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
田忠国
2008年的雪灾、藏独、地震以及 8月8日 的奧运会,是人们近期关注的焦点,同时,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向世界证实:任何势力、任何灾难,中国人民都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也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如果脱离人民群众,事业就会受挫折,人民群众就会陷入观望、盼望中国共产党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地震灾难过后,重建汶川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重建汶川不会单单是家园的重建,而且,一定会是政治经济、精神文化、民主机制的综合重建。当然,未来十年也不是一个汶川的综合重建,而是全国性的,因为,灾难既是永恒的苦难记忆,也是总结历史,避免重复灾难的开始。
一、在未来二、三年内,中、西式民主之争将会更加激烈
在未来二、三年内,中、西式民主之争将会更加激烈,因为,随着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为自己利益合理性寻找理论根据的努力将会继续,甚至会因价值观念冲突导致更大的思想冲突,那时,当社会普遍意识到新的重大灾难将会不可避免的到来的时候,有识之士将会整合社会上的各种思想,寻找社会利益的杠杆点和社会利益合理的支撑点,寻求新的社会价值目标共识。
二、在激烈的争论中,将会出现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在激烈的争论中,当社会经受了不可承受之痛苦,并为之付出较为沉重的代价后,或许,到那时强势阶层才会意识到人民民主其实就是一个人人平权,人人都拥有诉求自己利益的权利,参与政治经济管理的权利,而不是“精英代理”的西式民主,剥夺人民的政治经济权利,进而意识到,人民民主是需要尊重人民的尊严和利益的,否则,社会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许,人类只有付出沉重的代价后才会自醒、自重的同时尊重别人,并从中学会让步的同时,学会平衡思想的支撑点。思想平衡的支撑点就是经济利益的合理化。
而这,恰恰是思想融合与发展的新契机。法国历史曾经上演的悲剧,就是中国现在与未来的镜子。可惜重视那面镜子的人实在不多。人类往往在最需要镜子的时候不懂得镜子的作用,懂得镜子的作用的时候又不需要了,这就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一再重复同一类灾难的原因。
三、在思想融合的过程中,将会形成新的价值目标共识
思想融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社会寻求利益合理区间的过程。当社会利益趋于合理时,也是价值目标共识接近形成之时。价值目标共识的形成,也意味着新的社会价值秩序的诞生,而维持社会公正合理的制度,就是对价值秩序程序化的一种规范。在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偶然读到 郎咸平 先生的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中讲了 王石 先生和批评 王石 先生的故事,其实, 郎 先生并非指责某个人,而是探讨一种社会现象,探讨的是价值秩序问题。比如,他说小布什要立法取消遗产费,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不同意了,说,那不行,那会使以后的青年竞争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利于社会发展。 郎 先生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个价值观念问题,所谓价值观念,就是社会的价值秩序问题。说到价值秩序,它就一定与社会责任有关,而社会责任的承担,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让渡自己的既得利益。现在有人一再提倡自利问题,并以为自利是天经地义的,持自利观点的先生,我看大多数早就得到了他们得到的利益,假如我也得到了既得利益,我也可能冒出自利的念头,但如果我看看我的父母、儿女和兄弟姐妹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一定会因为曾经偷偷产生过那样的念头而羞愧。因为,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还是人吗?如果一个披着人皮的人却没有人的思想感情,没有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怎么和其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
四、以人民民主权利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近一个时期,人们一直谈论继续解放思想,谈制度创新,但是,有的人谈思想解放、继续改革的时候,总是无法忘记自己的利益,好像只有维护他的利益才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如果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就是反对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若按他们的这种思路,所谓的制度创新、思想解放,就成了他们攫取社会利益的工具。我想,胡总书记说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一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相反,不是某些人所希望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说到底,制度创新就是要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下功夫,在党和人民群众荣辱与共上下功夫,这也必将是中国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
五、以制度机制推动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时代将会真正到来
以制度机制推动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是未来十年中国必将出现的新时代。因为,制度机制将是形成国家意志、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既要克服震灾给中国带来的困难,也必须通过思想论争,克服价值目标矛盾甚至冲突带来的困境,其间,或许不可避免的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但我坚信,一个以制度机制推动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时代将会真正到来!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当一个社会不能通过思想论争实现价值目标共识的时候,社会代价或许是世界最好的教材,也是教育人类的最佳途径。但愿社会代价不会太大,更希望通过思想论争达到共识,避免社会代价的发生。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