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林语堂”
以上这段话,是笔者在互联网上第二次看到被人引用了。引用者的意思大抵是在面对网友们对正义的呼吁和对丑恶的挞伐理屈辞穷后,恶毒地贴上这句话。大意是,网友们在现实中本是“最底阶层”的小民,可能连肉都吃不起,居然对统治阶级需要关心的问题关心起来了,实在是忘了自己的生存八字。
这句话中流露出的以百姓为不应有思想、不应有议论的视角,实在是让人愤怒的。但是,笔者又有些怀疑,这话是林语堂说的么?我对林的作品读得很少,印象深刻的是《鲁迅之死》和《苏东坡传》。
《鲁迅之死》中,林语堂对曾经与他“疏离者二次”的鲁迅在文中极具推崇,称“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两人之间的纠葛唯有“党见”二字而已。所谓党见,不过是“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与林追求幽默的名士之风不同。就《鲁迅之死》中对鲁迅的理解来说,林语堂可谓战士的知己:“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这样一个曾经与鲁迅同列民盟首脑人物去呼吁国民党当局释放政治犯,在杨杏佛被刺后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葬礼的人,怎么会反对最底阶层的小民去思考呢?从《苏东坡传》和林语堂其他的作品中,都反映出了他的平等意识,甚至以为无政治知识的女性从好人坏人的角度来判断大臣的优劣或者裁判有罪无罪也许更有意义。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写出那样刻薄的语言呢?
上网搜索了一下,果然,引文者多说是林语堂说的,却不说林语堂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说的,唯有一说是出自《吾国吾民》。但是,在《吾国吾民》中非但没有这句话,却提到了“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唯有社会最底的阶层,才能够感受到最深刻的苦难,才对苛政或者有法不依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着更深切的认识。
那么,这句话不是林语堂说的,是谁说的呢?可能只有引用者自己知道了。私下以为,就算是林语堂同时代人说的,也不大会是胡适,因为胡适虽然被鲁迅批为“能言鹦鹉毒于蛇”可还总要些民主自由的脸面,只有下作于“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以下的家伙才说得出来这样无耻的话语。盖因“乏走狗”们,哪怕是饿到精瘦,依旧改变不了见了所有的阔人都驯良,见了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本性。尤其对敢于p平视阔人、乃至于对比出阔人无能的穷人和竟而打了乏走狗的穷人,乏走狗们是从心底里痛恨的,痛恨中又有着恐惧,于是总要扯上几个名人来充门面。
看来林语堂先生光幽默是不管用的,只要你不打这些乏走狗,这些乏走狗总会找上们来,或者仗你的势而污你的名,或者啃噬你的尸骨。所以呢,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人,应该起来打这些冒林先生名字的乏走狗。不喜欢那句话的人,也咬知道该打的是造谣的乏走狗而已。
以上这段话,是笔者在互联网上第二次看到被人引用了。引用者的意思大抵是在面对网友们对正义的呼吁和对丑恶的挞伐理屈辞穷后,恶毒地贴上这句话。大意是,网友们在现实中本是“最底阶层”的小民,可能连肉都吃不起,居然对统治阶级需要关心的问题关心起来了,实在是忘了自己的生存八字。
这句话中流露出的以百姓为不应有思想、不应有议论的视角,实在是让人愤怒的。但是,笔者又有些怀疑,这话是林语堂说的么?我对林的作品读得很少,印象深刻的是《鲁迅之死》和《苏东坡传》。
《鲁迅之死》中,林语堂对曾经与他“疏离者二次”的鲁迅在文中极具推崇,称“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两人之间的纠葛唯有“党见”二字而已。所谓党见,不过是“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与林追求幽默的名士之风不同。就《鲁迅之死》中对鲁迅的理解来说,林语堂可谓战士的知己:“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这样一个曾经与鲁迅同列民盟首脑人物去呼吁国民党当局释放政治犯,在杨杏佛被刺后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葬礼的人,怎么会反对最底阶层的小民去思考呢?从《苏东坡传》和林语堂其他的作品中,都反映出了他的平等意识,甚至以为无政治知识的女性从好人坏人的角度来判断大臣的优劣或者裁判有罪无罪也许更有意义。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写出那样刻薄的语言呢?
上网搜索了一下,果然,引文者多说是林语堂说的,却不说林语堂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说的,唯有一说是出自《吾国吾民》。但是,在《吾国吾民》中非但没有这句话,却提到了“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唯有社会最底的阶层,才能够感受到最深刻的苦难,才对苛政或者有法不依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着更深切的认识。
那么,这句话不是林语堂说的,是谁说的呢?可能只有引用者自己知道了。私下以为,就算是林语堂同时代人说的,也不大会是胡适,因为胡适虽然被鲁迅批为“能言鹦鹉毒于蛇”可还总要些民主自由的脸面,只有下作于“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以下的家伙才说得出来这样无耻的话语。盖因“乏走狗”们,哪怕是饿到精瘦,依旧改变不了见了所有的阔人都驯良,见了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本性。尤其对敢于p平视阔人、乃至于对比出阔人无能的穷人和竟而打了乏走狗的穷人,乏走狗们是从心底里痛恨的,痛恨中又有着恐惧,于是总要扯上几个名人来充门面。
看来林语堂先生光幽默是不管用的,只要你不打这些乏走狗,这些乏走狗总会找上们来,或者仗你的势而污你的名,或者啃噬你的尸骨。所以呢,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人,应该起来打这些冒林先生名字的乏走狗。不喜欢那句话的人,也咬知道该打的是造谣的乏走狗而已。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