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和小仁》
胡宗翰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成都
他们把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抛在一边,成天大讲儒家学说。好吧,就让我们来讲讲儒家学说吧。
儒家学说的核心只有一个字:仁。
可是,有两种仁:大仁和小仁。
大仁是面向人的集合体,是对全体人民负责,是爱全体人民,这种仁爱要能够实现,就不可以去面向一个又一个的单独的个人,而应该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宏观把握,从路线方针政策上面去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拿大气魄出来,把所有的仁爱和聪明才智全部倾注在路线方针政策上。越是上层领导人,就越是应该去体现这样的大仁爱。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惠及苍生。
小仁是面向一个一个具体的单独个人。这种仁,儒家鼻祖孔老二称为妇人之仁。妇人之仁没有什么不好,而且也是需要的。没有小仁,没有妇人之仁,上面的大仁制定的体现大爱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落实。但是,小仁是基层组织的事。
至于通过施行小仁做秀,那就等而下之,不在讨论之列了。
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大地震前些时候,偶然在网上的评论中,看见一个崇拜西方价值观的“民主逗士”发表的一条评论。他是这样来攻击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他抓住马克思和毛泽东的家庭做文章,从个人生活方面泼污水,然后又说马克思和毛泽东的子女都很不幸。于是得出结论说,这些只会高谈阔论的革命领袖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得到他们的好处,他们连自己身边的人都解放不了,居然要解放全人类,谁愿意相信啊?然后这位“民主逗士”把他的论述提炼成为这样一句话:马克思和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在一对多的场合他们是伟大英明的,可是在一对一的场合他们却连普通人都不如。
我读到此文的时候,首先是感到悲哀,甚至悲凉:马克思才华横溢,聪明过人,而且知识渊博,如果他要挣钱,亿万富翁不在他的话下。可是他却选择了探索真理之路,宁愿终生贫困。他的三个孩子都死于贫困。稍有良心的人,面对如此伟大的人格都肃然起敬,而且高山仰止,心景仰之。可是居然有如此心地卑劣之辈,不但毫无见贤思齐之心,反而拿这些事情做为攻击我们心中伟大人格的靶子。至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事迹,人人皆知,我实在心里难受,不想再说了。
我只想说一件事:毛主席的亲生女儿李讷,现在也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员,成了看不起病的人。是啊,毛主席这么伟大的领袖,是连自己身边的人连自己的亲人都没有得到他的好处啊。
江青想为李讷物色一位理想的对象,可是毛泽东有言在先:希望子女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李讷没有和高干子弟结婚。
我们来看看现在那些大官们,他们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肥得流油?他们的子女哪一个不是捞得撑得车儿载来船儿装,车儿载不尽,船儿装不完?是的,他们在一对一的场合干得好漂亮哟。可是他们有脸面对江东父老吗?他们敢面向那个“多”吗?
这位“民主逗士”提出的所谓一对多和一对一,就是我上面说的大仁和小仁。我由此也更加看清楚:那些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们,没有一个懂得大仁。他们全部是只知道妇人之仁的可怜之徒。
“蓬间雀”,是毛主席对这些人的称呼。
我真的很难受,本来还有话要说,心里不好受,算了,不说也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