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待历史中个人作用问题的态度
注意到这样几点。
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从这里可看出,毛泽东一般是把个人的作用置于次要地位的。略作扩大一点范围,那就是一般把精英置于次要地位的。
毛泽东在谈到历史上党内不同时期的思想斗争问题时,从来不针对个人,在提到具体的人名时也是用来表示以该人名为代表的某条思想路线,或表示某个派别搞的小团体。
对于历史中出现的错误问题,毛泽东是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来进行处理的,重点在于纠正思想方面的错误。处于具体的人的处理,一般来说,只要愿意并能够改正思想错误的,可以继续从事适当的工作。对于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的,或不愿纠正思想错误的,但只要不对抗组织决议,也可以调整工作就行了。对于拒不改正错误还对抗组织决议,那处理要适当严一些而已。
从这些可以看到,对于历史中已经发生过去了的事情,毛泽东是不把追究个人责任这种事情看做大事的。毛泽东主要从“面”上看问题,也就是从共性的,从普遍性上看问题,提到个人这个“点”的时候往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已。
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喜欢把某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全部栽倒个别领导人头上,好像只要给这个领导人一个极负面的评价,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似的。这种思维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好像以为只要国家主席下一道圣旨什么的,就可以把全国的贪污腐败坏分子全部解决似的。或者说,好像只要国家主席一声令下,全国人民就会起来搞群众运动似的。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特别突出个别领导人的个人作用,可以说,这种思维方式是与毛泽东看问题的方式相反的。
对于某种错误思潮的兴起,从唯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必然存在这种思潮兴趣的社会基础,要解决这种思潮问题,不是说简单地把其中几个代表人物关押起来或者肉体毁灭了就能解决问题的,只要这个社会基础不改变,就会不断地产生这种思潮的人出来。要根本地解决这种问题,只有根本地对社会基础做必要的改变才行。但一般来说,改变社会基础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整个改变的过渡时期内,与这种错误思潮的斗争就必然持续着,要有这种思想准备。要注意的就是,在整个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适时适当地调整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斗争的实效。那种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一味地以为只要简单地照搬某种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显然是肤浅的。
毛泽东坚持的群众路线也体现了这一点,走群众路线就是善于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出来,也只有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着手,提出适当的政策,才可能抓住群众的视线,才可能争取到群众的支持拥护。不管精英个人如何能干,只要争取不到群众,这样的精英是绝对成不了大事的。别看有些精英蹦蹦跳跳挺欢腾的样子,但很快就会成为历史的过客而已。从这个方法,也可以看出一些精英的前途。
一般来说,在思想斗争中,已经明确地持有左的思想或者持有右的思想的人都是很难根本改变的,其实主要争取改变的是那些多数的还处于中间状态的群体。对于左的或者右的人,主要采取适当利用的策略,或者使其维持某种状态,当然,其中少不了一些打打拉拉之类的动作。
毛泽东无论有什么大动作,事前是要做总体评估的,只有做好这个工作,才能制定适当的策略,推动事情向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和目的前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