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个月,一场旷日持久的“奥运运动”就要被北京奥运会推向它的巅峰了。
经过伟大的改革开放设计师精心设计,中国人民已经幸运地与令人厌恶的政治运动“告别”了三十年。但是,不知后继者们背叛了还是发展了设计师的理论,自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后,中国又足足搞了八年办好北京奥运会这场政治运动。以时间而论,相当于打了一场抗日战争;如果当初奥运会定为五年一届,这场运动就要搞到2010年,相当于搞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说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开办是一场政治运动,并不是有人故意要扣政治帽子,而是因为官方一直宣传说,办好奥运会能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不要说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解释,就是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普世价值理解,爱国主义、爱国热情无论如何都属于政治范畴。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是全民动员,大造其势地搞这种政治范畴的东西,是完全符合过去中国政治运动标准的。
自从古希腊发奥运会之轫数千年来,不论哪个国家举办的任何一场奥运会,恐怕都没有像这次北京奥运会一样,被官方赋予如此重大的政治意义。那么,办好一届奥运会,真正能够激发爱国热情,真的就是爱国吗?
也许是吧,毛泽东时代,中国乒乓球队多次蝉联世界冠军,一扫中国历史上体育落后的状况,让全球华人进一步扬眉吐气,让傲慢的西洋人再也不敢以“东亚病夫”蔑视中国人。不仅如此,还用一个小小银球,巧妙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一举突破了帝国主义的长期封锁,为D氏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平台。因此,说那时的中国乒乓球队爱国,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所有这些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中国办了一场特别能激发爱国热情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恰恰相反,中国最初参加的多届世乒赛都是外国举办的,只有在中国乒乓球队打遍天下无敌手时,人家才心悦诚服地来中国参加世乒赛。这说明,体育运动能否激发爱国热情,关键在你的竞技水平,不在你办不办一场运动会。同时也说明,体育是可以作为政治斗争工具运用的,运用得好,不仅能够激发爱国热情,还能直接为国际国内政治斗争服务。
虽然毛泽东时代有过“乒乓外交”的盛事,但这是具有很大偶然性的,只有毛泽东这样炉火纯青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才能捕捉这样的机遇,做出震古铄今的政治大手笔。除此之外,纵观古今,横览全球,还很少看到把重大国际政治斗争押注在一场体育运动上的。因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爱国,是直接维护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而体育毕竟与国家的根本利益之间还有那么一段距离。那么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何在?这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主权不被侵犯,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道德等优良传统不被颠覆。把这些攸关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东西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加以维护,就是爱国,否则就是不爱国,甚而是卖国。如果以此为标准考察一下北京奥运会,真不知办与不办同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究竟有多大关系。难道办了这场奥运会,国人突然之间全都会变成右派们公然蔑视的“爱国贼”?国家一夜之间就能强大起来?西方一下子都成了“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就不再觊觎我国的领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主权?也不再颠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道德传承?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圆“大国崛起”的美梦,何不就一年办它一个奥运会?或者干脆再争一点气,在奥运会之外另起炉灶,搞一个比奥运会更有影响力的全球运动会?这样岂不比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打转转更能显示国力、国格和国威?更能体现爱国精神?可见,将奥运会提高到激发爱国热情的高度,实在是荒谬的牵强附会和上纲上线。
既然奥运会没有如此广大的神通,那么八年来为什么一直要大造奥运之势,将北京奥运会空前政治化呢?看来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事。
人们不妨回首一下世纪之交北京申奥前后的国际国内政治背景。当时,我国的“入世”谈判正处于艰难而关键的时刻。一些人从“改革开放”的逻辑出发,为了使中国永远不走毛泽东时代的回头路,为了给国际大老板当个胯下讨生活的买办,生死要把中国绑上WTO的马车被人拖着走。而人家则摸准了这些人只求加入不顾后果的心态,拼命杀价。于是大量的经济主权就在谈判桌上拱手送给了人家。不仅如此,还发生了我银河号远洋轮横遭检查,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横被轰炸,我南海执勤飞机横遭撞毁,我神圣领土钓鱼岛横遭侵占等一连串主权被侵事件。更有甚者,为了换取美国对“入世”的支持,有人竟拿国格作赌,屈尊枉驾地送上门去给人家“消气”。所有这些,激起了举上下一片真正的爱国热情,并以我驻南大使馆被炸为突破口一下子迸发出来,严重搅扰了一些人单相思的中美蜜月梦。面对这场爱国热潮,这些人既没有设计师的铁血手腕,又不愿在出卖国家主权上改弦更张,于是摆出一付非常“理性”的面孔,说什么学生读好书,其他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软硬兼施,硬是把个轰轰烈烈的爱国热潮给消解了。这次爱国热潮虽然没有酿成大事,却也在一些人心目中重重涂上了一笔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一劳永逸,他们不得不心有余悸地另谋万全之策。
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第三条说:“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哦,原来如此,体育运动不仅可以用来进行“乒乓外交”,还具有把“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的神奇功效,也就是说可以让年轻一代玩物丧志而不再关注国家命运,或者说能够以此“爱国热情”消解彼爱国热情。也许正是从这里得到启示,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办好北京奥运会的政治运动就诞生了。
自从有了这个北京奥运会,加上搞好学习和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爱国的伟大理论创新,这些年来,国内只要稍微有点爱国的风吹草动,这两大法宝都要被祭上一番。2005年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一股反日风暴时,有人就说“过激行为不是爱国”,再次告诫人们要把爱国热情用到学习和做好本职工作上去,同时媒体上又掀了一个奥运小高潮。今年反藏独和抵制家乐福的爱国热潮暴发后,有人又提出要“理性爱国”,重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老调,奥运声势更是造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把奥运政治化,无非是为了误导爱国热情,转移爱国视线,消解爱国意志,掩盖某些人的卖国行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国内有人想把北京奥运会政治化,国际上的反华势力就来了个“投其所好”,把北京奥运会国际政治化。人家拿定你在政治上输不起奥运,就偏拿奥运来提高勒索中国的筹码,挑起藏独势力闹事,抵制北京奥运会,破坏圣火传递,要你为他们的经济不景气买单,并进一步实现肢解中国的图谋。殊不知如此一来,反倒首先在海外华人中激发起一股护圣火、反藏独的空前爱国热潮,并迅速蔓延到国内。接着汶川大地震爆发,一股以抗震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更大规模的爱国热潮接踵而来。本来是要误导、转移和消解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反而使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凝聚起来。无论是国际上的反华势力,还是国内某些人,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08-6-6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