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缺少自己的价值标准
田忠国
打开书籍或者打开各种媒体,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扑面而来,让人困惑自己身处何处。回望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创造价值标准的古老的大国,因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不仅有孔、孟之言,老子之说,而且还有独特的中国式佛教,创建了中国数千年的社会价值秩序(包括“易”文化),或者叫中国文化,特别是“易”文化,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程序逻辑和价值逻辑自证假设是否正确的先河。中国共产党诞生,又有了毛泽东为代表和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文化,开始了中国新文化革命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文化,公与私、利他与自利成了价值判断的分界线,而以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为代表的党文化,在模糊了公、私、利他与自利的界线的同时,为占大便宜在必要时应该吃点小亏。有人认为,毛、刘之间的矛盾是权力争夺的矛盾,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矛盾焦点就在于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再进一步说,他们之间的权力之争,实质上是为了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主导中国社会,因为他们清楚,推广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是权力。
在那个历史时期,因为中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在政治上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既便是毛泽东的敌人,也衷心的赞美毛泽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任何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要想获得世界的尊重和“世界的话语权”,一切为人民的价值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而社会的利他主义也是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系,因为,对于政府而言,没有一切为人民的价值体系,就没有执政党的执政观,也就是说,执政党就不知道为谁执政,怎么更好的为谁执政,而没有利他主义,社会就缺少内聚力、向心力和协同作战,共同奋斗的精神。汶川地震后的抢险救灾,再一次证明共同的价值目标是协同作战,共同奋斗的关键所在,而自己的价值体系,不仅是战胜困难的内在动力,也是获得世界尊重,获得世界话语权的前提条件。
但是,作为最富有创造社会价值体系能力的古老国家,为什么在近三十年中缺少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了呢?第一,社会经济利益差距拉大,撕碎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因为,价值观念是经济利益催生的产物。第二,缺少维护社会经济利益合理化的制度机制。而导致缺少维护社会经济利益合理化制度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人民平权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机制,因此,不论是思想解放也好,改革开放也罢,都必须在人民平权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上下功夫。第三,由于人民群众缺少改革开放的参与权、思考权,社会价值秩序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被弃置一边,其制度秩序成了某些人攫取社会财富的工具,因而导致制度缺少大众约束力。因为,制度秩序如果离开社会价值秩序,偏离甚至背弃人民的意志,制度的价值目标整合作用就会荡然无存,并且,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制度偏移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度秩序成了某些人攫取社会财富的工具。第四,由于“精英”自私的原因,为寻求、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并寻求扩大利益的理由,用西方的价值观念破坏中国共产党奋斗了几十年构建起来的价值体系。我以为,这就是中国为什么缺少价值标准的原因。
因此,我以为,中国应该以灾后重建为契机,重构以人民平权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参与和管理的价值体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抓住机遇中国就获得了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