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论坛“某派”向何处去?答[ 山关望 ]曰:去看右派向何处去 文章系列之三——修罢栈道便陈仓
今天忙,就写短一点。余待日后。
[ 山关望 ]文章的第二大点,是大讲其变、“顺‘势’而变”。
乍听起来,——如果离开社会主义真理的确定性,离开改革起点上左右都曾极力证明“自己是社会主义的保护神”,那么,不会听出[ 山关望 ]话中的玄机,更不会发现其中有什么错误,——更听不出他在回避什么。
人们不会健忘(除了不了解20多年前争论的年轻人),从当年“实践标准”,到“改革倡导的前提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再到“改革的‘十个如果’”……其中,都是讲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并且,当时精英们这一切,都是针对和批评左派的。有一句更为斩钉截铁的话是这样“镇压”左派的:“左倾才是对社会主义的破坏,只有改革才能坚持公有、共同富裕、才能有有效的监督而消除腐败”。
那时,全国人民听到某些精英改革者发誓、赌咒:“我们的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制,坚持共同富裕,就是让社会消除不正之风(比之毛泽东时代),社会会更清明……如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怪‘四人帮’……”等等。
如今,改革开放30年,全党全国在总结这30年,而[ 山关望 ]一点不讲“实践检验”,不讲当年的政治允诺兑现得如何,不讲社会主义贯彻得怎样,不讲什么叫不合时宜,是不是社会主义不会时宜?为什么不合地宜?……而大讲其“变”,就让人疑窦顿生:精英们是不是已弃“栈道”,正渡陈仓?!
一切着实是让人奇怪的。人类确是需要不断总结的,而真正的历史性总结,总不应就事论事,总要在大纵深的层面上,归纳“起点设想、事变延革、现即状况、周边变化、社会大向、必然走势”这类问题,那种不究以往,以一个“变”字论理,那还要总结干什么。
本网民以往曾学仿过名人一句话:小偷总是回避自己偷东西被人捉住的地方。[ 山关望 ]如果是年轻人,这里姑且不论。如果是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经过社会主义教育、经过当年争论的,今天写这样的总结性文章,似不应一言以蔽之:变……[ 山关望 ]是否也有不良心态?
总的感觉是,他这一变,真理变得没有任何确定性,社会主义也成了随时可变的“不确定”物,变得没有任何遵循。明眼的人——包括[ 山关望 ]本人——都会知道,这其实是在利用资本主义的自发力量,推捧资本主义。不过,[ 山关望 ]对此有点羞羞答答,总是在绚丽的“不一成不变”“不要僵化”“不要刻舟求剑”等旗帜下,似露非露地掩着一个真实的资本主义老脸。
好了,我说过要跟着[ 山关望 ]走的,就继续地跟着吧!去看[ 山关望 ]的变术。
[ 山关望 ]说:
“——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像物理化学等一样,不是一成不变而必须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作为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人类的‘知’通常是落后于‘行’。三十年前谁知道互联网时代什么样?三十年前谁能设想一个英国黑客兵不血刃‘入侵’五角大楼,坐在大洋彼岸自己的书桌旁就能完成了呢?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的理想,不单说那时的社会生活什么样要到那时才清楚,就是要经过多少阶段什么样的阶段人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解决目前社会生活提出的问题,就是往前走了一小步,然后再看新出现什么问题再解决……。人类的前行,多迂回曲折,倒退再前进也属常见”。
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像物理化学等一样,不是一成不变而必须发展的,这话没错。
但是,任何真理,都是确定的,也必有她相对稳定的实用时期,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其揭示的“方向、道路和目标”通常要贯彻一个大时代,比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用资本、市埸剥削取代地租剥削,它是一个要经上百年、几百年的事。资本主义出现后,是有很多变化,但资本剥削——这个在反封建开始时就确定的——方向,则贯彻始终的。社会主义作为对“人类私有制、剥削走到尽头”的科学远眺,她的基本的方向性要求则是公有制、共同富裕。各国社会主义会有不同、社会主义的不同时期也各有特殊性,但公有制、共同富裕等方向的东西,则是要贯彻始终的。对这一方向的任何改变,都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反动。
请注意,[ 山关望 ]在这里说到了“倒退再前进也属常见”的!哈哈!“栈道”修好了!兵发“陈仓”! 请[ 山关望 ]说说吧!怎么个倒退?倒退到那里为止?
[ 山关望 ]继续说:
“——列宁在二十世纪早期指出资本主义进入垂死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也就是最后阶段,符合那时的实际。然而后来资本主义并没有死,不是列宁的判断错,而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或自我修复使它走过了那危险时期恢复了过来。中国走出文革走入新阶段也是社会主义的自我调适或自我修复。笔者认为,打倒四人帮后,中国社会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力度或轻或重必定会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不论华氏、邓氏、胡氏都必然如此,只是早晚快慢轻重有所不同而已。这是中国积累的特别是文革积累的‘势能’,在之后中国与中国共产党具有的条件下,必定转化为如此的运动。中国与中国共产党能够实现这转化,避免了像柬埔寨(波尔布特)或苏联那样的结果。苏联沉疴太重太久,自我调适或自我修复的能力大部丧失了。
“——苏联在短暂的列宁时期曾经有过布列斯特和约那样的退让,新经济政策那样的退却(如果列宁不早逝,不知还会是什么样,但肯定不会有斯大林的暴政)。但后来苏联在很长的时间内(还有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左’或‘极左’与‘僵化’,用不符客观实际的生造理论统治,脱离实际,失去人民,当逆反的势力在外部帮助下进攻时全线崩溃,势如山倒,彻底垮台。殷鉴不远,很值得思索,可是才十几年,还没有文革离现在远,有人好像都忘了”。
这里,[ 山关望 ]都在讲,要倒退。的确,适度地退,进三步退两步,这都列宁的战略。本网民曾为此阐发过这方面的思想,但这里有个前提,为了进而退,并且,退有限度。列宁是一直这样运用这一战略而颁布新经济政策的,退度是明确的。但列宁如再生中国,他决不会将“落后标榜为伟大、创新”的,更不会让这种落后推广到所有领域,——还说“与时俱进”。
[ 山关望 ]很“诚恳地继续说:
“——中国也曾经有过‘左’或‘极左’与‘僵化’。代价是很沉重的,如1959~1961三年中因饥馑而致许多省农村有大量的人死亡(估计上千万之多),如十年文革等等。从打倒‘四人帮’开始,中国逐渐走出文革,特别是逐渐走出了‘左’或‘极左’与‘僵化’理论的统治,政策逐渐接近实际,重新得到人民(近年的腐败、基层等问题当然应该高度重视它的危险性),从而在1989年事件与随后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垮台巨变时,社会主义的中国得以站稳了脚跟。
“——个人的一生几十年,但从人类的历史长河看,社会主义出现后有几个百年的振荡期或不稳定期是完全可能的。何况现实的社会主义都出自资本主义不发达或有封建生产关系封建文化笼罩的国家,情况复杂得多,道路必然曲折甚至反复!!总之,社会主义的实践非常复杂,非常丰富,守着某一历史横断面上的不完整甚至不一定正确的口号、公式或理论,要求在全过程都无限制的应用,那是现代的‘刻舟求剑’”。
[ 山关望 ]似乎不知道,无论是57年,还是58~59年,抑或是三年饥馑,以及毛泽东的文革,其实,破坏力量都是一些不习惯于社会主义(这是大多数)、反社会主义的人,利用时髦的“左”(实质仍是右)对社会主义的干扰和破坏,错误本不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共同富裕”的账上。
这就又要回到文章开头,回到改革出发时的争论上,改革永远需要,但社会主义的大向要义——公有制等——不可变。以往毛泽东时代的失误,好多是封资修破坏的结果,当棒打封资修。当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已在证明这一点,——这大概就是[ 山关望 ]一些人不愿“回溯改革起点”,而大谈其“变”的根结。
[ 山关望 ] 心态大概是:“栈道”效用已有,就要销毁,更不用提它。好不让人民正确总结教训。不过,时已晚矣!人们已听、看到[ 山关望 ]们言行之踪。
声明:本文是系列文章之三,未完待续。只要不被拒、删,整个文章系列,我会一气呵成、按序而发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