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问一句:“您怎么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5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了南京中山陵,第二天,吴在会见高层时表示反对“一边一国”。于是,有人认为两岸关系已经“雨过天晴”。
是否雨过天晴还要来着看,但是我坚持认为,我党在处理两岸关系的问题上,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进行体制、素质的竞争!
以前,海峡两岸的较量长时间是军事的竞争。双方围绕岛屿有过5、6次大规模的交战,零星的海战、空战更是有几百次以上,在热战的同时,双方你追我赶的进行着军事竞赛。双方的热战在1970年以后逐步冷却了下来,1979年,象征性的炮击金马停止了,隆隆的炮声沉寂了下来;
其后,小平同志定下了拼经济的思路,20多年过去了,大陆的经济能力也是全面超越了台湾,经济实力的提升又带动了军事实力的提升。
2007年,台湾对大陆顺差在420亿美圆以上;军备竞赛在21世纪的头几年也分出了结果,当大陆的WS、DF、HN、CF、YJ覆盖台湾全岛时,宣告台湾除了核武器之外再发展任何军事装备都不足以决定胜负。我感觉,现在台湾就是被大陆栓上链子的狗,尽管还能咬人,但是掀不起大浪了。
但此时,双方几乎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结束敌对状态”,实现海峡的和平。
和平了,不是没有较量,但是竞争的形式变了,变成了体制的竞争、素质的竞争,这是一条布满经济的道路。
在军事较量的情况,大陆是立与不败之地的,台湾方面断然不会武力反攻大陆,大陆方面只要不想求胜,一定是不败的;随着大陆军事实力的发展,法理台独已经不是危机而成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契机。
但是,在体制、素质的竞争环境下,庞大军事力量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比我们更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有过。大陆方面在这场竞争中,有胜的希望、也有败的可能!
笔者在马英九逐步走到前台时就指出,马英九更加危险、国民党更危险!陈水扁的群众基础就是台湾岛上千八百万人,民进党只图偏安;而马英九的粉丝恐怕就不局限于一些岛民了,国民党也一定包藏着经略中原的野心。
在3.20马英九胜选后,美国总统立刻加封“世界民主的灯塔”,在5.20就职典礼上,马也是厚颜无耻的接受加冕。这灯塔虽说是世界的,但是好象离大陆更进一点,其光亮已经引起了一些骚动。
在吴伯雄在南京期间,有人打出了“伯雄,你好”。能受到“XX,你好”式的欢迎,老吴是第三个人,待遇不低呀!
当然了,道路也不一定是自选,也有必然的因素。竞争的本质还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较量,老毛拼军事、老邓拼经济,已经占了上风,下一步如果是选择激烈的手段,军事打击、经济制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想和平统一,就只剩下拼体制、拼素质了。
当然了,布满荆棘的路也不一定是走不通的路,争取一个“一帮一、一对红”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
关键是,做好准备了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