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邵喜珍的那篇《鼓掌再鼓掌 手都拍红了》的文章,让大家都领会了出席两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那句“掌声过后,我伸出手让身边的代表看:我的手已经拍红了”的发自内心的感动,让那些没有机会进入会场的人们,都会感受到会场内的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认同,当然也意味着一种由衷的感动。尤其是那震耳欲聋的掌声,更是取得了绝大多数与会者的认同和感动,“大脑决定手掌”这是个最最简单的道理,这可不是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他们“只带了手掌,没带脑袋”的说法那样轻松、那样的不负责任。如同每年的两会一样,我记不得有心人多少次在记录着每次大会的掌声了,而且是极其的精准,当然这次是43次之多。
5000多人齐聚一堂,商议国家大事,实属不易,一则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二则发言发言再发言,三则应付里里外外的狂轰轮炸,四则还要兼顾“家里面”的各种大事小事(他们可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当家人”)。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骨、精英怎么看也不为过,不管是掌握的社会资源,还是拥有的经济财富,都应该说是金字塔里的塔尖,这些应该不是问题。作为十几亿人口大国“被选出”的代表,“肩负重担”是理所当然和义不容辞的,不然会有愧于这一光荣称号的。
当掌声过后,当新当选的本届人大、政协委员们拿出当已准备好的议案、提案的时候,这时候才会感到“压力”,才会检验它们的这些“试卷”合不合格,才会校验他们是不是履行其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责任了。大幕开启后,我们开始发现他们有些建议和提案不如他们身上的光环那样的光彩照人,也很少发现那些关乎民生的大事、急事、要事让我们有些委员们“倍加关注”,倒是那些关乎既得利益的、关乎小团体成长的新闻不时地从会场内传出。这种与“代表”身份及其相称的议题会被代表委员们“争执的面目红赤”甚至“拍桌子”的“民主气氛”跃然纸上。人们不得不惊呼“新阶层开始大声说话了”,这甚至被媒体们称之为“民主政治的进步”,这时我们发现有些“手被拍红后”的喜悦是被一种“权力”所掩盖了。
实际我们不应否认大多数委员的建议和提案是很负责任和有建设性的,但一些“无厘头”式的议题、太多顾及本身利益的建议确确实实的被场外的草民们用放大镜很“无情的”放大了,也很实在的“鞭打”一番。这是一种无奈,这是一种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所做的“民意的表达”。当然,大家也知道“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当然不会否认各个利益成员中的代表为本集体的福祉谋利益的。但是,当民主政治还不能顾及全身的时候,鲜有看到、听到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声音的时候,草民们的这些“呛声”,也许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还是“掌声”多,这意味着成绩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是被代表们所认同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呛声”也多,除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社会环境有了一定的改观外,不得不承认一个时期以来的问题和困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物价、就业等问题已经引起多数人的极大关注。不管怎么说,掌声和呛声多对于正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中国都是一个福音,应该是一个好事情。
一味的责难社会上的不同声音、一味的追求表面上的万马齐喑,不是当代社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只有认认真真地容纳不同的意见、老老实实的听取人民的呼声,那“为民”、“亲民”才会有实际的意义,才会达到“社会和谐”的真正途径所在。我们古训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的就是处处要以“民”为重,不然的话,那我们描绘得美景即便不是空中楼阁,那也是一厢情愿。所以说尊重民主,首先要尊重民意,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两会即将落幕,人们的关注点会逐渐的落在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中,怎样把年复一年推出的“红包”让真正的受益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怎样把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一一解决好,这才是考验“执政为民”的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掌声也好、呛声也罢,才会有实际意义,当然也会让公民们体会到中国的民主政治是在进步的,我们的“社会和谐”是会达到的。
听过掌声、受到呛声之后,我们的官员们是否真正检讨我们的不足和缺失?是否该行动起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思路?明年这个时候,民众会据事实作出评判的。
请关注康平的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u/TIANJIN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