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妖魔化文革
文革结束之后,精英们就开始反思、否定文革,后来,直至发展到妖魔化文革。精英们在妖魔化文革的同时,还大力宣扬传统的儒家文化。精英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决不仅仅是在报复文革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愚民,就是为了使中国再一次儒化。只有被儒化了的中国人民才能被愚化,只有被愚化了的中国人民才能够被奴化,只有奴化了的中国人民才能够顺从地接受精英们的剥削与压迫。这一点,文革的目的和作用已经体现得非常清楚了。
当年的那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衷心拥护,广泛参与?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唤醒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热情,改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民主意识,培养广大工农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消除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养成的顺从意识;造就了敢于反抗剥削、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提高了爱国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民族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由于长期受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和洋奴买办文化的荼毒,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买办势力的剥削和压迫,有些中国人的精神变得麻木不堪,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更丧失了敢于反抗剥削、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鲁迅笔下的那些围观中国人被日军抓住砍头并高声喝彩的中国人和南京大屠杀中丧失了反抗、甚至是逃跑勇气的中国军人,就是精神变得麻木不堪,丧失了国家、民族意识,丧失了反抗精神的那些中国人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许多中国人的精神变得麻木不堪,丧失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丧失了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精神,才造成了中华民族的长期挨打,才造成了广大工农群众长期受奴役的悲惨命运。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中华民族若想不再挨打,若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广大工农群众若想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就必须改变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热情;培养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广大工农群众敢于反抗的精神;树立起现代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华民族民族的凝聚力。
先秦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在极少外来威胁和内部强力约束的情况下,文化自由发展,蓬勃向上,充满活力。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思想异常的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到了西汉时期,雄才的汉武帝却做了一件贻害中国人至今的蠢事,那就是采纳儒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以国家政权的力量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如今有人撰文,说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华民族衰弱的第一罪人,这一结论实在是委屈赵匡胤了,也实在是抬举他了。得出这个结论的人,可能根据的是:一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汉族王朝中地域最小的王朝,尚不及大唐全盛时的一半;二是宋朝在立国不久,正处在上升时期,就被北方的契丹人和西北的党项人所打败,只得以向契丹人和党项人“输币”的方式来换取民族的生存,这种做法实在是过于耻辱,而且,宋朝没有像汉朝那样,在后来得以复仇;三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曾两度被北方的女真、蒙古所灭,开了汉民族被整体征服的先河;四是在赵宋王朝时期,中国的儒家文化发展到了极致,产生了“理学”,严重摧残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改变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宋太祖赵匡胤是导致中华民族衰弱的千古第一罪人的这个结论,其实是不正确的。导致中华民族衰弱的祸根,早在赵宋王朝出现一千多年前的西汉王朝时就已经种下了,亲手种下这个祸根并真正导致中华民族衰弱的第一罪人,应该是那位被后代汉族人称颂不已的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对匈奴屈辱的“和亲”政策,对匈奴进行了长期军事反击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汉武帝确是汉族皇帝中少有的一代雄主。正是有了他,才有了以后的汉人、汉族、汉字、汉语等种种称谓。那么汉武帝是如何导致中华民族衰弱的?汉武帝又是怎么成为导致中华民族衰弱的第一罪人的?汉武帝在军事反击匈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并没有乘胜追击,除恶务尽。而是采纳了儒家学者的建议,罢兵息征,与民修养生息。这一战略暴露出了汉武帝小胜即骄,小富即安,沽名钓誉,没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弱点。非但如此,后来汉武帝还就军事反击匈奴造成的生产下降,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等问题写下了内容深刻的检讨书----罪己诏。同时汉武帝也发现到了儒家文化在侵蚀人们血性、麻痹人们精神等方面的主要功能,认识到了儒家文化对维护小农经济的社会秩序,特别是维护皇权的重要作用。因此汉武帝才顺应儒家学者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文化大革命,把儒家思想确定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中国人从此开始被迫服用儒家文化这剂“软化水”和“麻醉剂”。经过长时间的服用,大多数的中国人终于普遍得了软骨病,精神也普遍受到了麻痹。由于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主张非常适合当时小农经济的社会现状,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却侵蚀掉了中国人的原生血性,造成了中国人性格的文弱不武。缺少了血性的中国人也就此丧失了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勇气。“愚忠愚孝”、“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道德又麻痹了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人丧失了正常的思维能力,丧失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丧失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与勇气。儒家文化经典之一的《孝经》,就是这样要求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连发肤都不可毁伤的人,还能指望他为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维护民族的利益、为维护公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吗?更何况有时还需要献出生命呢?于是用逆来顺受、唾面自干、忍不能忍之事来维护自己的“发肤”,使其不受毁伤的办法,就成了大多数懦弱不堪、精神麻木的中国人的首选,中华文化早期的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就此消失殆尽了。加上私有制下的小生产使中国人丧失了社会公共精神和民族整体意识,久而久之,中国人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由于社会公共精神和民族整体意识的消亡,在许多中国人的眼中,也就没有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等社会公共利益,剩下的只有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家族利益等私利。而且,人们为了扩大自己的私利,又不断地你争我夺,于是,“窝里斗”又成了许多中国人的“光荣传统”。随着后来匈奴、鲜卑、羌、羯、氐、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渔猎、游牧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中原汉族政权挨打的历史就从此很少中断,并有了两次被渔猎、游牧民族整体征服的屈辱历史。
自汉武帝之后,不但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的统治者,就连外来的入侵者都认识到了儒家文化对维护统治者利益的重要作用,因此始终把它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满清入主中原后,也没有例外。由于儒家文化这剂“软化水”和“麻醉剂”的功效实在是太强了,强悍的满族人在“服用”一段时间后也被其软化了、麻醉了,终于也重蹈了汉族政权不断挨打的覆辙。长期的“软化教育”和“麻醉教育”以及不断地挨打,最终导致许多中国人的精神和意志彻底的崩溃了。麻木不仁,懦弱不堪成了那时许多中国人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里,民族畛域,国家观念彻底的丧失了。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军事入侵、经济入侵而来的文化入侵,经过与中国传统的、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又产生了更为腐朽的“有奶便是娘”这样的洋奴买办文化,培养出了大量的洋奴买办和汉奸。后来的仁人志士们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长期挨打的原因时,也发现了导致中国人丧失民族血性和精神麻木的真正原因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于是在挽救民族危亡的“五*四运动”时期,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试图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行革命。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外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还需要用儒家文化来继续软化中国人的意志,麻醉中国人的神经。所以,在他们的共同维护下,“孔家店”始终没有被打倒,而且还在继续控制着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因此,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也始终没有真正地成功。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才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也开始了不断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崭新的文化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经过十七年的建设,新的文化的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旧文化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仍然还在某些方面发挥着作用,还在影响着人们思想与行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并还没有根本改变。而且“文革”前,宣扬封建迷信、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愚忠愚孝、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还继续占据着大部分的文化市场和舞台;与“有奶就是娘”同理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哲学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这些东西仍在继续毒害着人们的思想,麻醉着人们的精神,侵蚀着人们的血性。党内也有些个别的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在继续着这种行为,如刘少奇就要求党员“要自觉地做党的驯服工具”。中国若想强盛,中国人若想不再挨打,广大工农群众若想不再受奴役,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行彻底的革命,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正是大多数国人血性的缺失、性格的懦弱、精神的麻木、意志的颓废,才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数不清的苦难,才使广大工农群众遭受了几千年的奴役。精神力量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力量是万万不能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人民军队靠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用劣势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强大的国内外敌人;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保卫现代化建设成果上,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和大寨人“战天斗地”的顽强精神在工农业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科技工在“敢想敢干”、“破除权威思想”的鼓励下,大胆尝试,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科研成果;广大工农群众也正是凭着“造反有理”的精神,才将官僚资产阶级彻底打翻在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打败装备优良的印度侵略军、打退武装到牙齿的苏修侵略军,就是因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阳廷安和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于庆阳冲在最前面,靠温柔,靠理性,靠“温、良、恭、俭、让”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一场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旧知识分子走上新知识分子道路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话,那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热情,增强民主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培养敢于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精神,树立现代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全民族的思想启蒙运动。
总之,如果是站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管你是如何地去讴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都是不过分的。文革对于广大工农群众来说,是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它使广大工农群众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增添了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勇气。但是,如果站在官僚、地主和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汉奸、洋奴、买办的立场上,那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疑就是一场浩劫。因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而觉醒了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再也不会顺从地接受他们的剥削和压迫,再也不会任凭帝国主义的奴役而不敢反抗,再也不会任由那些精英们投靠帝国主义充当汉奸、洋奴和买办,重新骑在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头上了。因此,精英们若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就必须首先使广大工农群众奴化;若想使广大工农群众奴化,就必须首先使广大工农群众愚化;若想使广大工农群众愚化,就首先必须使广大工农群众儒化;如何使广大工农群众儒化,那就只有将文革妖魔化了。如果真的那样,不但广大的工农群众要重新被奴役了,而且所有甘愿做中国人的人也都将下地狱了,所以,精英们妖魔化文革的行为才得到了他们外国主子的一致喝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