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不要脸的”开始裸奔了吗?
“臭不要脸的”随着辽源一官员的喷出居然让这一市井文化中天然产生的词语跃然于网络的各个空间。是悲剧还是喜剧或悲喜剧夹杂之间,在当下是无法诊断出好坏之分、褒贬之分的。
“臭不要脸的”这样的话常见于街头巷尾、床前屋后那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之间的是非事儿,甚至是打情骂俏等所用。最为女人们所“钟爱”,较之NND等倾向于暴力和龌龊的语言要文明了许多,含义也丰富了很多。如果“臭不要脸的”要与药家鑫同学的“激情杀人”有一拼的话,那我自认为也就有了“激情脏口”这样的说词。
大凡有些识文断字之人,似乎总是能够找出证明自己“超出常人”的“伟大论断”,而不屑于坊间那些大爷大妈、老爷们小媳妇“臭嘴里”的小市民没文化的种种弊端。“高族群”成了素质高的代名词,“臭不要脸”明明白白的贴到了那些弱不禁风的下层人群的身上。当然现在时兴“阶层”来解析眼下的社会结构,不用“阶级”来演绎了,因为那是舶来品;那样想自然的可以一笔勾销由此产生的仇恨和暴力倾向。可但是经过华丽包装后的“阶层”就能够消解社会矛盾和暴力倾向?从这几十年的实践看,似乎是不成立的。看看目前愈演愈烈的“事实”,我不知道这个“阶层”的分析是不是破产了呢?就现实看不是“阶层”这个分析惹的祸,而是“阶级”这个现实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不是你想取消就取消的。当然每个统治者、每个御用的学者都会找出有利于统治的词汇好好的包装一下。就如同当下最时兴的“公平、民主、自由”这样一个上百年最为动听的愿景,如果是被统治者喊出来那是诉求,如果是统治者叫出来那是口号,如果是一个本身就不干净的官员喊出来那可就是忽悠了。由此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不管是多么伟大的设想、华丽的词汇,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等所赋予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不要脸”传统讲是贬损人格,也有死不要脸,臭不要脸等等量级上区分,实际都是脸皮厚的意思。人既然在报摘或政客嘴里是平等的,那公平讲也就没了贵贱之分、贫富之分,下层百姓有“不要脸”的,那上层贵官理所应当免不了有人要为“不要脸”买单。
你看平头百姓确有“不要脸”的人和事儿,比方说那些屈服于权贵,为他人做性奴的“风流女子”,这是那些为了活得比别人悠哉些而背书“不要脸”的。再比如本是贫民百姓,但附庸于强势群体下充当欺压同宗同族之苦难的,这是那些灵魂被“子弹飞”了的“不要脸”的。当然那些沉迷于红楼之中的风尘女子更是“不要脸”的杰作。但凡此种种,都离不开它或它们的生计。只是和绝大多数人生活路径不同而已,他们多数是为了活着且是太想要脸面而“不要脸”的。
而在自认为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精英阶层自然也不能脱俗,确有那么一批人甘心与“卑贱”者共舞,那倒是响应了最最感召人的社论和要求“真要”打成一片了,在公平正义的招牌下,竟也做起了“不要脸”的生计,当然层次要高些、起点也要高点,即便被人指指点点,那是决不能被人撕破脸皮的。
比方说有些人仕本来能力一般,把自己所管辖的领地搞得一塌糊涂,仍是信誓旦旦称是最好,就是忘了是投机钻营、毫无信念、玩弄权术成就了所谓的辉煌。全然不顾被人戳脊梁骨的感受,勇往向前的。
比方说有些人仕天天做着“第三者”插足的事情,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地舞文弄字,似乎成了全活人,大有点气死李白杜甫的味道。可就是看不到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块料,被人指说只会抄袭、背书而眼瞎耳聋,且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悲壮豪情。
比方说有些人仕台上反腐决心大得出奇,但就是看不到台下灯下黑的最大问题。面对坊间的质疑:三缄其口。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境,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豪情壮志。
… …
当今社会是有人输了面子赢了里子,有人赢了面子输了里子,但也有人既输了面子又输了里子。辽源市环保局长的“激情脏口”就属于最后那种人。大多数的还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当然既当婊子还要立牌坊是优选的最佳方案。
流氓无产者说的是那些既无文化又要耍无赖的低社会人群。但现在这样的人群随着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而大为减少,问题是流氓化的趋势并没有因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大幅减少,大有逐步向高素质人群演化靠拢的趋势,当然一些官员也不能独善其身,比较明显的是对于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轻则说三道四,重则大爆粗口。这已不能简简单单的以道德滑坡来解释这个疯狂的社会现象了,倒像是撕破脸皮开始裸奔的时代的到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