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现实出发,结合历史及未来一定时期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涵。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政治方面。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社会各个方面事业权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要求。
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形态——土地——必须坚定地坚持公有制,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和底线。在经济体制层面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台,协调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的作用,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的范围,使两者保持有机统一的关系,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可控程度内良性发展。
文化方面。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全面推动新型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构建和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思想观念。
政党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政治特征和体现。对于一切要搞社会主义的国家来说,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就算有多个工人阶级政党存在,也应该通过无产阶级大联合而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组织上实现工人阶级的真正全面大团结,工人阶级也只有实现真正的大团结才能避免被敌对势力各个击破,才能争取工人阶级的胜利,并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反映其它社会阶层利益的政党或其它社会团体民主人士,只要他们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是无产阶级可以团结联合的对象,就算是对于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坚持爱国主义的人士,也应该可以作为团结联合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团结最广大的社会力量,而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一小撮卖国汉奸,为集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中国崛起和中华复兴而奋斗。
社会方面。中国社会要由解放前的那种旧的社会形态转化为新中国建国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这中间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渡阶段。一方面,清除不适合社会主义的旧东西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另一方面,适合社会主义的新东西的建立需要一个探索的时间和过程。旧的社会制度已被消灭,旧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新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建立。但是,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中间还会出现一些反复,代表旧意识的社会势力不会心甘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还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跳出来闹事,代表新意识的社会势力要成为历史舞台的主导者,他们的成长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他们正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成长起来,而且旧势力越是嚣张反而越有助于新势力更快地成熟。
建立一种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特征的社会秩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要求。当然,和谐秩序也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序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本着从和谐的目的出发,通过有效地解决新问题,而达到一个新的和谐状态,以此反复推进,以致无穷。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社会和谐需要解决好民族问题,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政策。
以上五个方面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体现的论述。从这里也可以预测,凡是相对于上面的规定过左或过右的观点都是不合实际的,是自寻烦恼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