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离5·12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已有半年零3天了,不知道那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特别是那些孩子,不知道他们的“教室”是否安全,是否暖和,是否……
花盆碎了,花还在,生命还在,希望还在。所以,我们将一直惦记着灾区的每一位同胞,一直惦记着……
附文:
为孩子们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
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孩子不幸遇难。当人们都在为那些死去的孩子悲伤和惋惜时,又有多少记者去挖掘其深层的原因呢?仅仅是因为发生地震时,孩子们都在上课吗?
在各大媒体中,《南风窗》记者李北方的深度报道《为什么,垮塌的偏偏是学校?》,较早注意到学校倒塌的问题,他从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闻角度阐释了这个原因,并通过结合现场的观察与专家的见解,逐层深入,启发了社会对豆腐渣工程的深刻思考。
没错,正如这篇报道中所写的:在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中,许多房屋垮塌,但当时在地震中保存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按照日本的防震规划,学校的建筑防震级别最高,各级政府都把学校辟为临时避难所。地震发生的时候,政府会组织居民搬出自己的房子,到附近的学校集中避难。
可是,在中国呢?在聚源中学及其他在地震中不堪一击的学校当中呢?
多位专家表示,根据国际结构设计规范,重公共轻私人、重人多轻人稀的普遍理念,学校较之于政府大楼明显属于公共人群的重要建筑物,那么,学校倒塌的程度应该更轻。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在《为什么,垮塌的偏偏是学校?》中,记者李北方从“鞭炮响起”、“他们是幸运者”、 “ 生死一瞬间”、“民房都没垮得那么厉害”、“学校的建筑标准”几个方面,逐步深入,带着读者一起寻找和思考悲剧发生的人为原因。
我们看到,聚源中学的整座教学大楼倒下了,但并非全校破坏程度都一样,教学大楼旁边相距不远的实验大楼,受损程度较为轻微,结构大致完整。差距这么大,这怎么可能呢?
“聚源中学的救援行动结束后,群众开始走向废墟,仔细查看建筑物的质量。一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对建筑比较了解,他指着折断的房梁给周围的人解释:房梁中只有两根主筋,虽然够粗,但数量太少,至少需要三到四根,且有一头没有弯;二排筋粗度不够,应该与主筋一样粗;箍筋太细,直径只有6毫米,应该是12毫米。”这又作何解释呢?
正如文中所写的:其实,学校用房的低劣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这不单涉及设计与施工的问题,地震把这个问题更激烈地甩在了人们面前。
在这篇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抗震设防烈度只是理论数据,实际操作中,当抗震度达到一定程度,每提升一级抗震度要花费整个工程几乎一倍的价钱。而不管是砖混结构还是框剪结构,如果统一抗震级别是6级,那么在相同的地震烈度下,不管是砖混还是框剪结构,都不能倒塌,这是设计规范的要求。所以,如果抗震要求相同,对结构级别较低的砖混结构,抗震设计要做的工作比框剪结构要多得多。
面对一处处彻底垮塌的教学楼,记者无法判断它们是否都符合抗震设计标准,也无法分辨出,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废墟里,究竟哪部分设施是为达到同级别抗震标准而比框剪结构的建筑物多做的工作。当然,所谓的答案,我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5·12已经过去,我们也不想再有悲伤、同情和惋惜了。今天,我们所想要的,只有一个郑重的承诺:为孩子们建一所震不垮的学校,当地震来临时,我们都能有所信任的去学校里集中避难。
注: 此篇文章写于11月15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