恢复鼓而呼,甚至叫嚣要帝国主义再来殖民三百年,可真是顽固不化呀。
对于那些只愿意为殖民者为资本家服务的文人来说,要他们改变立场来为人民服务,可能的确是难为他们了,如果强迫改造他们为人民做一些事情,他们当然会认为这是对他们严重的迫害了。
但是,我们相信,汽车火车终究还是会战胜马车的,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就是,新文化一定会战胜旧文化。
在一开始的时候,新文化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新文化的倡导者会遭到旧文化保守势力的攻击,但是,新陈代谢是自然法则,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是不可阻止的。当旧文化保守者哭叫着自己被迫害的时候,则恰恰表明新文化正在突飞猛进。旧文化的这最后哀叹的黄昏,正预示着新文化跃进的朝阳的来临。
让我们勇敢地伸出双手去迎接那无限光辉灿烂的新中华文化的到来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