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神的塑造与流程、制度化管理
------由企业精神谈开去
田忠国
国家应该有独具风采的主体精神,企业也应该拥有企业的梦想和企业的主体精神,因为,梦想是企业创新的开始,企业主体精神是创新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一个缺少主体精神的国度或企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激情是不可能的,而一个缺少创新精神、创新激情的国度或企业,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并成功令人瞩目的功业也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想就塑造企业精神和流程的制度化管理谈几点看法,想法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全对,但能够各位读者共同思考企业的现在与未来,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一、 什么是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群体,人们自觉为某种共同的愿景无怨无悔、矢志不移、不求回报为之奋斗的主体精神,我称之为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由企业文化构成的精神主体。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听到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可能只能走百里路,拿百东西,但他的精神却超越视野,走进想象到的所有地方。试想,如果一个群体在精神上顽强如铁,无所不能,你还能战胜吗?如果能够战胜,你战胜的永远只是他的肉体,而绝非是精神。
二、 企业精神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变动不居,生生不息,是“易经”中被伏羲描绘的宇宙精神,这种宇宙精神被中华民族视为自己的主体精神,横亘数千年,畅达不息,不论是外族入侵也好,自身引祸也罢,但最终,外族在这种精神的融化下,外族被同化,走出自身创设的灾难性陷阱,这才有了令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华历史。因此可以说,不灭的精神,照亮了一个企业的美好前景。而一个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同样会激活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创新的活力。由此可知,企业的主体精神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之源,而一个社会、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则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或企业的前途命运。
三、企业创新能力是一种责任的自觉担承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到过不少地方,但在我的视野中,责任成为企业群体自觉担承的,见到的真的不是太多,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就可想而知了。在南方的日子,我曾建议过一家企业建构那种无坚不摧的企业精神,但他们提出一些口号,张贴出去,就以为这就是企业精神,万事大吉了。我告诉他们,企业精神是由企业主要领导者自觉追求,从而感染整个企业群体,并成为整个企业群体自觉追求的精神现象,并非是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这,就是塑造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
四、 什么是企业流程?
由工作或管理链形成的程序,叫企业流程。企业流程的特点是:发散性、闭环性、程序性、同步互动性。如果一个企业的流程不具有以上特点,其流程就存在严重的缺失或错误。美国有一种管理学理论,叫“企业流程再造”,一般认为,这种管理方法虽好,但企业搞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一是流程的设计太难,二是流程设计的同时需要配置各种管理制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流程再造就成功了。企业管理是如此,国家管理也是这样。
五、 流程决定制度?还是制度决定流程?
是流程决定制度?还是制度决定流程?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在人们的意识中,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制度设计,但这恰恰搞反了。因为,这种不以流程为主体的制度设计,往往成了破坏流程化管理的原凶。由此可知,是流程决定了要配置什么样的制度,而不是相反。
六、 精英引导与民众的认同
社会或企业的发展,是由精英引导下的社会或企业运动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我说的运动,不是过去所说的运动,而是精神、思想互动,精英与民众融合的互动过程。我们也必须看到,精英引导也必须有民众道德的审议,如果缺少民众的道德的审议,必然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精英欲望的无制现象。民粹主义可以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但精英的欲望无制,也同样可以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因此,我们可以说,民主管理的要意不在于民众的决定,而在于精英决定前的民众的道德审议。这可以有效的防止精英欲望撕裂群体性价值目标共识。因为,社会道德是维系社会价值秩序的最有效的力量。
七、 走出精英与民众冲突的怪圈
近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进入了一个精英与民众价值观念冲突的时代。造成价值观念冲突的主要原因,据我个人观察是精英欲望无制导致的恶果。精英欲望的无制,又与我国缺少公民平权制度有关,也就是说,太多的特权培养了精英欲望,膨胀的欲望又培养了精英的霸权冲动,于是,精英的非理性欲望的暗流激荡在他们的创新思考中,和民众产生极为严重的价值观念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下大力气创新公民平权制度,让民众有效而又充分的表达社会道德追求欲望,破除精英利益欲望对社会的有害影响,使良知重新恢复到精英队伍。精英也应该主动调节自己的欲望,放弃专制思维模式,使之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其实,涌现在中国社会上的观念冲突,其本质原因就在于精英的观念带有强烈的个人利益欲望的特点,而忽略了民众利益。如果我们解决了不了精英与民众的价值观念冲突,轻了导致社会或企业发展的迟滞不前,重了则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走出精英与民众冲突的怪圈,就成了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我个人以为,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坏东西,但什么都有个合理空间的问题,超过了合理空间,再好的东西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东西,民粹主义是这样,精英分子也是如此,关键是要有相互间的平等制约。没有民粹的制约,精英就会大面积堕落,失去精英的超前引导,民粹也同样会坠入目光短浅、非理性的深渊,因此,我们必须认清民粹与精英各自存在的两面性,因为,不受制约,任何一方都可能坠入非性、缺良知的深渊,进而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八、 企业创新的误区:强制性引导
创新就意味着企业对社会的引导,但强制性引导必然导致社会的群体性反抗,比如,微软公司的新系统和卧得2007,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由此可知,企业创新对社会的引导,一定要实施软引导的策略,所谓软引导,就是在原有产品上加进创新的原素,让人们不经意间就接受了创新。但是,这不包括军工企业,因为军工企业有时必须强制性创新。军工企业如果不实施强制性创新,就可能导致创新迟滞造成的技术落后。
尊重客户是企业创新的命脉。离开这个命脉,创新的产品就可能造成推广受阻,造成创新性投入的浪费和技术的浪费。在世界上,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决策浪费和实际浪费,但却极少看到创新性的巨大浪费,因此,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应该改变创新观念,创造新的节约型创新观念,推动企业的高效发展。
九、 我国企业引领世界企业发展不是梦
我国企业引领世界企业发展不是梦,因为,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足可以让他们的后人在这个创新的富有金矿里挖个几十年。按我个人的理解,所谓创新就是过去智慧的升华,或者在过去智慧上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展开新发现、新问题。可以说,人类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就具有多大的创新能力。中华民族是个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企业引领世界企业发展不是梦!
2008年4月3日星期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